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重逢 第466章 查資料查半天
能說出這種話,又用這種語調撒嬌癡纏的,也就隻有榮寵二十年不衰的鞠貴妃了。
溫知允為天家按摩這小半年,經常見到兩人如尋常夫妻恩愛,或紅袖添香,或竊竊私語。
貴妃也曾委婉表達過對妾室身份的不滿,天家總是沉默以對,貴妃便知趣轉移話題。
像今日這樣直白,卻還是頭一遭。
溫知允瑟縮在紗帳後,隻恨不能隐去身形。
天家似乎跟往常一樣選用緘默應對。
這次貴妃卻沒有知趣,而是幽怨地轉過身,“阿淵哥哥,我今年三十七歲了。
”
“我們七歲相識,十七歲成婚,迄今已有三十年,我一直以為我會是你的正房夫人,會與你生兒育女直到老去,可你看看我現在,你看看我。
”
“我的鬓角生出白發,我的眼角都是皺紋,我老了,阿淵哥哥。
”
“再過幾年,我會病,我會死,可我甚至不能和你埋在一起,我們隻能在帝王陵寝裡遙遙相望……”
低沉的啜泣聲響起,或許蘊含真情實感,讓人聞之傷感。
寡言的天家伸出手,将芳華不再的貴妃擁進懷中,如孩童般輕撫她的後背。
一下,一下,又一下。
良久,男子低沉的聲音響起,“這件事情,容我多想想。
”
一直都避而不談的話題,能思考就說明動搖。
鞠貴妃破涕為笑,“阿淵哥哥說過不會負我。
”
兩人緊緊相擁,無法言說的情緒蔓延整個大殿。
唯一無措的,隻剩下蜷縮在紗帳後的溫知允。
偷聽帝妃講話本就膽戰心驚,得知鞠貴妃可能被扶正又變成擔憂。
他和鄭如謙一樣不懂政治,但他知道這必然與他的小五弟有關。
他想立即告訴長宴,卻又沒法踏出這紗帳。
思來想去,猶猶豫豫。
溫知允握緊白嫩拳頭,在脖頸處給自己一下。
巧妙的力道讓他眩暈,即将倒下的時候,還不忘降低聲響。
不知道過了多久,溫知允被推搡醒。
睜開眼,是吳總管幹兒子焦急的臉,“小溫大夫,小溫大夫你怎麼了,你快醒醒啊。
”
“小吳公公……”溫知允沙啞着聲音,“我這是怎麼了?
”
“你被發現暈倒在大殿裡,天家沒有治你的罪,隻說讓你休養好再過去按摩。
”小吳公公滿臉不解,“你是怎麼能暈倒的,莫非有刺客,又或者身子不爽利?
”
溫知允呆呆地望着他不說話。
那樣稚嫩纖弱的小少年,不過十四歲的年紀就要在太醫院裡忙碌,聽說夜夜燈火通明,可見其努力與認真。
小吳公公心底一軟,揮揮手,“行了行了,我待會就說你身子不爽利,現在回太醫院好好休息吧。
”
“多謝小吳公公。
”溫知允怯怯道謝,扛着藥箱走遠。
直到再無視線跟随,他才增大步伐,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太醫院。
得燕家子弟庇護,又有長宴靜心謀劃,兩兄弟在漆黑的夜晚得以相見。
“小五……”溫知允才一開口,眼眶就通紅,“你也太苦了,你可要怎麼辦才好啊。
”
長宴滿頭霧水地看過去。
“我今天在大殿裡聽到,天家要立鞠貴妃為後。
”溫知允語氣艱難,“大皇子本就占了長,現在要是占了嫡,那可就是确鑿的嫡長。
”
嫡長繼承制度在大渝王朝綿延數百年,通常由嫡妻生下的長子最為貴重,也是常見的嫡長子。
但凡事總有例外,當第一個孩子非嫡妻所生,占據庶長子的位置,那麼嫡就失去了長的身份。
如祝長鴻是庶長子。
如祝長宴是嫡子。
也有曆史記錄嫡與庶另算,無論是否有庶長子,正室所出的第一個孩子都是嫡長子。
但在大渝王朝,嫡與長被刻意區分。
祝長鴻僅僅靠着長就籠絡到方家支持,成為豐京百姓心中熱門太子人選,這要是讓他再占據上嫡,其他皇子便再也沒有任何機會。
“立嫡立長,嫡長優先。
”長宴語氣輕慢,“看來鞠貴妃是按耐不住了。
”
“大皇子要是成為嫡長,那你可怎麼辦呀。
”溫知允紅着眼眶,“小五,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嗎?
”
天家整頓後院,太醫院手再長也夠不到。
鞠貴妃按耐不住,是不是也察覺到二皇子的不容小觑。
與其被動等待挨打,不如直接出手扼殺。
論老謀深算,還得是鞠家。
旁邊傳來抽搭搭的聲音,長宴擡起頭,才發現四哥隐忍的淚水。
他失笑,從袖中掏出帕子遞過去,“放心吧,她坐不上那個位置。
”
少年的語氣太過笃定,聽得溫知允出神,幾乎是脫口詢問,“為什麼呀。
”
是啊,為什麼呀。
鞠貴妃二十年都坐不上那個位置,為什麼就笃定現在能坐上?
“他們是青梅竹馬沒錯,他們恩愛異常也沒錯,但他們忘記了皇祖父的金口玉言,更忘記當初鞠貴妃能入東宮,代價是永不得為妻。
”
先皇性格堅毅果決,四處征戰導緻國庫空虛,乃至民不聊生。
到晚年時才後悔專制,決定放手權柄,并擡高世家對帝王形成掣制,以免重蹈覆轍。
但一個聰明的帝王,怎麼可能放任後代被架空,放任外戚肆無忌憚擴大呢。
當世家擁有本身的權利,同時又能對帝王吹枕邊風,且與下任帝王有血脈關聯,那該是怎樣的恐怖。
“世家,外戚,皇太孫母家,這三個身份疊在一起太過龐大,造成的慘案更是數不勝數。
”長宴語氣寡淡,猶如局外人,“所以皇祖父立太子時,要求就是不能娶鞠家女為妻,同時塞過去一個醫藥世家的女子占據正室。
”
隻是不巧,那位醫藥世家的燕姓女子,正是長宴母親。
青梅竹馬情深,鞠貴妃放不下這段感情,含着淚做妾,整個鞠家更是低調隐忍,不惜退出頂級世家行列。
先皇在世時,天家尚且能夠端平妻妾的碗,繼任時封燕氏為後,同時封鞠氏為貴妃。
随着時日漸久,青梅竹馬的情份到底壓過一切,鞠貴妃開始專房獨寵,連長子都率先生下。
普通世家尚且要求正室生出嫡長,再允許妾室誕子。
可長宴卻比祝長鴻小了足足四歲。
這其中有燕皇後的不争不搶,又何嘗不是天家對于青梅竹馬的偏愛。
到最後,那個出身醫藥世家的女子郁郁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