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豐京 第380章 大皇子
搶歸搶,這是個好事兒,代表己方的話語權增多了。
也能更快逼迫出方家的後手與底牌。
人群中,長宴看見方家家主賊眉鼠眼,幾次偷瞧皇城大門方向,心底升起疑惑,“這是……底牌來了?
”
方家派系不是傻子,會試能夠重考就是因為朝堂裡有一半的人站許默,如今換成方恒,也至少會有一半的人站出來。
與其等大臣們跟割韭菜一樣紛紛跪下,還不如早點擡出關鍵人物。
關鍵的,能影響天家決定的人物。
方家家主似乎下定了決心,刻意擡手撫摸着鬓角,大聲道,“微臣心裡難受啊,這些年兢兢業業打理家族,打理兄長留下來的産業,卻要受到侄兒這樣侮辱,同為方家子孫,怎麼微臣的命就這麼苦啊。
”
天家微微皺眉,似乎不喜這樣的哭喪式表達。
就在他想要說話時,身後的皇城大門開了。
能從皇城裡走出來的人……
長宴的心落進谷底,辨不出雌雄的面容上血色盡失,隻留下微微顫抖的薄唇,噙滿了不敢置信。
“父皇。
”來人身材高挑利落,約莫十六七歲的年紀,面容幹淨俊逸,正是當朝大皇子祝長鴻。
在嫡長優先的大環境裡,如果有嫡,那就是嫡先,如果沒有嫡,那就是長先。
世家如此,皇家更是如此。
雖然天家年富力強,不過三十餘歲,但他過于懦弱的性格讓世家心生怠慢,膨脹如方家竟然開始賭起了下任帝王。
從龍之功……好野的心,好大的膽。
百姓衆議論紛紛,對于大皇子和方家的關系百般猜測,姜笙兄妹也失了鎮定,不知如何是好。
隻聽得高人分析,“皇族向來立嫡立長,天家倒是有位嫡子,奈何身子太弱養在他鄉,這幾年連消息都沒有不知道是不是夭了,剩下幾位也就大皇子才情卓越,方家倒是有點眼光在身上。
”
優秀的皇子,總能引來天家幾分偏愛。
“父皇。
”祝長鴻正恭敬行禮,“兒臣正欲出門,卻在門後聽得兩耳朵,本不該插手臣子之事,此刻卻是不吐不快。
”
先解釋自己不是特意趕來幫忙,而是巧合遇見。
再表達出自己觀點,“都道家族傳承交由嫡長子,方将軍的威武亦是常人難及,可他離世後遺孤幼小,方大人也是嫡子,也是次長,怎麼就不能扛起方家門楣了呢?
”
“退一萬步來說,方大人這些年治理方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貿貿然卸去所有,無異于卸磨殺驢。
”
“當然,兒臣也不是說方将軍遺孤就要受苦受難,兒臣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則,認為兩家應該在這個時候分家最合适。
”
分家?
這無異于給了糾結的天家明确思路,他表情溫和下來,眉眼也多了慈愛,“鴻兒且繼續說。
”
“回父皇的話,兩兄弟成家以後本來就該分開,大房是一家,二房是一家,既然小侄兒不服氣叔叔管家,不如親自接手大房資産,兩家各自發展。
”祝長鴻滿臉誠摯,“以上乃兒臣淺見,父皇以為如何?
”
看天家的表情,應該很滿意。
可方家兩房之間的争奪,根本不是為了财産,而是人命,是仇恨,是不死不休。
這大皇子生了張巧嘴,能把黑的說成白的,把中立的局面說成優勢。
表面看方家家主要損失不少銀錢,可方家攏共多少資産,方家大房又能分得多少東西,不都是家主說了算。
方恒滿心怒火,強行壓住,用餘光瞟向人群。
那裡,立着僵硬的許默,怔忪的鄭如謙,茫然的溫知允,以及面色蒼白的長宴。
事情有些超乎預料,方家的底牌比他們猜測的所有都要大,接下來該怎麼辦。
該怎麼辦呀?
姜笙收到方恒的求助,又看五哥沒反應,隻能心下一橫,直接用胳膊肘搗了過去。
“嘶。
”長宴魂魄歸體,倒抽兩口涼氣,“輕點輕點。
”
别人家姑娘用胳膊肘是撒嬌,咱們家姑娘的胳膊肘能殺人。
不過好處就是清醒地特别快,長宴來不及想些有的沒的,給了方恒一個眼色,又用口型轉達,“嫁妝。
”
對,嫁妝。
方家家主可以吞下祖産,卻不能吞掉母親王氏的嫁妝。
“啟禀皇上,草民不敢分方家銀錢,更不敢跟二叔搶祖産。
”方恒想起小四弟哭哭啼啼的樣子,努力掐出哽咽,“草民隻要方家歸還草民母親的嫁妝,還請二叔把母親的嫁妝還回來。
”
大家族,吞金吞銀,吞天吞地,唯獨不敢吞女子的嫁妝。
因為嫁妝乃女子傍身之物,通常于身故前後交予子女,與夫家幹系不大,算是相對能随心支配的财産。
有大皇子說的話在前,天家點頭應允在後,方家家主就得照着王家給的嫁妝單子,一樣一樣地還回來。
而嫁妝還能做個對比——大将軍征戰二十年的資産,總不能比王家的陪嫁還少。
此番試探,雖然沒能扳倒方家,但發現了方家最大的靠山,還拿回了部分資産,也算是對得起方恒的十幾個頭了。
隻是這個靠山,實在是大到讓人震撼。
随着天家判決,雙方沒有異議,皇城門口人群四散,賀家家主深深看了眼方恒,很快轉身。
受傷的少年從地上爬起來,頂着滿額的鮮紅,回到兄妹跟前。
“我……”他剛開口,就被姜笙狠狠瞪了眼。
“你什麼你,怎麼那麼笨呢。
”小姑娘嘟囔着,從懷裡掏出最軟的帕子。
方恒配合地彎下腰,任由她輕拭,各種抱怨。
溫知允在旁邊默不吭聲地倒出金瘡藥,又取來幹淨水,為他包紮傷口。
雖然額傷很疼,雖然方家的靠山很大,但這一刻,方恒突然覺得沒那麼怕了。
“大哥,二哥,小五。
”他壓低聲音,“有皇子做底牌,這次大哥殿試的名次可能要又要被方家攪合了。
”
數十年寒窗苦讀,從童生走到秀才,再到舉人,貢生。
殿試,是最後的關卡,也是最重要的關卡。
如果能順利取得名額,尤其是三甲,往後的仕途可謂是一帆風順,官運亨通。
反之,也能拿上同進士的名額,但未來會随之腰斬,甚至可能終身庸碌。
這對許默不公平,也對他兩次會元的才學不公平。
他們不能任由這個局面發生。
可殿試乃天家欽選,哪怕是世家也沒辦法指手畫腳,隻有皇族才能吹點耳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