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重逢 第516章 大軍凱旋
太子監國,衆所周知。
太子繼位,闆上釘釘。
當太子府完全接手大渝王朝政務的時候,祝長宴的地位就再不容任何人撼動,這是嫡長子繼承制裡,老祖宗為保證太子權益設下的最大保障。
也是其他皇子為什麼着急在冊太子日動手的原因。
整個大渝土地上沒有人想要得罪太子,劉二狗也不敢。
他起初還想掙紮,叫嚣着姜笙膽敢冒充太子姊妹,等看到明晃晃的太子腰牌時,徹底蔫軟成團。
和離順利進行,叫大米的婦人帶着女兒住進大院,九珍坊也開始如火如荼地選址買鋪面。
有豐京的經驗在前,幾乎照搬沒什麼困難。
就是姜笙得時時刻刻應對滿臉稀奇的姜三姜四,“姑娘,你那個腰牌真好看,太子殿下給的?
拿出來給咱看看呗?
摸一下也行。
”
“去去去。
”她雙手叉腰,“那是太子的信物,天下隻此一塊,高舉如太子親臨。
”
“就一塊啊?
”姜四有點失望,“太子殿下把信物給你了,拿什麼證明自己?
”
這次不用姜笙回答了。
一旁的姜三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向自己形影不離的兄弟。
太子還需要證明自己嗎?
轉眼半月過去,九珍坊的準備工作已經差不離。
這次姜笙财大氣粗,甭管是給工人居住的院落,還是九珍坊所占據的四面鋪面,都是直接文書購買。
問就是價格合适,比豐京便宜多了。
大米就像當初的苗招英一樣,勤懇能幹,死心塌地。
當她聽到工坊願意招和離的苦命女子,喜極而泣的同時,不忘聯絡幾個同樣受苦的小姐妹。
有和離念頭的就拉一把,沒那個想法的也不強求。
簽下文契,再進行學習,很快就能上手制作。
九珍坊開業那天,徐姓年輕後生也來幫忙了,大丫羞澀地看了他一眼,急急忙忙轉身進屋了。
适齡的少男少女們,火花都擦地這麼輕易?
姜笙滿臉狐疑,若有所思。
還沒等她想明白,苗招英就忸忸怩怩的過來了,似乎有什麼話要說,又幾次張不開口。
“姑姑,你也要嫁人啦?
”姜笙不由得聯想起來大丫。
苗招英回過神,朝地上“呸呸呸”了幾口,“東家在說什麼話,我這都要當外祖母的人了,哪有那些晦氣心思。
”
“那你……”姜笙撓頭。
“好東家,我是想問你,這洛陽郡九珍坊的掌櫃可有人選?
”苗招英羞羞答答,“你看姑姑我,可有資格?
”
原來是因為這個啊。
姜笙登時笑起來,“苗姑姑啊苗姑姑,九珍坊我根本就沒有雇掌櫃,倘若你願意留下那是最好的,倘若你不願意,我還得從豐京派個人來哩。
”
苗招英喜極,“我還以為你擔心我是個女子,不放心呢。
”
“姑姑哪裡的話。
”姜笙語氣認真,“我也是個女子,張姑姑也是個女子,這世間的事情男兒做得,女子也做得,姑姑的能力我看在眼裡,交給你我放心。
”
縱觀小店小鋪常有女子收錢算賬,大型酒樓鋪子卻幾乎都是男掌櫃,仿佛身為男兒才有資格運籌帷幄,掌控全局。
但隻要給她們一個機會,女子也有能力撐起半邊天。
說到底,缺的隻是個機會。
姜笙沒在洛陽郡停留太久,九珍坊正式營業以後,她就帶着姜三姜四回京了。
臨走前,大丫依依不舍地送。
姜笙老氣又橫秋,“大丫姐姐嫁人得擦亮眼睛,若是那徐姓小子欺侮了你,隻管跟我說一聲,咱們九珍坊的姑姑姨姨們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
”
遠處的年輕後生瑟縮了下。
大丫含着淚點頭,“我記住了,東家也要保重。
”
車輪骨碌碌轉,從洛陽郡到豐京,來時五人,回時三人。
姜笙來不及憂郁,趴在小窗子上看景的時候,聽見路人議論,“大軍真要回來了?
真的凱旋了?
”
“那還能有假,十萬鞑子被殲,幾個将軍可立大功了。
”
“那什麼時候能到啊?
”
“估摸着就這兩天。
”
馬車走遠,議論聲消失不見。
姜笙探着個腦袋,僵在原地,好半晌才爆發出歡呼,“三哥回來了,爹爹回來了,我要回家,快點回家。
”
“那姑娘,咱們是先回小院,還是回江家啊?
”姜四傻乎乎問。
姜笙再次呆住,大眼睛來回轉動,腦海中刮起飓風。
一邊是爹,一邊是哥。
姜三在旁邊暗自歎息,瞥了眼缺心眼的弟弟,又陶醉在自己的聰明睿智裡。
“看路程……路過哪裡就先回哪裡。
”姜笙憋了半天,總算給出答案。
洛陽郡在豐京東北方向,看輿圖走東門合适,然而實際官道蜿蜒,修的是北門路徑。
二進小院占地偏西北,江府尊崇靠東南。
看來在小姑娘的心裡,共患難長大的哥哥,比爹爹還是要靠前那麼一丢丢。
指甲蓋那麼長的,一丢丢。
馬車加快速度,在官道上奔騰,終于抵達二進小院。
姜笙還沒來得及歡呼雀躍,就被告知方恒并沒有抵達。
她悶悶不樂,扭頭趕往江家,也沒有看見威武高大的江繼祖。
隻有垂垂老矣的祖母,坐在搖椅上沖着她笑,“傻囡囡,上次你爹是心急見你,才連夜快馬加鞭,比大軍提前幾天趕到。
”
“别着急,别擔心,很快就回來的。
”
“也别傷心……”
“傷心?
我不傷心。
”姜笙心生誤會,解釋道,“祖母放心,爹爹沒能提前回來我不會傷心的,最多就是一點點失落,我會等爹爹回來的。
”
“乖囡囡。
”江老夫人輕笑,眼底隐現出淚光,“那我們一起等你爹爹回來。
”
祖孫倆依偎在一起,簡單話些家常。
哥哥們都在忙碌,姜笙倒也不惦記回家。
反而是遲遲未歸的大軍,讓她頻頻出神。
檀月心知肚明,遣何銳出去探查,終于得到一手消息,她喜笑顔開地過來禀報,“老夫人,姑娘,将軍回來了,大軍回來了。
”
征戰沙場的人兒,都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