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門小藥娘:将軍,我當家!

第327章 互誇

   瞅着她認錯态度良好,他又有了一些安慰。

   至少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往後會慢慢改正。

   沈大郎繼續挖着竹筍,對陳小桑道:“無論是誰對你說這些話,都是不對的,你要告訴我。

   沈大郎一點都不信她這麼純真的丫頭會自己想到那些話。

   所以他斷定,是有人對她說這些,她什麼都不懂,隻會學來對他說。

   這人是在對小孩子耍流氓。

   若是讓他知道是誰,他一定狠狠收拾那人一頓!

   “我不在的這些日子,你跟你爹和哥哥們說。

   陳小桑歪了腦袋,“哼”一聲:“我才不跟他們說這些,我隻跟大郎哥說。

   沈大郎半晌說不出來話。

   一想到他三個月不在村裡,還不知那人得跟她說些什麼亂七八糟的話,他就很擔憂。

   還好小丫頭聽話,後頭果真沒再說那些亂七八糟的話,他倒是長長松了口氣。

   跟鋤頭比起來,石頭很不好用。

   沈大郎抓着石頭劃拉好一會兒,才能劃拉出一些土起來。

   陳小桑看不下去,找了個小石頭,在旁邊”嘿咻嘿咻“幫他刨坑。

   沈大郎把她往旁邊撥:“你去一邊歇着。

   陳小桑不樂意:“你一個人挖土太慢了,我幫你就會快很多呀。

   事實證明加她一個并沒有快很多。

   她力氣小,劃拉四五下才抵得上沈大郎劃拉一下的土。

   等他們扒拉出四棵筍子時,天已經快黑了。

   沈大郎拍拍手裡的土,将筍子沿着籮筐的邊緣放好,就要帶着陳小桑走。

   打眼一瞧,陳小桑原本白嫩的臉上全是土。

   他忍不住,揪起她的胳膊在臉上胡噜兩下,顯出原本的皮膚臉色了,才滿意地帶着她下山。

   正是大家從田地裡回來的時候。

   扛着鋤頭鐵鍬的村裡人瞅見他們兩個髒兮兮的樣兒,便逗起陳小桑:“你把衣服弄髒了,回家你娘得打罵你了。

   陳小桑得意地仰了脖子:“我娘最疼我了,才舍不得打我呢!

   逗她的人樂了:“不打你,得說你了。

   陳小桑就道:“我娘說我就說我嘛,又不是别人說我。

   衆人一聽,都不知道該羨慕誰了。

   有人瞅見沈大郎背簍裡的筍子,以為塞得滿滿的背簍裡全是筍子,很羨慕問沈大郎:”能給叔家兩棵筍子不?
叔好這一口。

   不等沈大郎回答,陳小桑就道:“我們的筍子要拿去賣的,叔想吃我們便宜賣給叔呀。

   一聽說要花錢,男人就舍不得了。

   他便道:“你們在哪兒挖的,我自己挖去。

   沈大郎倒是不在意,将山上有竹林的地方指給他。

   那人心動了,旁邊的人趕忙勸住他:“别傻了,山上有狼,你可别為了幾顆筍子把命搭進去。

   “大郎一個十三歲的孩子都能進山找筍子,我還能不如他?

   其它人毫不給他面子:“他能挑着一擔子水跑,你能成不?

   “别的不說,他會跑啊。

   “不止呐,他還會射箭,你瞅瞅他背上的箭。

   衆人說着說着就把話題歪了。

   陳小桑聽得津津有味,偶爾插一句嘴:“大郎哥還打得過野豬,力氣很大的。

   衆人想到沈大郎之前扛着野豬在村裡走的事兒,一個個誇得更起勁兒了。

   沈大郎嘛,一點都不高興。

   他們不說陳小桑,他怎麼找得出那個對她耍流氓的男人?

   他将話題往陳小桑身上引:“我力氣大,眼神沒小桑好,她會找東西。

   果然,那些人又調侃起陳小桑來了。

   “小桑這雙眼睛喲,又大又水靈,村裡就沒人比得上。

   “誰說的,二樹媳婦眼睛不是跟她挺像的嗎?

   “哪兒啊,是她像二樹媳婦……”

   眼見着他們話題要歪了,沈大郎又蹦出一句:“鄭先生誇她聰明,讀書比男娃娃還好。

   陳小桑高興得問沈大郎:“鄭先生跟你誇我啦?

   沈大郎“嗯”了聲。

   鄭先生不隻一次跟他念叨,可惜了她是個丫頭,算是誇吧。

   “小桑要是不聰明,老陳家也不能把她送去讀書呐。

   “說起來我大兒子也聰明,就是我沒本事啊,掙不着錢,沒法送他讀書去。

   “得了吧,你兒子還沒我大孫子聰明。

   幾人就拌起嘴來。

   從村學建起來,村裡人看着去讀書的孩子慢慢會寫字,會背文章後,慢慢改了觀念。

   現在隻要有點家底的人家,都想把孩子送去讀幾年書。

   好歹跟小桑一樣學會算數,往後托關系給在鎮上找個賬房先生的活兒。

   當了賬房先生就舒坦了,每個月有工錢,不用一輩子在地裡刨食。

   對于村裡人來說,這就是人上人了。

   因着去年大家掙了一筆,開春有不少人家把孩子送去村學。

   這不,沒送孩子去村學的人家倒是顯得沒能耐了。

   有人不拌嘴,跟沈大郎商量:“大郎啊,你跟我們孩子也差不多大,都是一塊兒玩的發小,感情也好,你跟你爹說說,少收點束修,讓我們的孩子也去讀書呗。

   “我孩子比大郎還小三歲,是大郎看着長大的,你跟你爹好好說說吧。

   陳小桑驚住了。

   沈大郎不是打獵就是在讀書,最近還總是跟她爹一起下地,什麼時候跟村裡孩子一起玩兒過了?

   不隻是陳小桑驚住了,沈大郎也驚呆了。

   他自認自己十三歲,還沒資格看着别的孩子長大。

   他也不揪出那個壞人了,帶着陳小桑匆匆離開。

   留下一群村裡人看得直搖頭:“這個大郎,真是不愛跟咱說話。

   有人幫着說話:“他一個讀書人,跟你能說上啥話。

   “哎,要是村裡的束修便宜些,我孩子也能去讀兩年書。

   “咱們村學束修算便宜的,你們是沒去别的村學打聽過。
我老丈人村子也有個村學,一年光束修,就得三兩銀子!

   衆人聽得倒抽一口涼氣。

   三兩銀子!

   他們一天忙活到頭也落不下這麼多銀子呀。

   “這麼一看,咱村學真是收錢少了。

   “可不是嗎,我一說咱們村學的束修,我老丈人村子好幾戶殷實的人家都說要把孩子送到咱們村學來呐。

   衆人便不說話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