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豐京 第336章 給廖家送貨
九珍坊裡。
鄭如謙穿着單薄的棉布衫,對年輕的錦袍少年拱手,“多謝朱公子,朱公子大恩,如謙真是沒齒難忘。
”
誰能想到,最後竟然是朱家的朱思桓幫忙,不僅買下廖家荔枝,還是連窩端的那種。
整整一百斤,全都在這裡。
“給許兄幫點小忙,不足挂齒。
”朱思桓笑着擺手,“隻盼将來許兄會元及第,莫要忘了我這個友人。
”
“一定一定。
”鄭如謙笑着寒暄。
雖然朱家是方家的附庸,但朱思桓此人頗有幾分真性情,礙于兩方矛盾不敢深交,如今能出手端下荔枝已是不易。
鄭如謙投桃報李,給他帶走十斤荔枝,并好些糕點。
等到九珍坊歸于平靜,姜笙才頂着紅彤彤的圓臉蛋過來,期盼道,“二哥,可以開始了嗎?
”
從決定收荔枝到現在,他們已經投入了整整三千七百兩銀,幾乎相當于現存的家底子。
姜笙膽子再大也不免有些害怕。
怕虧錢,怕血本無歸,怕賣不出去。
可荔枝已經收進來,地窖也在不停地補着冰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與其提心吊膽的等待,不如趕緊知道結果。
鄭如謙摸了摸妹妹的小腦袋,輕聲回應,“好,這就開始。
”
撇開商戰,回到買賣本身,事情就變得輕快。
為了緻謝,也為了擡高荔枝冰的身價,鄭如謙下令,給姚家窦家齊家趙家各送一份荔枝冰,連朱思桓都悄悄地送了一盤。
江家自不可能略過去,不僅送,還得多送。
兩盤送給江老夫人,兩盤送到江家二房。
從冰窟窿裡掏出來的荔枝剛開始有些硬實,稍作停頓後就軟了許多,待得果肉上返出白霜,最适合品嘗。
世家的淑女們會輕輕咬上半塊,先感受荔枝肉的清甜與爽口,再品到桂花蜜的香甜與濃密,最後是冰的爽脆與淩厲,直接逼退所有熱浪。
大大咧咧的則可以整塊塞進嘴裡,感受舌與唇的冰霜,享受刺激分泌出的甜津,最後輕輕咬破果肉,讓清甜與香甜融為一體。
無論是哪種吃法,都足以驚豔膩歪了酥山與冰酪的豐京世家們。
當然最珍貴的,還是荔枝本身。
感謝廖家前些年孜孜不倦地擡高荔枝身價,在當季吃上兩口荔枝已是榮光,過了季節的荔枝,簡直堪比首飾裡的名貴珠寶。
再加上獨特的味道,讓姚思卿驚為天人,隔天就來定足五盤。
是的,按盤賣。
姜笙認為荔枝現在的價格比較尴尬,說貴沒有以前貴,說便宜也算不得便宜,荔枝冰按照五十兩的價格顯得高,按照十兩的價格沒賺頭。
那不如幹脆用盤,放上三十來個,約莫一斤半的荔枝,賣四十兩。
去掉冰跟夾心的重量,利潤頗為不菲。
在姚家之後,豐京世家們也陸陸續續來定,幾天就把三千七百兩給賺回來了。
連江家二房都定了好幾盤。
二進小院裡。
姜笙夾了一筷子紅燒魚,有些失望,“才回本嗎?
”
“三百四十斤的荔枝,才賣掉一百多斤就回本,可以了。
”鄭如謙把刺給她抽掉,“剩下的都是利潤。
”
姜笙這才把心放回肚子裡,認真地吃魚。
張香蓮擅長炖肘子,卻不太會處理魚肉,所以二進小院都是吃肉多過吃魚。
大師傅得知後,自告奮勇過來幫忙炖魚。
孩子們都明白他的心思,好心點頭答應,卻沒想到大師傅手藝當真了得,做出來的紅燒魚姜笙能吃完整個,還欲罷不能。
張香蓮心疼自家姑娘,索性厚着臉皮請大師傅再來幫忙。
這忙都幫了,不留飯未免太過分。
于是大師傅也能堂堂正正坐在二進小院的飯桌上,給張香蓮夾菜了。
“香蓮妹子,你嘗嘗這個,魚眼睛下的肉最好吃了,最嫩最香。
”大師傅滿心歡喜地夾過去。
起初張香蓮夾給姜笙,再後來紅着臉抿進嘴。
“這個,這個也好吃,魚嘴是精華。
”大師傅又夾一筷子。
張香蓮擺手。
他是個知分寸的人,趕緊拐個彎落到姜笙碗裡,“孩子好好吃,多吃點。
”
“多謝大師傅。
”姜笙脆生生地應,将紅燒魚掃蕩而空。
用完飯,還得繼續忙碌。
定荔枝的世家比比皆是,之前九珍坊有多寂寥,現在就有多喧鬧。
熟悉的,不熟悉的,全都過來買荔枝冰。
姜笙剛收完趙家的錢,眼前就多了個丫鬟,滿臉冷凝不悅,“我也要一盤荔枝冰。
”
“地址,四十兩,馬上安排人送過去。
”她頭也不擡地記錄。
丫鬟沉默片刻,吐出四個字,“東街廖家。
”
本來姜笙的字就不算好看,這會陡然一頓,直接就不能看了。
她惋惜地抽走宣紙,重新換了張,“四十兩,一會安排人送過去。
”
荔枝冰比較特殊,普通木箱難以護送,必須要整塊的冰加上棉被包裹,才能保證不化。
丫鬟冷哼一聲,抖出五十兩的銀錠子。
張香蓮用大剪子絞掉兩塊,稱足十兩推過來。
“不用了。
”丫鬟沒有伸手接,“這十兩是廖家賞你們的。
”
好一個賞字。
隻有主人對家仆,亦或者高貴對低賤,才能用得上賞。
九珍坊雖然隻是個糕點鋪子,屬于士農工商裡的商,但也沒在豐京收到過這樣明晃晃的鄙夷。
張香蓮當時就有點不高興。
姜笙倒是平靜,伸手接過來那十兩碎銀,淡淡道,“廖家大方,替我多謝。
”
丫鬟見言語刺激沒用,憤憤轉身。
留張香蓮擔憂不已,“小姜笙,去把如謙叫來吧,這廖家肯定不懷好意,我們不能給他送荔枝冰啊。
”
九珍坊的生意如火如荼,鄭如謙的性子又坐不住,早就去忙别的了。
姜笙沉思片刻,搖了搖頭,“不找二哥,也不讓姑姑們去,我去。
”
也許是祖母給予的底氣,也許是知道鄭如謙遲早還得遊曆四方,被哥哥們保護在身後的小姑娘也開始獨當一面。
區區廖家,真到不了讓人害怕的地步。
再說了,姜三姜四都跟着呢。
姜笙收好銀錢,讓大丫過來記錄,她則坐上馬車,趕往白水面作坊取出荔枝冰,再用最快的速度趕到廖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