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流水一般,轉眼就過去了好幾個月。
秋天來了,秋高氣爽,正是起房子的好時節。
關茂盛早就打聽好了,哪一個地方的磚窯的磚瓦,質量好價錢又公道。
在某個晴朗的日子裡,一連出動了五輛牛車,一口氣把需要用到的青磚跟黑瓦,在一天之内,全都拉了回來。
這些磚和瓦,一共就花了整整二十兩銀子。
其餘的,比如木材跟石頭,自然是從山裡劃拉了。
剛好是農忙時節,整個村落,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家,都來幫忙了。
宅子的進度,又快又好。
每個院子,三間正房,中間的是客廳,兩邊是卧室。
然後,左邊的院子,在左邊有三間低矮的廂房,分别是廚房、沖涼房跟柴房:右邊的院子,格局差不多,不同的是,在右邊有有三間低矮的廂房,也分别是廚房、沖涼房跟柴房。
為了不引入注目,正房其實也起得不算很高,就比一般的房子稍微高了一米左右。
這是為了起閣樓,閣樓可以當儲藏室,也可以當卧室。
山裡潮濕,安全上也沒有太大的保證。
所以,關竹的意思,就是一家人都住閣樓。
如此,一樓的空間,就相對低矮了一些。
估計,也就二米左右。
閣樓,反而寬敞明亮,空間很大。
閣樓的高度,也有個二米左右。
即便身高一米七五的關茂盛,站在閣樓上,也可以放松的直起腰杆。
當地人的房子,隻要不是茅草房或者小木屋,一般都起的很高。
高度,大概有個三米五這樣。
如此,四米高的青磚瓦房,就不是那麼打眼了。
更何況,關竹又在宅子四周,移栽了好些高大的樹木。
如此,整座宅子,如果不走近的看的話,基本上就是掩映了茂盛的樹木之下。
而且,關茂盛還非常聰明的,用黃泥巴混着石灰,在外牆上糊了厚厚的一層。
表面上看,這就是一座泥磚砌的農家小院。
說是兩座小院,其實看上去,就是一座小院。
不過,日後關山成親了,分家單過的時候,就在庭院中間立一道籬笆牆。
這樣,就算兩個小院了。
庭院不算大,也就一百五十平米左右。
不過,在樹籬笆的外面,那水窪跟荒山,也是跟庭院緊緊相連的。
樹籬笆開了一個小門,可以直接通往水窪荒山那邊。
水窪跟荒山,也用樹籬笆圍了起來。
收拾整理過後,一家人就可以放心的,讓小樹、小花在籬笆牆的範圍内玩耍了。
隔壁的賀開山見了,也掏出所有的家當,買了自家宅子後面的一片水窪跟荒地。
然後,也用樹籬笆給圈了起來,大人出去幹活的時候,就再也不用把孩子們圈在狹小的院子裡了。
其餘幾個鄰居,不禁時分的羨慕,也很是後悔。
當初,關茂盛提議去府城的時候,他們就不該潑冷水,更加不應該連錢都不肯借。
大伯母眼紅的要命,各種酸話刻薄話,說了又說。
二伯母深深長歎,數落自己的丈夫:“你呀你,連自己的弟弟都不信任,不支持!
平日裡,你總說你跟三弟的關系如何如何的好,感情如何如何的深。
可是,你對三弟的好,還不如人家賀開山呢!
”
二伯無言以對,心裡波瀾起伏。
百般滋味,齊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