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撿了五個哥哥後,京城無人敢惹

第一卷:相遇 第124章 汪大管事

  七八種不同顔色,但同樣飄着香味的腸放在桌子上。

  别說姜笙,連汪小松都驚訝了。

  他娘隻留了一種配方啊。

  張香蓮細聲細氣地解釋,“我那日忘了放花椒與胡椒後,發現不同的調料對腸的影響很大。

  但隻要制作方式不出問題,鹽味到了,臘腸其實難吃不到哪裡去的。

  調料隻是決定了風味。

  比如姜笙現在夾着的,就是隻放胡椒沒放花椒與糖的,保留了足夠的辛辣感,又帶有臘腸特有的鹹香,吃起來有點嗆人,但吃完了又想再來一口。

  還有不放任何椒,但是多放點糖的,晾曬完的臘腸自帶一股甜蜜芬芳,和米悶在一起别提有多好吃。

  亦或者是花椒胡椒都放,但是不加糖的……

  甚至還有一個加了蒜水與蔥姜的,帶着蒜味的臘腸,讓人吃過一次就再難忘記。

  林林總總七八樣,落在川蜀人眼裡,大概是要氣地厥過去。

  但在姜笙看來,這都是方子啊,雖然最出挑的隻有三樣,但誰會嫌棄更多的口味呢。

  “姑姑真是太厲害了。
”她不忘回頭誇贊功臣,“有姑姑在,作坊想不做大做強都難呢。

  張香蓮有些羞怯地笑了。

  她還是那個她,講話細聲細氣,做事細緻溫柔,但是又好像不一樣了,至少面對小姜笙的誇贊,她不再瑟縮,不再畏懼,而是大大方方接下。

  一旁的張啟全戳了戳劉翠,小聲嘀咕,“我記得小姜笙說過,作坊要靠的人是我啊。

  劉翠狠瞪他一眼,順便掐了下腰間軟肉。

  張啟全老實了。

  從四月份到五月份,整整一個月,他都在幫鄭如謙買地雇人種豆角。

  這期間,他的心一直牽挂在府城作坊。

  雖然臘肉的生意被迫停止,但作坊對張啟全夫婦,以及張姑姑的意義太重大了。

  那是他們人生的轉折點,也是他們新人生的起帆點,在種種原因背離故土以後,府城成為了他們的新故鄉。

  如今,豆角已經全都種在地裡,短工們也都結賬回家了。

  張啟全咳嗽兩聲,硬生生扭出個新話題,“東家,我們什麼時候回府城啊。

  姜笙和鄭如謙同時回頭。

  說起來,這兩位都是張啟全的東家。

  鄭如謙拿府城作坊十分之一的利潤分紅簽下他,但臘肉方子洩露,作坊敗露以後,改回斜陽縣種豆角。

  簪花小院後來被贈予姜笙,小姑娘不肯關閉作坊,甚至絞盡腦汁找來了臘肉方子,試圖重振作坊。

  張啟全也不知道自己确鑿的東家是誰,隻能示意着各看兩眼。

  鄭如謙滿臉驚奇,似乎是沒想到,敗落的作坊還能開起來。

  姜笙則是高興,小腦袋點地跟剁餡刀似的,“好啊好啊,姑姑的臘腸這麼好吃,一定可以比臘肉賣地還要好。

  隻是這臘腸的方子要更保密,不能輕易為外人知曉。

  “這你放心。
”張啟全高興地笑了,“人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打滑兩次,這次方子再洩露出去,我張老三告老還鄉。

  一行人熱烈地讨論起來,該如何保密配方,又該如何把臘腸賣出去。

  有臘肉做鋪墊,就算臘腸是新品,也一定有人願意嘗試。

  不過在這之前,要給白掌櫃,龐縣令,邊縣令,還有郡守大人各送幾斤。

  “剛好豆角也種完了,我就勉為其難陪小姜笙去府城吧,若是作坊做不起來,還需要我的人脈,可得求我兩句。
”鄭如謙驕傲地不像話。

  要是換方恒,鐵定錘他兩拳。

  但姜笙是誰呀,立馬撲過去抱住他臂膀,撒嬌道,“二哥最好了,二哥幫我賣到悠然居好不好。

  誰能抵抗得住香香軟軟的妹妹呢。

  鄭如謙繳械投降,“好好好,給你賣,賣哪兒都行,但凡是我送菜的地方,都給你賣過去。

  姜笙高興極了,踮起腳尖,在二哥的臉上叭地親了一下。

  把其他哥哥看地眼睛都紅了,隻恨自己不如鄭老二人脈多。

  這家兄妹雖然姓名都不重複,但感情是真的好。

  汪小松握緊妹妹的手,心底躊躇,到底是悄悄走呢,還是告個别再走。

  在小院裡吃住大半個月,貿然辭别會不會不太好啊。

  但是臘腸已經做出來了,他們兄妹好像沒理由繼續留在這裡了。

  “哥哥,我喜歡這裡。
”汪小竹擡起頭,目光清澈如水,“我們可以不走嗎?

  汪小松的心一顫。

  不走,拿什麼理由留下呢?

  仿佛聽到他心底的話,鄭如謙被姜笙推搡出來,揉着鼻子道,“我還缺個送菜的,或者你們留在作坊裡做臘腸也行。

  汪小松愕然擡頭,不敢置信。

  “跟我送菜呢,一年就是二兩銀子,在作坊做工就是一天五文錢,你們可以自己選,都要簽工契的。
”鄭如謙耐着性子道。

  汪小松不說話了,他定定地望着姜笙,突然垂下頭道,“其實我不記得臘腸的味道了,我是不想妹妹跟着流浪,才順勢留下來的,我騙了你們,對不住。

  這些話說出來,心底可真舒坦。

  本以為姜笙會生氣,再不濟也要指責兩句。

  沒想到小姑娘隻是笑嘻嘻地看着他,“小松哥哥把臘腸配方給我也沒要錢啊,我留你們住幾天又怎麼了。

  汪小松猛地一怔,再吐出一口氣,徹底釋然了。

  姜笙帶着大夫救醒了他的母親,出于感激他給了臘腸方子,姜笙投桃報李留他們兄妹吃住,這本就是善意的循環。

  如今,姜笙兄妹又給了他們兄妹做工賺錢的機會,善意循環之下,他也要好好做,才能對得起善良的姜笙兄妹啊。

  “東家。

  汪小松帶着妹妹拱手彎腰,“以後就承蒙東家照顧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