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豐京 第250章 姜笙的第一個朋友
等張香蓮放下糕點重新忙碌,大師傅又肉眼可見地低迷下去。
他還勸了姜笙兩句,“做生意講究一個方向,你們既然已經走了平價親民的路子,就别想掙貴人的錢了,薄利多銷,一樣能夠賺個滿盆缽。
”
理是這麼個道理。
姜笙也沒有二哥對金錢的執着與渴望,她能夠吃飽喝足有地方睡,就夠了。
但善良需要錢。
送走大師傅,她踱步到苗招英母女跟前。
自打和離以後,苗姑姑肉眼可見地精神起來,每天抱着大鐵鍋掄鏟子也不覺得累,尤其是旁邊還站着女兒大丫。
母女兩人,一個炒栗子,一個包油紙,時不時笑着低語兩句,氣氛融洽又和睦。
誰能想到,就在一個月以前,她們還蜷縮在陌生人的雜物間裡,凄涼又心酸地吃着冷飯,依偎取暖。
若不是張姑姑伸出援手,也許這對母女早已橫屍街頭。
若不是有九珍坊容納,她們即使活着也困苦艱難。
小時候姜笙不明白,為什麼世界上那麼多富人,他們穿着幾百兩銀子的衣裳,吃着幾十兩銀子的飯,用着千兩銀的珍貴物什,卻依然有人衣不蔽體,有人食不果腹,有人為了幾兩銀賣兒賣女。
長大點姜笙好像明白了,這個世界上是有階層劃分的,窮人就是窮人,富人就是富人,你生下來有的就有,生下來沒有的就沒了。
富人不作死不會變成窮人,窮人拼命努力也隻能是個吃飽飯的窮人。
可姜笙還是想做點什麼。
當她從那個活着都費勁的流浪兒,變成了一個吃飽穿暖的小胖妞,從前在佛祖面前許下的願望浮起又放大。
她想要村口無所事事的姨姨們都能有個地方賺錢,貼補家用。
她期盼流浪無所依的乞兒們都能有地方吃飯,堅強活下去。
她也希望無數苗姑姑們能夠脫離苦海,重新幸福生活。
即使小懶妞要為之努力付出思考。
大師傅說,九珍坊走的平民路線,而貴人們吃的是特殊性。
為什麼是特殊呢?
不能是唯一嗎?
姜笙好像摸索到了什麼,又找不到具體頭緒,她跟張姑姑交代一聲,便踱着步在天街口晃悠。
豐京真的很繁華。
天街口是個四岔路口,除了九珍坊所在的街道,還有另外三條街,裡頭各色店鋪,琳琅滿目。
姜笙鑽進去問了一下價格,才發現九珍坊賣價真的很平民很良心,是整個天街口單價最低的。
哦不,還有四哥的義診墊底。
她邊想邊走,明明已經格外注意,卻還是與一位翠綠色裙裳的姑娘撞了個滿懷。
姜笙皮實,雖矮但胖,隻是晃了晃便穩住身形。
綠色裙裳的姑娘卻是差點飛出去,被旁邊的丫鬟拼勁全力抱住,才沒有挂上枝頭。
誇張了誇張了。
但剛才的實力比拼中,綠衣姑娘顯然占了下風。
姜笙滿懷歉疚,立即躬身緻歉,“都是我不好,撞到了姑娘,姑娘可有不适?
”
對面沒有響動。
姜笙的心底開始忐忑。
這個綠衣姑娘有丫鬟,恐怕身份不凡,會不會跟江家那位小姐一樣,矜貴又驕傲,還喜歡以家世壓人。
可她已經緻歉了呀?
總不能跪在地上磕頭吧。
姜笙越想越可怖,繡鞋裡的胖腳趾來回蜷縮,似乎随時準備抓地逃跑。
冷不丁頭上傳來一聲輕笑。
緊接着,一雙纖纖玉手把姜笙扶起來,還捏了捏她圓潤的小胳膊,似乎是在驚歎,“豐京竟然有這麼圓潤的小孩,還是個女孩子。
”
姜笙,“……”
“小孩,你撞到我了,但是我不生氣。
”玉手的主人語氣調皮,“我就想問問,你天天吃什麼,才能這麼胖。
”
姜笙,“……”
你才胖,你才胖。
但誰讓她剛剛撞到了人家呢,再多的火也不能發,姜笙扁着嘴擡起頭,“天天吃闆栗,吃大肘子,還吃糖葫蘆。
”
也是這一刻,她看到了綠衣姑娘的全貌。
高挑纖瘦的身材自不必說,滑順光澤的裙裳也略過,姑娘如玉的面龐上挂着幾分盈盈笑意,才真正讓人失了神。
芙蓉如面柳如眉,高挺鼻梁映紅唇,談笑間眼波流轉,端的是大方又肆意。
姜笙第一次看到這麼好看的姐姐,比小家碧玉的王玉瑤多了幾分端莊,比恭親王世子的幾個妾多了幾分貴氣,又比江承歡多了幾分肆意。
像極了出身不凡,又有自己想法的鬼精靈貴女,即使遇見出身平凡的小胖孩,也能笑盈盈着打趣。
“姐姐,你不生氣我撞你呀。
”姜笙呆呆地問。
綠衣姑娘捂着嘴笑,花枝亂顫,“不生氣呀,我說你胖,你生氣了嗎?
”
姜笙搖搖頭。
她知道自己胖,也知道自己饞,長肉都是該的。
“那不就得了。
”綠衣姑娘眨眨眼,“妹妹,我能捏捏你的臉嗎?
這麼圓,太可愛了,太想捏了。
”
旁邊的丫鬟扭過頭去,似乎不想承認這是自家小姐。
姜笙思考片刻,大義凜然地點了點頭。
于是一雙纖纖玉手伸到了她的小圓臉上,一會捏捏臉頰,一會摸摸耳朵,最後揉了揉她的小啾啾。
“真是太乖了。
”綠衣姑娘打量姜笙兩眼,從自己腕上撸下個銀镯子,“都說有緣來相見,今日看見妹妹我心頭歡喜,便交個友人罷,我乃姚氏思卿,這是我送你的禮物。
”
說完,無比迅捷地套在了小胖手上。
不等姜笙反應,又飛快地轉身離去。
丫鬟跟在姚思卿身後,幾次欲言又止,卻因為跟不上自家小姐如風的步伐而咽回去。
好不容她停下,丫鬟上氣不接下氣地提醒,“姑娘,你忘了問人家的名字了!
”
姚思卿,“……”
失策失策。
與此同時,天街口的姜笙也終于反應回來,看着自己手腕上雕工新奇,嶄新明亮的銀镯子,她又是懊惱又是驚奇。
懊惱沒回贈姚姐姐一份禮物,驚奇這镯子比自己見過的所有銀镯都要好看。
從前在斜陽縣,飾品都是老銀匠自己打的,質樸卻稱不上美麗。
到了安水郡,銀匠多了,銀店也多了,但首飾還是十分雷同,換湯不換藥。
哪像自己手腕上這個,新奇美麗,又光潔可鑒。
姜笙甚至還在角落裡看到了兩個若隐若現的小字“思卿”,這代表镯子是定制的,花紋也應該是獨一份的吧。
獨一份……
姜笙猛地擡起頭,那道抓了很久卻始終沒抓住的頭緒,終于在這一刻被牢牢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