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告狀
好一會兒,有人開口:“本來就是有錢人家把孩子送去讀書,咱們這些窮戶,還是踏踏實實種地的好。
”
“讀書可不是隻交束修,聽說随便一本書,要二三兩銀子,還有什麼筆啊墨啊紙啊,忒費錢了。
”
有人不服氣:“寶來家能供四個孩子讀書,咱一個都供不起,說不過去。
”
“人陳寶來有本事啊,還能一口氣起九間青磚大瓦房,你能一口氣起兩間不?
”
一間都建不起來,還兩間呢!
那人不說話了。
倒是旁邊的人插嘴:“寶來伯發家沒瞞着咱,咱照着他做呗。
”
大家一合計,對呀,去年跟着老陳家屁股後面的人家,今年都把孩子送村學去了。
他們就跟着幹呗。
老陳家家今年要做什麼?
多種糧食多種草藥呀。
村裡人一商量,便分開去找陳老漢要藥苗,在自家地裡種上。
當然,這是後話了。
陳小桑回家時,李氏正站在院子口張望呢。
一瞅見她回來,就趕忙迎上去:“你這孩子一玩兒就不知道回來了,眼瞅着要天黑了,我都要讓你五個哥哥去找你了。
”
陳小桑咧嘴樂:“娘,我不是去玩。
”
“不是去玩還能做什麼,你瞅瞅你這滿身的土!
”李氏邊責備,邊幫陳小桑拍衣服。
這孩子,真讓人操心。
陳小桑就指着沈大郎背上的簍子,笑呵呵跟李氏道:“大郎哥帶我上山了,找了好多好東西。
”
李氏早知道沈大郎的本事,聽說是沈大郎帶陳小桑上山的,便一點不擔心。
把兩人帶進屋子,李氏把院子門一關,對着屋子裡喊:“老頭子,大樹二樹三樹四樹五樹,小桑回來了!
”
李氏嗓門大,即便是在不同屋子裡的陳家人都能聽到她的喊聲。
一個個推開門就往外跑。
最跑得快的是大柱。
一沖過來,就抱着小姑不撒手:“小姑你可回來了!
”
說着,眼圈都紅了。
他從學堂回來,聽說小姑回來了,就一直在家等着小姑,都沒出去玩。
陳小桑樂呵呵問他:“你是不是想我啦?
”
大柱擦着眼睛,激動道:“想!
小姑你怎麼一個多月才回來,我還以為你住幾天就回了。
”
後頭跟過來的二柱拽着陳小桑哭訴:“你不在家,爺把白面和大米都收起來了,我們天天吃紅薯玉米。
小姑你看,我們都瘦了。
”
陳小桑實在沒看出來他們哪兒瘦了。
明明臉上都有肉嘛。
不過她還是安撫兩人:“今晚就有肉吃了,大郎哥挖了好多竹筍,可以炖肉吃。
”
沈大郎順手把籃子壓低,兩個柱子一看,裡面真的都是筍子,他們口水都流出來了。
還是小姑好。
大柱扁了嘴跟陳小桑告狀:“小姑你不知道,我娘這一個月多兇,天天就知道吼我們,比母老虎還兇!
”
二柱連連點頭:“還說我們笨,還要打我們,我屁股都被打兩回了。
”
陳小桑心疼地瞅着兩個比她高大的侄子,感歎道:“真可憐。
”
說是這麼說,大嫂肯定不是亂脾氣的人,她才不會說一句大嫂不好的話。
果然,跟在後頭跑過來的三柱喘了一大口粗氣,憋紅了臉跟陳小桑道:“大哥二哥犯錯了,大娘才打他們的。
”
大柱二柱氣得跺腳:“你跟誰一邊的?
”
“先生說了,我這叫大義滅親。
”三柱理直氣壯道。
在奶和小姑跟前,他一點不怕兩個哥哥。
陳小桑立刻信了三柱,對大柱二柱道:“你們不承認錯誤是不對的。
”
大柱二柱蔫兒了。
三柱挺直腰杆子,巴巴對陳小桑道:“小姑,我很聽話,每天都跟着鄭先生學習,今天鄭先生聽說你們回來,才把我提前放回來的。
”
陳小桑會意,摸摸三柱的小腦袋,誇獎道:“三柱好厲害。
”
三柱兩眼亮晶晶的:“先生說我的字也有進步。
”
“真的呀,我想看看!
”陳小桑高興道。
三柱拽着陳小桑往書房走,邊走邊跟陳小桑講最近一個月他學了哪些功課。
大柱二柱也颠颠跟上去,跟陳小桑說着他們的功課。
才趕出來的大人們隻看到站在院子裡的李氏和沈大郎,便問:“小桑呢?
”
李氏往書房方向指了指:“被三個柱子拐走了。
”
衆人一看,嘿,四個孩子叽叽喳喳往書房走呢。
二樹媳婦懷裡的四柱“嗯嗯”着,小手往哥哥和小姑那邊抓。
二樹媳婦摟緊了他,颠了他兩下,四柱就把主意落在沈大郎手邊的大背簍上。
陳老漢也瞅見上頭的筍子,“嚯”一聲:“挖了這麼多筍子呐,得吃好幾頓了。
”
沈大郎往裡頭指了指:“隻有四個筍子,下邊是草藥。
”
衆人眼睛一亮,擁着沈大郎進了堂屋,把東西都倒出來。
瞅着這一大團一大團的莖枝,陳老漢看向幾個兒子:“這是啥藥?
”
他們哪兒知道呀。
陳老漢就嫌棄地瞅着五個兒子:“養你們有什麼用!
”
五個樹:……您也不知道啊。
沒有陳小桑在,老陳家人隻能大眼瞪小眼。
陳老漢大手一揮:“做飯吧。
”
瞅着也沒用,還得等閨女來。
大樹媳婦和三樹媳婦一人拿了兩個筍子,帶着二樹媳婦和四樹媳婦去廚房準備晚飯。
李氏拉了沈大郎去一旁問話:“明兒就要去縣城了,錢夠不?
”
畢竟是自己未來女婿,李氏很是關心沈大郎。
沈大郎對李氏很是尊敬:“夠了,去年掙的,加上今年學堂裡多收了不少學生,束修收的多。
”
頓了頓,才道:“小桑也借了我一些。
”
村學裡學生多了,收的束修就多。
沈興義豪氣地把一整年的工錢全給鄭先生了,其餘的都給了沈大郎。
李氏跟陳老漢不同,她看沈大郎是越看越喜歡。
怎麼看,十裡八鄉都找不到大郎這麼好的小夥子了。
所以李氏對陳小桑把錢借給沈大郎是一點意見沒有。
甚至還有些心疼沈大郎:“你一個人在外頭,不容易。
早知道我前兩天就回來,還能去廟裡幫你求個平安符。
”
“求什麼平安符,他都能一個人上山打獵,縣城總不能比山上危險。
”陳老漢不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