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番外 番外 醫者2
黑沉沉的房,烏壓壓的院。
放在以前,溫知允總會怯怯地扯着哥哥弟弟的袖子,不敢向前。
可現在,他隻是看了一眼豐京方向,便義無反顧地邁步進入。
丹陽郡守大約真是病重了,形容枯槁地躺在床榻上,沒有半分生氣。
就連溫知允坐在床頭,他都沒有反應,任由臂膀被扯出,脈搏被搭扶。
“怎麼樣,怎麼樣。
”姜三迫不及待地詢問。
溫知允搖了搖頭,又掰開丹陽郡守的眼皮,再輕觸天靈,又撫回腕間,“脈浮緩乃寒邪外襲導緻衛陽被阻,陽氣不得發而郁閉,則陽郁漸趨化熱,因寒邪收引所緻之緊脈而漸漸變為浮緩不緊,是傷寒的脈象沒錯了。
”
可丹陽郡守和門房的模樣又與尋常傷寒不同,讓人着實犯難。
醫者行路艱難,多位師長引導。
溫知允的行醫路卻源自于一篇篇古籍,一章章曆史,即使拜進太醫院,依然溫故知新,探索過往。
在久久尋不到定論的當下,他毅然走進郡守府書房,在古籍中沉浸,在醫海中沉淪。
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在千年前的傷寒論中找到答案。
“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
“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
”
“雖然無法确定郡守大人得的是濕溫還是溫病,但隻要耐心嘗試,一遍遍嘗試,總能找到答案。
”
于是姜三就看到,溫文爾雅的溫大夫繼原地轉圈,狂拍大腿,又疾步奔到門房跟前,誠懇道,“郡守大人身子孱弱,經不起折騰,我需要一個相對健康的病人試藥,你可願意?
”
門房結結巴巴,說不出來話。
想也是,人家隻是來郡守府幹活的,又不是賣命。
不願意才是人間常态。
眼看着溫知允眼底的光散落下去,後院傳出少女堅定又清脆的聲音,“我願意。
”
她穿着富貴中透着清雅,一襲藍衣點亮滿府晦暗,端莊又堅韌的面容與丹陽郡守有五成相似,應當是尊貴的郡守嫡女了。
“我比爹爹要晚些生病,如今身子骨正好,是最佳的試藥人選。
”少女娉婷駐足,“還請小大夫不要忌憚,放心用藥。
”
早點對症,才能早點痊愈。
溫知允定定地望過去,半晌颔首。
傷寒本身的傳染能力要次于鼠疫跟霍亂跟肺痨,與瘧疾一樣屬于注意清潔,杜絕生水,即可防範。
偏偏百姓本身不愛洗手,舀起生水飲用,病重就緊閉門窗,為傷寒添上一把大火。
丹陽郡守反應還算迅捷,下令緊閉郡守府,禁止病患與百姓接觸,卻依然擋不住傳染勢洶,讓繁華的丹陽郡蕭瑟伶仃。
“打從今日起,整個郡守府的人都不再飲用生水,見面捂住口鼻,門窗打開通風,飯前飯後要洗手。
”溫知允特别叮咛。
接下來就是用藥,一次次,一回回,一碗碗。
不同藥材的加入或者抽離,以及加入分量的多與少,都将影響藥效。
郡守嫡女負責喝,溫知允負責把脈,根據脈象反應調整藥材比例,最終确定以黃連為主的解毒藥方。
“一共兩種藥方,另一種口感更好,為什麼要選黃連的這個啊。
”姜三不解。
溫知允沒說話,看着郡守嫡女将藥喂進丹陽郡守的嘴裡,再次伸手把脈。
綿延而疲軟的脈象,在一次次飲下湯藥後,終于逐漸強力。
昏迷數日的丹陽郡守睜開眼,用嘶啞的嗓音回應,“因為……黃連價廉,百姓都吃得起。
”
好的大夫,應以百姓為先。
藥效重要,百姓吃得起,更重要。
如同這次傷寒,換成太醫院的師長們同樣能解決,可他們抵達需要十數日,距離更近的溫知允便義無反顧趕來。
“郡守大人終于醒了。
”他揚起微笑,“這方子我已經抄錄,快些頒給城中藥房,為百姓們抓藥吧。
”
就早那麼幾天,足以挽救無數性命。
丹陽郡守定定地回望小大夫,年邁而渾濁的眼球微動,仿佛看到四周扭曲且顫動的實質。
那是他們彼此都擁有的,對這個世界共同的熱愛。
一個關閉郡守府,控制病情傳播。
一個勇闖郡守府,苦心研治藥方。
“好,好,好。
”他大叫三聲,“大渝王朝能夠擁有溫大夫這樣的人,幸甚至哉,本官會如實禀報朝廷,再為你樹立功碑,讓整個江南的百姓都為你緻謝。
”
他目光甚至落在嫡女身上,“等到滿城再無傷寒,隻要你願意,甚至可以……”
“等不了了,大人。
”溫知允站起身,委婉搖頭,“太醫院的人應該快要到了,豐京也會來人處理相關事宜,我就不久留了。
”
他微微欠身,竟是轉身欲離。
丹陽郡守瞪大眼睛,不解又疑惑,“溫大夫且慢,你這是要去哪裡?
”
“當然是去……豐京。
”溫知允抿抿嘴,“我的家人都在那裡等我,我還沒來得及向我的弟弟表達祝賀。
”
“丹陽郡的事情就交給郡守大人了,傷寒到底是偶然還是陰謀,相信會調查出個結果。
”
他是醫者,永遠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他愛大渝,更愛生活在大渝王朝的人。
工整而娟秀的藥方躺在桌面,随着風吹略微移位。
少年背上藥箱,坐進遠行的馬車,愈走愈遠。
也愈走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