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豐京 第301章 初入江家
從皇城門口歸來,迄今已經三天。
姜笙閉口不談回江家的事情,江家也沒有人來接,隻留個何銳守着豪華大馬車,可憐巴巴地蹲在二進小院門口。
張姑姑心軟,讓他跟姜三姜四湊合睡在了一間屋,每天做的飯也都有他一份。
何銳差點以為就是這樣了,還曾暗暗地為姑娘惋惜過。
直到姜笙說出那句,“帶我去江家吧。
”
多好的姑娘啊,終于想通要接受江家的榮華富貴了。
何銳還沒來得及欣喜若狂,忽然想起剛才姜笙用的是“去”而不是“回”,他又壓下了喜色,苦着臉道,“真的要去嗎姑娘?
”
姜笙平靜地點頭。
一旁是握緊拳頭的三位公子,和随時都要掉眼淚的張姑姑。
何銳也隻能戰戰兢兢地抽出缰繩,戰戰兢兢地拉扯馬兒,戰戰兢兢地等待在二進小院門口。
“姜笙。
”許默清淡的嗓音中壓抑着痛楚,“如果我重考的代價是你做不願意的事,那我甯肯将會元拱手讓人。
”
“妹妹,我以後是不是見不到你了。
”溫知允漾起淚花,把脈的手不停哆嗦。
長宴抿了抿嘴,“我們有其他方式感謝江家。
”
不一定要賠個大姑娘給他們。
人之所以叫人,乃是因為有情感,有選擇。
人不是物品,送出去了還能收回來,扔了還能撿回家。
昔年有拐子将無數孩童騙離父母,賣給其他人家之後,需傾盡數十年時光方能找到,或永遠找不到。
找不到的人沉浸在悲怆裡,可找到的人呢。
最疼愛的孩子面目陌生,聲聲喚喚叫着别人爹娘,再逢血緣親人,也不過疑惑一句,“請問找誰?
”
這是無奈,但也是現實。
姜笙跌跌撞撞七年,跟哥哥們相處四年,她的人生不屬于江家,也不屬于那高高牆垣擋住的亭台樓閣裡。
即使來年會試方家不會善罷甘休,即使有無數的困難在前方等待,他們兄妹也可以聯手越過。
“别去了,别去啊,小姜笙。
”張香蓮哽咽出聲。
眼看着長宴和許默的眼圈也有些泛紅,汪小竹和姜三姜四更是悄悄抹淚。
姜笙突然叉起腰,“我又不是不回來了,幹嘛搞的那麼感傷,江家難道吃孩子,進一個吃一個?
”
張香蓮頓時啼笑皆非,眼淚挂在臉上,擦也不是落也不是。
溫知允吸了吸鼻子,總算不哭了。
許默和長宴心思最深沉,但也明顯露出幾分無可奈何。
“這就對了嘛,放輕松,等我從江家漲點見識,再分享給你們。
”小姑娘拍了拍胸脯,沒敢回頭,急匆匆地就坐上了江家的豪華大馬車。
有誰在身後喚。
“姜笙。
”
她也隻是呆呆地坐着,任由那聲音漸行漸遠,直至全無。
不知道過了多久,何銳勒停馬車,小心提醒,“姑娘,江府到了。
”
姜笙如夢初醒,檢查了下裝扮并無疏漏,這才輕輕地跳下馬車。
何銳已經上前敲門了,還是江家的那個門房,還是隻開個門縫,還是壓着聲詢問,“找誰呀。
”
“不找誰,就說江家嫡女回來了。
”何銳一改油滑,正氣淩然。
門房吓了一跳,什麼也顧不得,手腳并用地往裡跑。
路過幾個大丫鬟身邊,将她們吓了一跳,七嘴八舌地呵斥,“在府裡這樣跑,成何體統!
”
門房急匆匆扔下幾個字,“姑娘回來了。
”
消失在拐角。
“姑娘回來了?
”紫衣的大丫鬟有些疑惑,“姑娘出門了嗎?
”
“姑娘沒出門。
”黃衣的大丫鬟搖頭,“自打前些陣子病了,一次門都沒出過,連話也少了許多。
”
“這門房又發什麼癫。
”粉衣大丫鬟捧着茶盅,“我就是給姑娘來取燕窩的,我能确定姑娘一直在夫人跟前。
”
幾人說着笑着,走到直通大門的青石闆路上。
姜笙和何銳站在大開的府門前,正安靜等待。
在大戶人家有不成文的規定:貴客直接邀進正廳等待,熟客徑直引薦到主人庭院,普通客人邀進門房稍等。
而姜笙跟何銳這樣在門外等待,還穿着格外普通的,就隻能是打秋風的窮親戚。
“也不知道是誰家的,就這樣走了正門。
”她們嘀嘀咕咕,目露輕蔑,“打秋風就該走後門。
”
“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不打咱們的秋風。
”
幾人說笑着離去,渾身叮當作響,竟然比普通世家的小姐們還要富貴些。
回到主院。
粉衣丫鬟最先捧着燕窩盅送進屋。
紫衣丫鬟和黃衣丫鬟還在嘀咕着方才那對打秋風的窮親戚。
“在說些什麼悄悄話,這麼高興。
”江夫人修剪着花枝,語氣漫不經心,“講給三小姐聽聽,就當解悶了。
”
粉衣丫鬟正在替蒼白憐弱的江承歡吹涼燕窩。
紫衣丫鬟已經伶牙俐齒地開始描述,“我們路過大門發現來了對打秋風的窮親戚,穿的破破爛爛,倒是吃的挺胖,估計沒少打秋風,也不知道是哪個院的小可憐,這月銀怕都是被打走了。
”
江夫人笑了笑沒說話。
“還有門房也不知道發什麼癫,扯着嗓子喊姑娘回來了。
”黃衣丫鬟不甘示弱,“要是外頭那打秋風的穿着富貴點,我們就被唬住了。
”
“是啊是啊,明明姑娘就在這坐着……”紫衣丫鬟附和。
江夫人剪花枝的動作頓住,複雜的情緒攀爬上面容,遮蓋住她原本的漫不經心。
剛剛接過燕窩盅的江承歡更是一抖,大半碗上好的燕窩就這麼摔在被上,又滾落地面,“咔嚓”碎成五瓣。
姑娘回來了。
真的回來了。
同樣收到消息的還有德仁院,也就是江老夫人所居住的院落。
檀月正在銀絲裡尋找黑發,冷不丁聽到門房的嚎叫,手一抖,把江老夫人僅存的兩根黑發薅下去一根。
她甚至來不及惋惜,更來不及請罪,急匆匆地穿上繡鞋,扶着年過五旬的江老夫人健步如飛。
“您慢點,您慢點,都來得及。
”年輕力壯的檀月差點跟不上。
江老夫人一言不發,大步前進。
終于從德仁院走到江府大門,隔着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的小姑娘終于邁過門檻,越過時空,走到她跟前,盈盈行禮,并喚上一聲。
“祖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