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清雪機該提上日程了:雪這麼大,竟然沒野物?
今年冬天雪下的比較勤,頭場大雪下完不到十天,接着又來了一場更大的雪,這場雪下了一天一夜,厚度至少五十公分。
收購站這裡沒人來,顧博遠和梁雙成加上隔壁的孫家強一起,收拾了一天才把收購站的雪清幹淨。
李龍和楊大姐兩個用了大半個白天,把大院子前院的雪給清幹淨了,也拉出去倒了。
後院的雪就比較麻煩,李龍先清出來大片的路,随後就把其中一部分雪堆成了雪牆,上面搞成長城垛口的樣子,還搞了兩個不倫不類的武士。
雖然有些不倫不類,但明明昊昊可高興壞了。以前下雪後堆的都是那種憨憨的雪人,這回有了新模式,兩個小孩子激動着要參與進來跟着一起堆。
部份雪就直接拉進了溫棚裡,當然隻能是一小部分,不然溫棚裡的爐子就白燒了。
冬天天短,顧曉霞算是早出晚歸,回來要一起收拾院子,讓李龍給攔住了,他知道顧曉霞就是到單位也一樣要掃雪,還要工作,家裡的事情自己來得了。
“唉,你前面說的那個清雪的機子要是能出來就好了。”一到掃雪季,顧曉霞就想起來先前李龍說的話了,“今年這兩場雪就這麼大,我們大半天啥活也沒幹就掃雪了。全縣所有的單位都這樣,炮團那邊兵站那邊的人都出來了,還不夠。”
瑪縣縣城駐紮的部隊不是正規的野戰部隊,沒有那麼多的兵員,所以各單位除了掃自己單位的雪外,還要外出去清掃街面上的雪。
學生是主力軍,但其他單位也一樣要出人。這時候顧曉霞想着李龍先前說過要研究能清雪的機子,想着要是有這玩意兒,那掃雪不快得很?
不過眼下說起來有點來不及,畢竟掃雪機的研發到設計生産有一個過程,等生産出來還要調試,這一切搞完,應該到一月份了吧?
但這玩意兒也隻能冬天搞,其他季節搞出來也沒辦法調試啊。
李龍想着是不是要和杜廠長打個電話聊一聊這件事情。
畢竟以後這也是個大市場,非常大的市場。
真要把這個搞出來了,相對而言那個打藥機什麼的,都是小意思了。
不過要和杜廠長說的話,至少也要等自己這邊有一個基本完整的設計,不然就算把想法告訴杜廠長,那最終設計出來的東西,最多和自己有一毛錢關系。
所以這兩天他就窩在家裡,開始研究清雪機。
李龍準備研究兩種,一種是手推式的,那種裝了汽油發動機的,加了汽油,拉繩能夠發動起來,然後就跟手推車一樣,推着往前走,滾子就能飛速轉動,滾子上面有毛刷,直接把清雪機下面的雪卷起揚出去,主要的方向是右上方。
這清雪機比較适合清單位裡面那些大方格的雪,來回掃就是了。而且這玩意兒一個人就能操作,隻需要加汽油。眼下可以說是咱們國家汽油最便宜的時候了,用起來應該不心疼。
另外一種就是小四輪拖拉機上帶着的清雪機,就像是收割機一樣,用小四輪的柴油機作為動力,皮帶輪驅動,同樣也是一個大滾桶上面帶着許多鐵刷,使用的時候把大滾桶放下去,把雪直接卷起揚走,不用的時候把大滾桶提升起來。
這個比較适合清路上的雪。
這個原理比較簡單,但做起來不容易,主要是滾桶上用許多鋼絲作為刷子,毛刷用不了兩天,上面的毛就沒了。鐵絲也不行,因為刷起來鐵絲沒韌性,轉兩圈那鐵絲就倒一邊,起不到持續刷的作用了。
隻能用鋼絲,鋼絲韌性強,滾筒不停的轉,在地上不停的刷,鋼絲碰以特别硬的會彎,但随即就會恢複。
除了這個,再就是汽油機不好搞。這年頭發動機算是緊俏貨,肯定是不便宜的。
相對而言,小四輪拖拉機上面的就簡單了,因為不需要發動機,直接用拖拉機上的動力,隻需要加一根皮帶就能帶動,所以反倒簡單。
李龍猜測就是把這個設計搞到杜廠長那裡,他會着重關注第二種設計。主要還是因為現在拖拉機已經開始普及了,李龍覺得杜廠長眼界還是不夠長遠,現在心思主要還是在設計輔助機械、輔助農機,根本不會去想着搞發動機、電動機之類的有開創意義的研究。
當然,李龍自己也有這方面的顧慮,這些輔助機械他以前都用過或者研究過的,知道其原理。那後世風靡全球的電動三蹦子他也用過,但那玩意兒他不不知道怎麼設計了,畢竟電機和電池他是壓根都不懂。
就跟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駕駛員,開二十年後的汽車,一些系統毛病就沒辦法修,得用電腦。
機械原理好懂,好設計好搞好修,電腦裡面的東西,那是需要代碼的,如果直接說毛病可能也知道,但你要搞成代碼,那大部分人就抓瞎了。
李龍花了三天的功夫,把這兩種清雪機都給設計出來了,然後就給杜廠長打了電話。
杜廠長那邊接到李龍的電話也挺意外。
“你說你設計出了清雪機?真的假的?我給你說啊,我們現在也在搞這個,今年的這個雪下的有點太大了,過份了啊!我們想到一起去了——”
“那你們設計的怎麼樣了?如果設計好了,那我就不過去了。”李龍心說這個杜廠長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顯然這些年也沒白幹,一下子就從雪裡看到商機了。
“不不不,我們設計出來的東西,他不行啊。”
李龍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問道:
“你們設計的,該不會就是直接拖拉機前面帶個跟推土闆一樣的鐵闆子吧?”
“嗯……差不多就是這樣了。”杜廠長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李龍無語了。
不應該啊。
“你們沒查過國外的文獻資料,關于清雪機的設計嗎?”李龍問道。
“沒有這方面的東西啊。”杜廠長搖了搖頭說,“我們找過,真沒找到。”
李龍隐約記得上一世的九十年代,看過一本倭國的偵探推理,一個中年男人離奇死亡,上半身插在雪堆裡,隻留兩條腿在外面,周圍沒有人的腳印、沒有動物抓印,什麼痕迹都沒有。
最終推理出來,是附近火車道清雪機卷揚效果把男從卷飛起來然後倒插入雪堆的。
放後世這玩意兒很容易理解,但當時一環扣一環,又不像後世互聯網信息量那麼大,所以對李龍來說比較新奇,他就記下了。
而那上面記載得很清楚,火車道清雪機用的就是卷揚原理,可不是直接推,直接推的話,雪依然會留在軌道上,卷揚的話,雪就直接被清飛到兩邊去了,不影響軌道。
當然,清雪機的具體構造李龍不知道,他隻是從這個推理得到的信息,清雪機是可以帶卷揚功能的,這樣清的雪也幹淨,而且減少了運輸環節,省事。
杜廠長又問道:
“李龍同志,你的設計……不是推土闆那樣的嗎?能詳細說一說嗎?”
“不能,這回,得合作啊。”李龍笑着說,“我設計的東西,思路應該是成熟的,推雪闆那個,你距離地面高了,雪清不幹淨,距離地面低了,碰到高低不行的地方,毀路還有可能毀機子對吧?”
“是是是,就是這樣。”
“剛則易折嘛。”李龍笑笑。
“可是我們用了軟的橡膠,輪胎那樣的做成推雪闆,就有另外的麻煩了。倒是不影響路了,但雪推的一多,這橡膠闆子就容易漏雪……”
“哈哈哈哈,放心,杜廠長,我是另外一種思路。”李龍知道杜廠長這麼說,是提醒他換材料也是不行的,都試過的。
“那好,你把設計帶過來,咱們詳細的談。咱們有收割機合作的基礎,這清雪機啊,我給你說,肯定是會給你一個合适的專利授權價的。咱們國家的專利法也出來了,放心,專利這方面,你都可以直接申請的。”
杜廠長對李龍很有信心,有了收割機和中耕機,隻要是他搞的東西,杜廠長覺得都能行。
畢竟是基層出來的,着眼的肯定是基礎和老百姓比較想要的東西。
李龍想着是不是找專利局去報個專利?
但是說實話,一來現在烏市專利局有沒有還不好說,二來就算報了專利局,估計也起不到什麼作用,畢竟眼下山寨、仿制才是主流,而且這種主流至少要持續二十年。
普通老百姓、商家對于專利真就沒這個概念,就算是申請了專利,沒人用,也相當于沒啥了。
那就直接去奎屯吧。
和家裡說一聲,李龍就在十一月二十二号,孫家強的妻子還沒出月子的這天,吃過早飯,開着吉普車去了奎屯。
李龍過去的時候帶了一袋米一袋面,還有一條羊腿,這是給二哥家的。米和面是大哥那裡拿的,羊腿是李龍自己帶的。
二哥家的生活應該是不愁的。李安國當了組長之後,工資漲了一些,而陳麗蓉也找了個臨時工的活,一個月賺的沒李安國的多,但補貼家用是夠了。
買院子的錢李龍也沒打算讓二哥還,所以二哥家的生活應該是沒問題。
李龍開着吉普車出了瑪縣,過了石城,很快就進入到無人區。
路兩邊的雪很厚,無人區這裡公路兩邊沒樹,有風吹着雪在路上飄飛着。
雖然大太陽,但下車的時候能感覺到寒風刺骨,這還沒到十二月,上午的溫度已經到零下二十多了。
李龍下車撒尿的時候還左右看看,想看看有沒有黃羊啥的。
路邊的雪看着有近一米厚,很恐怖的感覺。
兩邊看着都是白茫茫一片,沒發現有什麼動物,蹄印也很少,零星有那麼一兩條印子。
李龍便繼續開着往前,吉普車直接開到了奎屯,都沒發現有野牲口的印子。
時間才到中午一點,還沒到飯點,李龍先去了二哥家裡。
二嫂陳麗蓉在家裡準備做飯,聽到吉普車的聲音,手裡拿着炒菜的鏟子跑出來,看到剛下車的李龍,臉上露出了笑容。
“小龍過來了啊,你二哥還沒下班……快進來。”
“二嫂,我先把東西卸下來。”李龍打開吉普車後門,把帶過來的米面,和那條羊腿一一卸下來,放進了廚房。
“來都來了,還帶這麼多東西啊。”陳麗蓉說了句客氣話,“家裡都好吧?”
“都好都好。”李龍拍拍手,“雪蘋雪琴還沒放學?”
兩個孩子已經上學了,上次國慶節回去的時候,倆小女孩都在說着普通話,倒是讓李娟李強和明明昊昊有些意外。
奎屯這邊普通老百姓也算是來自五湖四海,但說中原話的比較多,隻是學校統一說普通話,孩子是接受最快的。
“快了,兩個一起回來,回來剛好吃飯。你家那兩個該上托兒所了吧?”
“明年,明年就進托兒所了。”李龍在客廳裡坐着,一邊喝水一邊說道,“我二哥工作還忙?”
“這都冬天了,肯定不忙。不過他是組長,那天天都得去點卯,不然下面那些工人都跑掉了咋整?”陳麗蓉做的是米飯,好在米淘洗好還沒焖,眼下急忙加了一碗米,想想李龍的的個頭和飯量,又多加了半碗。
至于炒菜,已經切好的就沒辦法了,好在家裡有鹹菜,多炒個鹹菜,再拌個豆芽就行了。溫棚蔬菜還沒興起來的時候,家家戶戶冬天都會發豆芽,至少算個新鮮菜。
黃豆芽一般都是炒着吃,綠豆芽涼拌的多一些。
李安國先回來,遠遠看到吉普車,李安國就知道弟弟來了,挺興奮的,進屋見了李龍,笑着說道:
“小龍,你咋有空過來了?有事要忙?”
“嗯,去農機廠談合作的事情。”李龍說道,“剛好過來看看你們。”
“嘿,還是你方便,這小車子一開,油門一踩,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了。”李安國有些羨慕,“下午去辦事?那晚上剛好喝兩杯,到時我把俊山和永強都叫上。”
李俊山在這邊結了親,算是把家安在這裡了,聽李安國的話說,還沒懷孩子。而楊永強也是正式工,現在在宿舍住着,據說談了一個對象,怎麼樣不知道。
這兩年李龍忙着收購站的事情,來奎屯比較少,和楊永強、李俊山也算是漸行漸遠,交集不多。
李龍想想也行,好久沒見了,也不知道他們現在怎麼樣,聊一聊吧。
畢竟算起來,加上二哥一起,都是自己帶過來的,再怎麼說也得過問一下他們目前的情況。
雪蘋和雪琴結伴上學回來,看到吉普車,立刻就意識到是小叔來了,兩個孩子興奮的叫着跑進了院子,看到李龍的時候,齊齊叫了聲小叔。
李龍沒給兩個孩子帶禮物,就抽出兩張大團結,一個人給一張算是見面禮。
其實也可以不給的,不過看着兩個可愛的孩子眨着大眼睛看着自己,李龍覺得不給有些不好意思。
李安國和陳麗蓉都不讓孩子要,李龍則是直接把錢塞到她們的兜裡,然後問起了她們的學校情況——不是學習情況。
兩個孩子的普通話已經很标準了,你一句我一句的說着學校的趣事,比如打雪仗了,男孩子欺負妹妹讓姐姐追着打了等等。
吃過飯,李龍就說先去農機廠裡把正事辦完,再回來。
李安國和陳麗蓉送李龍走後,便商量着晚上怎麼搞。
“小龍不是拿來條羊腿嘛,就把肉剔了,炒個羊肉,煮個骨頭,再随便弄幾個涼菜,開個罐頭就行了。”李安國說道,“我下午上班早點下班,去市場買個雞拿回來一做,就行了。”
陳麗蓉覺得也可以。
李龍去了農機廠,杜廠長正在工間裡和工人們一起研究着機械,李龍下了吉普車,看到的就是跟推土闆一樣的清雪機,或者說是推雪機。
看得出來,杜廠長和農機廠的工人們還不是很甘心,想從這上面再改進改進,看能不能更好用一些。
李龍過來,杜廠長簡單的擦了擦手上的油,從工間裡出來,和李龍見了面,就帶他去了會議室。
“你先喝水,我去洗個手,回來咱們再聊。”杜廠長引着李龍進來,又找人給他倒了水,便匆匆去了水房。
幾分鐘後杜廠長回來的時候,手上的油看是洗幹淨了,但身上還是一股子機油味兒,這算是腌入味了。
“李龍同志啊,你這效率還挺高。有這小車就是好,油門一踩就過來了。”這是和李安國一樣的話,一樣的羨慕。
“杜廠長,按你們廠子的效益,你早就能配台車了吧?現在汽車也不貴吧?”李龍笑着說。
“那不一樣,我這級别也不夠,再說了,配台車有啥用?不如多給工人們發點福利,讓大家多點積極性。
好了,咱們先别說其他了,談正事吧。這個設計你是怎麼想的?我這邊呢,專利生産,我問過相關的人員,也看過國際上的慣例,就是你這個設計如果我們認可,有兩種合作方式。
第一種,就是我們一次性買斷你的專利,第二種就是每生産一台機子,按百分比給你抽成。當然,前提是你的設計,我們這邊認可。”
杜廠長說到這裡,看着李龍:
“怎麼樣,現在看看你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