第二卷:豐京 第335章 收空荔枝
兄妹五個姿态各異地走出九珍坊,穿過街道,抵達廖家鋪子……的胡同拐角。
前方正在叫賣荔枝,因為價格美麗,已經排出數十人的長龍。
“還行,沒有糖炒栗子火熱。
”鄭如謙搖了搖折扇,“九珍坊門口可都是百餘人的隊伍。
”
其餘人笑着沒說話。
隻有姜笙毫不留情地戳破他,“糖炒栗子三十文一斤,這個十兩一斤,能比嗎?
”
鄭如謙摸摸鼻子,指着隊伍末端,“那個,咱們來都來了,誰去排隊啊。
”
大家靜默不語。
“要不,大哥去?
”他兩眼一轉,“大哥平時在國子監上學,沒多少人認識,我跟姜笙經常出入九珍坊,被發現了不太好。
”
剛剛還互相揭老底的兄妹倆立馬點頭,齊刷且一緻。
許默嘴角輕揚,淡淡發出單音節,“嗯?
”
剛剛點頭的兄妹又開始搖頭,鄭如謙又慫又精,“大哥可能有點不太合适,要不就小四吧,他是個大夫,總不會有人願意得罪大夫。
”
被推出場的溫知允茫然又無措,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求救的目光落在小五弟身上。
“咳咳。
”長宴清了清嗓子,還沒張口。
鄭如謙當機立斷,“那就交給小五了,天降大任于什麼什麼人,隻有你才能承擔起這個重任!
”
明明是因為他們跟廖家作對,貿然去買荔枝,極有可能被當場轟出來。
兄妹五個在這極限拉扯,推來推去。
典型的有親情,但不多。
長宴忍着笑,指向隊伍前端的小厮,“那個人,似乎有點眼熟。
”
鄭如謙姜笙和溫知允都點茫然,隻有許默輕輕颔首,“是趙元的書童。
”
再往後兩個,是齊家的小厮,還有姚家的小厮,連經常跟在窦尚書身後的侍衛都在隊伍裡。
看來十兩銀子确實是個誘惑。
鄭如謙悲憤地從懷中扯出一千兩銀票,果決又壯烈,“大哥,全仰仗你了。
”
除卻姚家,其他可都是許默的人脈。
于是接下來。
趙家的小厮吞吞吐吐,“來三十斤荔枝。
”
廖家負責賣貨的小二哥瞬間瞪大了眼睛。
即使嶺南荔枝已經便宜到十兩,也不是每戶人家都能幾十斤幾十斤吃的,幾百兩銀子不算少數,關鍵一天吃光也上火呀。
可趙家小厮異常堅決,“我們老爺要宴請客人,就得三十斤荔枝。
”
小二哥将信将疑,但趙家好歹有個中書舍人,廖家不敢得罪,就隻能老老實實裝上三十斤。
後頭的都是一斤兩斤地買,到了齊家,又是三十斤。
“我們家老爺要做荔枝宴。
”這小厮面不改色,“有個遠方親戚特别愛吃荔枝。
”
可廖家的荔枝也不是無窮無盡的。
趙家拿走三十斤,零散着賣掉五十斤,現在隻有二十斤了。
“二十斤就二十斤。
”齊家小厮果斷付出二百兩銀。
後頭排隊的怨聲載道,卻又無可奈何,隻能默默散去。
小二哥點頭哈腰,“十天之後還會再運一百斤,大家煩請來早,賣完可就沒了。
”
其實以廖家的财力,每天運上一百斤都在能力範圍,但為了掌握高利,為了營造“此物隻得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的高貴感,廖家将荔枝牢牢控制在每月三百斤。
這樣也好。
物以稀為貴,現在是,将來也是。
五十斤荔枝被齊家和趙家送到九珍坊,鄭如謙大方地挑出來十斤,分别給兩家帶走。
“這可使不得。
”兩位小厮連連擺手。
鄭如謙笑地圓滑,“能買到荔枝全靠兩位哥哥幫忙,這些是九珍坊的心意,千萬得帶回去,不然我都沒臉跟我大哥交代。
”
末了,又包上幾分糕點,并幾斤川渝荔枝,高高興興地送走兩位小厮。
剩下的四十斤荔枝被送到白水面作坊,由幾位姑姑姨姨去皮去核,點進桂花蜜跟乳酪塊,再放進冰窖裡凍成荔枝冰。
十天後。
姚家和窦家如法炮制,收回來六十斤的荔枝。
加上第四批運的六十斤,地窖裡滿滿當當,全都是荔枝與冰。
時間不緊不慢走到八月份。
秋老虎的威力更甚夏季,直灼的陽光讓百姓苦不堪言,除卻不得已奔波的,大部分人都躲在家中消暑。
喝上一碗冰酪乳,再啜兩口冷果汁,沒錢的灌點綠豆湯,倒也惬意。
二進小院裡。
姜笙縮在陰涼處,手裡捧着大師傅親手做的酥山,用五哥親自打磨出來的小木勺,舀起綿密濃郁的奶味冰沙,放進嘴裡的瞬間,所有熱浪都遠離了。
隻可惜酥山綿軟不耐吃,三五口就看見了碗底子。
她磨磨蹭蹭到廚房,還沒張嘴,就收獲了張姑姑的拒絕,“女孩子吃太多冰不好,不能吃了。
”
說完,收走空碗跟小木勺。
姜笙滿臉惆怅,大眼珠子從東咕噜到西,想起地窖裡的荔枝冰。
身為九珍坊的半個東家,先嘗嘗不過分吧。
“别打荔枝冰的主意。
”張姑姑背着身都能猜到她的小九九,“怕你吃壞肚子是一方面,如謙也在随時準備叫賣。
”
現在,就等廖家最後一批荔枝抵達了。
同時尋找能夠幫忙大量購買的人。
姚家齊家窦家趙家都已出過面,為了不引起廖家懷疑,最好是找個新的世家。
可能信任的人脈哪裡那麼好找。
姜笙心底擔憂,跟張姑姑叮囑一聲,踏着熱浪出門,要去九珍坊看看。
剛爬進馬車,大師傅拎着一條魚迎面走來,“是姑娘嗎,中午吃魚,吃紅燒魚。
”
“好嘞大師傅。
”姜笙掀開小簾子,脆生生地回應,“一會就回來吃。
”
熱浪實在兇猛,就這麼眨眼的功夫,頭發都要燒焦了。
她趕緊縮回腦袋,留大師傅砰砰敲門。
馬車轟轟隆隆前行,不大會抵達目的地。
本以為這個日頭,九珍坊會瞌睡打蔫,甚至寂寥無聲,卻不想門頭熱鬧地很,好些人來來往往。
姜笙掀開簾子,看見滿盆的荔枝接連被擡進。
這是,找到幫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