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家,有了獨輪車,關竹又來了一番大采購。
一百斤大米,一百斤小米,一百斤稻谷,一百斤小麥,兩陶罐十斤裝的菜籽油,一陶罐三斤裝的醬油,三斤五花肉,十條筒骨,兩條排骨。
五把柴刀,一把菜刀,五把鐮刀,五把鋤頭,一把鐵鍬,一把匕首。
今天賣吃食跟藥材得來的銀錢,以及之前攢下的銀錢,全都花了一個精光。
兄妹五人,不禁咂舌。
李氏目瞪口呆,全程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整個人都是懵的。
哎呦娘呀,婆婆這麼敗家啊?
哦,不對,婆婆這麼大方啊!
嗯,比起自家娘來說,真的很大方啊!
買這麼多糧食回去,往後一家人,每天都可以一日三餐,而且一定可以吃的飽飽的!
自家的娘啊,扣扣索索的,每天吃飯的時候,還要親自給家裡的人分飯菜。
兒媳跟女兒,還有孫女,都跟低男人一等似的,吃的喝的穿的,都要分個三六九等。
看來,婆婆真的很不錯啊!
自從嫁進齊家,雖然每天都要上山趕秋,确實累的很。
但是,回到家裡,飯菜基本上是可以随便吃的,可以吃的飽飽的。
嗯,好吃好喝的,都是一家人一起吃,沒有分别。
吃的好不好不說,最起碼,她的心裡總算沒有在娘家時候的那種壓抑感,以及屈辱的感覺了。
在婆家,她才真正像個人樣,真正有自己的尊嚴了。
在娘家啊,家裡的男人,哪怕是隻有幾歲的小侄兒,看她跟家裡的其餘女的,都是不怎麼瞧的起的,都是可以呼呼喝喝的。
好吃的,好喝的,以及新衣服,壓根就沒有兒媳、女兒跟孫女的份。
如今想來,她忽然就明白了,在娘的時候,她跟那大戶人家的奴仆,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分别。
往後,她是不是,應該對婆婆好一點?
嗯,就是真心實意的,從心底的,對婆婆好?
一顆叫做“良心”的種子,在李氏的心裡,漸漸的發芽了。
買的東西,都用稻草蓋的嚴嚴實實,讓人看不清是什麼。
路上,也沒有什麼熟人,不用擔心有人追問。
一家人也很低調,買好東西,就速速出城了。
一家七口人,一個個的,腰上都别了一把鐮刀。
那獨輪車上,也明晃晃的,擺放着一把或者兩把柴刀。
這樣的架勢,想要對齊家的人下手的,還真沒有。
一路上,有驚無險(驚,不過是自己吓自己),很順利的回到了山裡的家。
家裡老早就有一個地窖,前段時間,關竹又揪着幾個兒女跟李氏,把地窖加大加深了,并且還挖出了一條通往左側樹林的地道。
從地窖到樹林,其實也不太遠,也就二十來米的樣子。
附近又沒有人家,大白天,都可以毫不掩飾的挖地道。
所以,進度其實挺快的。
地道挖好之後,又在地道上面的那一塊荒地上,蓋上了一座大的茅屋。
這座茅屋,就用來當柴房跟雜物房。
蓋上茅屋,可以起掩護的作用,也可以防止雨水滲透入地道,引起坍塌。
樹林裡的地道口附近,栽種了一大片的荊棘跟灌木,以及高大濃密的茅草,将地道口掩藏的很好。
地窖分三部分,中間是廳堂,左邊的是倉庫,右邊的是卧室。
卧室裡,有一個圓木釘的大通鋪,可以供十來個人睡覺。
大通鋪上,鋪了好幾層的草席,草席下面,還有厚厚的稻草。
這樣,就彌補了圓木做的床的不平。
沒有辦法,在這山裡,想要木闆不容易。
隻有在大山外面的村裡,也就是山腳下的村裡,才會有木匠。
再說了,就是請村裡的人做成木闆,那麼崎岖的山路,要背上來,也是不容易的。
獨輪車,可不太方便運送那麼長那麼寬的東西。
糧食搬進了地窖,放在了帶蓋的大木桶裡,一個木頭可以裝三十斤的糧食。
光是木桶,就擺放了十來隻。
大的籮筐,也有好幾隻,裝的是曬幹了的闆栗、核桃跟杏仁,還有一些紅薯。
看着滿滿的地下倉庫,關竹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一家人好好的休息了一天,關竹就帶着一家人,繼續制作糖炒栗子、椒鹽栗子、水煮栗子、椒鹽杏仁,還有椒鹽核桃。
第二天,一家人又拉着滿滿的三個獨輪車,往縣城趕去。
這一次,關竹也沒有偷懶,挑了一籮筐的無花果,以及一籮筐的猕猴桃。
這兩樣野果,在家附近就有,她在炒制核桃等的時候,派老二帶着老五跟李氏去摘的。
來到縣城,也是直奔悅來客棧,很是順利的都賣出去了。
這一次賣得的銀錢,關竹留下二兩銀子備用,又買了不少稻谷、小麥、棉花、鹽跟花生油。
另外,又給家裡的每個人,都置辦了兩套棉衣棉褲。
針線,也買了好些。
離開縣城的時候,關竹的錢袋裡,就裝着一塊二兩重的、孤零零的小銀錠。
全家人都被她給吓得不輕。
娘啊,你這是要幹啥啊?
你到底想要幹啥啊?
!
尤其是齊向西,滿心的郁悶。
娘啊,你不是答應我,隻要我好好幹活,明年三月就送我去上學堂麼?
如今,錢都花的光光的,要咋辦啊?
關竹裝着沒有看到,兒女們跟李氏的欲言又止,一路上笑眯眯的,哼着小曲,好不愉快。
地窖放不下,裝滿了糧食袋子的籮筐,甚至擺放質量地道裡。
關竹覺得這樣不行,又指揮大家,挖了一個五六平米的小倉庫。
看着滿滿當當的地窖,關竹總算放心多了。
要知道,根據原主的記憶,還有三個月,就會遇上大旱。
到時候,逃難的人,從北方往這邊湧來。
糧食價錢,鹽是價錢,油的價錢,都會大量上漲。
到時候,這深山裡,也會有流民跟山賊出沒。
自家這邊,情況會好一些,但是也不能太過樂觀了。
防備,還是必須的。
做好準備了,生活才能向前看,美好的未來,才會在前方等着!
齊向東總有壯起膽子,問自己的母親:“娘,你這樣做,到底是為啥啊?
”
關竹白了他一眼:“旱災,很快就要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