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重逢 第486章 二皇子往事
奉天殿。
大渝王朝曆代冊封太子場所,不僅矗立着巍峨大殿,還有能容納數千人的廣場。
此刻文武百官站立,大内侍衛齊聚,祝姓皇家來齊。
受冊寶官、讀冊寶官、捧進冊寶官、等等全都站在各自的位置上。
江承烽和許默兄妹等,也都與其他太子府衆人彙合。
奉天門外旌旗獵獵,儀仗森嚴。
身着禮服衮冕的天家在吳總管的攙扶下緩緩走過通道,坐上龍椅。
全場衆人呼和,“參見皇上,吾皇萬福。
”
天家沒有說話,隻是擺了擺手,示意觀察日頭。
吳總管歎息着轉身,“吉時将至,冊封禮始。
”
早就預備好的鼓樂聲響起,渾厚與高亢并進,銳利與低沉齊鳴。
奉天殿的東門被打開,一襲橙黃色正袍的長宴終于露出廬山真面目。
他步伐緩慢且堅定,在侍從的引領下,踏着殷紅的毯,一步步穿過奉天廣場,抵達奉天大殿。
文武百官對他含笑注視,哥哥妹妹目光奕奕,曾經的競争對手祝長鴻目露怅然,隻有祝長煜依舊古井無波。
當長宴路過跟前時,他依舊憨厚地露齒笑。
仿佛還是那個老實又木讷的二哥,願意伸出援手,幫助幼小的弟弟。
不是現在,也不是去年。
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也許是奉天廣場的路太漫長,長宴有那麼瞬間的失神,想到自己都快遺忘的一些往事。
其實他跟二皇兄,也曾有過交集。
那是三四歲的時候吧,一直渴望父愛而不得的小長宴最喜歡坐在池塘邊,用捏碎的殘羹喂魚。
他年紀小個頭也小,隐在樹木後便難尋到,總能聽到些後宮隐秘。
比如幾位娘娘互相争寵,害得鞠娘娘滑胎并失去生育能力,父皇大怒之下将娘娘們打入冷宮,是母後勉為其難求情,才避免前朝動亂。
比如二皇子是個小倔頭,性格又悶又臭像塊石頭,小太監們在主子處受了氣,就會想辦法磋磨二皇子出氣。
一邊出氣還要一邊嚷嚷,“當主子又如何,當主子不還是要挨奴才的打。
”
有一次鬧騰到池塘邊,小長宴聽見了,晃晃悠悠地站起來,怒瞪道,“你們在做什麼!
”
雖然他也不受寵,雖然母後并不掌權,但到底是個皇後。
小太監吓得跪地求饒,“奴才什麼都沒有做,奴才在幫二皇子疏通筋骨,奴才是好心,二皇子可以為奴才作證。
”
小長宴茫然地望過去,隻看見祝長煜青青紫紫的臉。
“二皇兄,你說是嗎?
”他盡量讓自己顯得不那麼奶氣。
那時候祝長煜才多大呀,七八歲的年紀,祝長鴻還隻會在父母的膝蓋上撒嬌,他卻已經學會冷漠面對這個世界。
包括冷漠地回應,“是。
”
沒有任何猶豫,沒有任何遲疑。
小太監喜極而泣,腰闆愈發挺直,“五殿下您聽見了,奴才當真是好心啊,奴才在伺候二皇子呢。
”
小長宴有那麼瞬間的呆滞,他不明白二皇兄為什麼要撒謊,隻能眼睜睜看着兩人走遠。
後來他依偎在母親懷中,悄悄問出這個疑惑。
母親捋着他的鬓角,輕聲道,“因為你護得了他一次,護不了他多次。
”
離開嫡皇子的視線,小太監隻會愈發兇狠,甚至數倍償還。
對祝長煜來說,無異于賠本的買賣。
原來這就是沒有父親和母親的孩子嗎,祝長宴第一次對自己仍有母愛而感到慶幸,他在幼小的年紀思來又想,想來又念,終于還是鼓起勇氣央求母後,“我們幫幫他吧。
”
這世間最容易伸出援手的,大抵都是同樣可憐的人。
燕皇後躊躇半日,終究還是借用燕家力量,趕走了拳打腳踢的小太監。
祝長煜的生活得到喘息,盡管依舊需要殘羹果腹,盡管還要時不時聆聽折辱,像潮蟲一樣生活在皇城的角落。
在那之後很久,小長宴都沒有過二皇兄的消息,直到有天為追趕父皇的步伐而摔倒在地,不知道哪裡走出來個陰郁的少年,将他從地上抱起來,拍打幹淨衣擺後,轉身離開。
再後來,小長宴漸漸明白自己得不到父愛,他放棄追逐父皇的步伐,安安靜靜地坐在池塘邊喂魚。
兩人的交集到此為止。
十年後,一個成為勤懇能幹的寡言二皇子,一個則是病體孱弱足不出戶的五皇子。
他們同樣沒有父愛母愛,他們同樣對皇位勢在必得。
他們在這奉天廣場上擦肩而過。
長宴自失神中醒過來,用力地看了眼那記憶中陰郁但會将他抱起來的少年,踏上台階。
贊禮官立于台階兩側,齊聲大喝,“鞠躬。
”
長宴鄭重彎腰。
輪到承制官喚,“有制。
”
贊禮官緊跟着道,“跪。
”
橙黃色正袍的少年雙膝跪地,聆聽正式冊封。
不知道過了多久,贊禮官上前兩步,将太子殿下攙扶起身,指引進大殿。
内贊官在前方接應,唱道,“跪。
”
長宴複又重新跪下,聽捧冊官在案前跪下捧冊,鄭重交給讀冊寶官。
内贊官大聲宣布讀冊,讀冊寶官跪下宣讀冊書,再讀完後,将冊交給顫巍巍的孫閣老手裡,孫閣老緩慢地下跪,雙手捧冊上遞,“太子殿下,收冊吧。
”
收完這冊,才是名正言順的王朝太子。
或許長宴最初隻是為了更好地活着而争奪皇位,直到這一刻,金黃的寶冊落于掌心,他才有種承擔起責任,負擔起萬民的使命感。
他将是這王朝的皇,他将愛民如子,他将負重前行。
長宴熱淚盈眶地站起身,把寶冊轉交給寶内使,在贊禮官的吟唱中緩緩走出大殿。
寶冊應該是由内使冊放進寶冊匣中,他還要在台階上對着天地鞠躬四次。
再直起腰回到大殿上,龍椅上的天家已經在含笑。
他幼時追逐多年,可望而不可得的父愛,在這一刻盡數淋漓。
“吾兒莫要忘記,為君使命,曆史用血的教訓傳遞,君王既不可過躁,亦不可過懦,你為天下首領,自做天下表率。
”
“這天下人啊,都是你的子民。
”
龍椅上的男人說完這句話,便深深地喘息一口氣。
吳總管吓到面色蒼白,壓着聲音規勸,“皇上,咱們回去歇着吧,回去吧。
”
“不,不行。
”天家搖搖頭,“太子還未祭奠皇後,各王還未給予封地,來人啊,宣諸皇子觐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