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撿了五個哥哥後,京城無人敢惹

第二卷:豐京 第251章 新生意的思路

  世家大族缺的是尊貴,是特殊,是獨一無二。

  縱觀市面上的糕點,哪個也沒做到獨一無二,充其量是貴,是專門供給富人的存在。

  比如悠然居,又比如豐京幾個世家開的老牌糕點鋪子。

  九珍坊想要在沒有人脈的基礎上走這條路子,顯然是不現實的,隻能另辟蹊徑。

  比如,做到真正的獨一無二。

  姜笙越想越興奮,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九珍坊,撲到張香蓮跟前,猶如鴿子成精,“姑姑,姑姑,姑姑。

  “又要偷吃糖葫蘆?
”張香蓮瞥過來,“你哥哥們都叮囑過我,不能給你吃太多糖葫蘆。

  姜笙趕緊義正言辭,“姑姑放心,我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十歲的孩子,不會貪戀糖葫蘆的。

  好像上次那個偷吃被抓包的不是她一樣。

  張香蓮低頭抿嘴輕笑,手裡撚起一顆糖葫蘆,在姜笙的小圓臉上繞了繞。

  剛才信誓旦旦的小姑娘,眼睛瞬間直了。

  好半晌姜笙才把黏在糖葫蘆上的眼珠子拽回來,痛心疾首道,“姑姑,你學壞了。

  “我找你真的是正事兒,咱們鋪子裡的糕點目前有十幾種,可有哪種是獨一無二,别人家鋪子裡沒有的?

  張香蓮把山楂球放到一邊,皺眉思考了下,“沒有。

  本身糕點的制作就談不上複雜,有經驗的大師傅品嘗兩口,就知道大概材料,再做上幾次,基本就能掌握方子。

  九珍坊剛開業時,糯米棗糕最是新奇,結果才半個月,對面糕點鋪子就推出了棗泥糯米糕。

  張姑姑誤打誤撞做了糖砂山楂,沒多久豐京到處都在賣糖砂山楂。

  像什麼八珍糕,千層糕、馬蹄糕、桂花糕,更是家家都有,随處可見。

  “在豐京呀,就沒什麼東西是秘密。
”張香蓮最後總結。

  姜笙傻了。

  設想的獨一無二,突然就變成了随處可見,那些抓住的靈感與頭緒,在這一刻好像成了笑話。

  她不死心,又記起來專供給悠然居的蓮花酥,“可沒見豐京有别處賣蓮花酥的。

  “因為這個糕點制作複雜,他們賣不上價格,也犯不着得罪悠然居的東家。
”張香蓮搖頭,“真要是有哪家店想做,買兩個回去研究研究就會了。

  說來說去,又繞到地位與人脈上。

  悠然居的背後是江家,江家是一流世家,所以普通糕點鋪子不敢得罪。

  九珍坊什麼都沒有,唯一大賣的糖炒栗子,聽說已經有糕點鋪子蠢蠢欲動,想要去河北郡運兩車回來。

  他們雖然占了一個“先”字,但隻要有人瓜分,客源終究會流出去。

  獨一無二自然也是不存在的。

  姜笙苦惱極了,兩隻手抓着小啾啾,連碎發掉落都不曾在意。

  張香蓮十分驚奇,“小姜笙,你的夢想不是吃飽喝好睡覺嗎,怎麼鑽研起了九珍坊的糕點?
咱們現在生意挺好的,溫飽不成問題。

  “不是溫飽的問題。
”姜笙搖頭,語氣微頓,“姑姑最近又拿剩飯出去了吧。

  二進小院的夥食一向不錯,時不時會剩下些飯菜。

  張香蓮通常會倒在門口的鐵盆裡,給附近流浪的貓貓狗狗填肚子。

  最近門口的鐵盆很空,張姑姑也開始神出鬼沒,有了苗招英母女的前車之鑒,小院的孩子們哪能不明白。

  張姑姑這是又遇到了可憐人。

  “九珍坊每天賣出的糕點有限,供給悠然居的也不多,再加上糖炒栗子,你跟苗姑姑兩個人也夠了。
”姜笙語氣平穩,“再招人是不劃算的,隻有九珍坊賣的更多,更忙,我們才能招人,不是嗎?

  她才十一歲,但早就看透了人情冷暖,也明白善良需要建立在自身實力的基礎上。

  十裡鋪村的百姓善嗎?

  善。

  但凡有個人下點狠手,姜笙早就死在讨飯的歲月裡。

  又或者誰起了點歪心思,把她賣給人牙子,又是另一番光景。

  但他們也沒有善良到把姜笙帶回家,噓寒問暖,當做親女喂養。

  因為十裡鋪村窮,家家戶戶都難,實在承擔不起多的嘴。

  人有多大碗,盛多少稀飯。

  沒有金剛鑽,别攬瓷器活。

  姜笙摸爬滾打的前七年,沒有看書寫字,不曾吃飽穿暖,幸好生活教給她無數道理,又被她牢牢記在心頭。

  當初在府城,拿到了地契,才敢鼓起勇氣重開作坊。

  而今在豐京,唯有擴大生意,才能繼續拂照可憐的姑姑姨姨。

  “再說了,九珍坊是二哥辛辛苦苦開起來的,他交給了我,我定然要努力讓九珍坊更好。
”小姑娘仰起頭,“姑姑,我沒有做錯吧。

  沒有,當然沒有。

  張姑姑的眼底泛起淚意,她幾次擡手想摸姜笙的頭,又因為沾染糖漿而放回去。

  真是不明白,這樣好的孩子,到底哪戶人家狠心丢棄。

  “隻是我的想法破滅了。
”姜笙又歎了口氣,小大人似的,“我們做不了獨一無二的糕點,永遠也成為不了世家夫人的待客首選。

  看來,還是得走别的路才行。

  她單手托腮,遙望天空,小腦袋裡又開始思緒翩飛。

  張香蓮蹙着眉間,好半晌嘀咕一句,“我倒是有個想法。

  “豐京的糕點種類繁多,就算創新了也很快會被人學走,倒不是如從别的地方琢磨點新意。

  “你還記得孔師傅讓我做的模具嗎?
”張香蓮轉身去廚房,拿出劈成兩半的小木盒,裡頭雕着深深淺淺的花紋,“雖然對面的鋪子也賣糯米棗糕,但沒有咱們的雕花,更沒有模具。

  用雕花來區别造型,創造獨一無二的糕點,是個不錯的主意。

  隻可惜雕花不難,模具也能找到,遲早還會被模仿。

  姜笙仿佛鑽入牛角尖。

  從隔壁醫館出來,不知道在門口聽了多久的長宴收起折扇,終于出聲,“想想荷花酥,隻要你的糕點賣到了世家的桌子上,誰敢不要命地去模仿?

  即使模仿了,世家不認可,也隻能賣出普通糕點的價格。

  話又說回來,哪家鋪子願意為普通糕點,費時又費力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