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撿了五個哥哥後,京城無人敢惹

第一卷:相遇 第142章 鄭如謙的娘

  以前年紀小,沒離開過家鄉,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大,其他的城池很遠。

  其實都是錯覺。

  比如從斜陽縣到安水郡的五天,那是吃好喝好,到了晚上就去客棧打尖才跑夠的時間。

  要是換成單匹馬兒不眠不休,最多一天半即可抵達地方。

  鄭如謙也是跑過安陽縣,去過雲水縣,又摸索了其他幾個地方的城池,才發現世界很大,更遠的地方比比皆是。

  相比較下來,安水郡到斜陽縣的距離,竟然算不得什麼。

  至少五日的時間,眨眼即到。

  坐在馬車上的日子算不得舒坦,但兩三個人也不擁擠,兄妹倆半卧半躺,下來的時候難得精神抖擻。

  姜笙活力四射地指向插着糖葫蘆的稻草垛,“二哥,糖葫蘆。

  難得沒有大哥在身邊管着,她要大吃特吃,要吃到盡興。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

  實際是鄭如謙隻掏錢買了一串,還用嘴巴撸掉半串,隻留四顆紅彤彤的果果,可憐兮兮地伫立在木簽子上。

  “……壞蛋二哥。
”姜笙驚呆了,嘴巴一扁,差點哭出聲。

  鄭如謙沒慣着她,作勢往嘴裡塞,“吃不吃?
不吃我都吃掉了。

  姜笙瞪圓眼睛,也不敢扁嘴了,也不敢鬧騰了,忙不疊抓起剩下四隻糖葫蘆,津津有味地塞進嘴裡。

  趕緊吃趕緊吃,二哥嘴那麼大,一口就能塞四個紅果果,等他咽下去再吃一口,那可就真是什麼都沒有了。

  等到木簽子上連果核都不剩,姜笙這才依依不舍地扔掉。

  一旁的汪小松有點心疼,小聲道,“東家,姑娘喜歡吃,就多給她買點啊。

  鄭如謙瞥了一眼這傻小子,“你當我不疼我自己的妹妹?
大哥說過,她要換牙了,吃多了甜的不好。

  要不他也不會那麼辛苦地吃半串那麼酸的糖葫蘆。

  到現在牙齒還有點軟倒呢,也不知道姜笙怎麼那麼喜歡,啧啧啧。

  汪小松不說話了,雖然年紀大幾歲,但他必須承認,自己真的比不得東家見多識廣。

  果然行萬裡路,才是增加見識的最佳途徑嗎。

  想到自己以後也會如此,也會機敏又老成,他對未來充滿期望。

  兄妹幾個在街頭吃上一頓飽飯以後,找了個客棧下榻。

  之前租住的小院因為不經常回來,已經退租了。

  幸好斜陽縣的客棧不貴,幾十文就能訂上一間房,住個三五天,姜姑娘也掏得起。

  “但是隻能住三五天哦。
”姜笙叮囑鄭如謙,“二哥要盡快決定播種什麼。

  鄭如謙無語。

  明明家裡賺的錢也不少了,他們也已經從赤貧變成了略有積蓄,怎麼妹妹還是這麼摳門。

  但嘴巴上還是要答應的,“我會盡力的,盡力。

  當天,他們并沒有回十裡鎮去看三十畝地,而是去附近的村落裡找些種田的老把式,詢問不同作物的種植和采摘時間。

  比如,花生是三月份種,九月份采摘。

  比如,麥種要在十一月份播下,來年初夏才能收獲。

  明明是個對農業一竅不通的孩子,硬生生被逼着背會了幾十種菜的種植與采摘日期,還知道有的菜能收種兩茬,分早春,與初秋兩季。

  一連兩天過去,在鄭如謙一口一個“姑姑奶奶”的甜嘴之下,老太太們已經把斜陽縣種植過得蔬菜谷物種植與采摘日期全都交代了出來。

  但還是沒找到九月份種植,四月份采收的,還比較值錢的菜。

  鄭如謙心中苦悶,拉着姜笙在大街上閑逛,無意中走到悠然居的門口,他腳步一頓。

  雖然斜陽縣是個小城,悠然居卻依然保持着高客流量,甚至菜價都一騎絕塵,屬于絕對的富貴酒樓。

  以前年紀小不懂,還大着膽子往這裡送菌菇送菜,現在想想,可真是無知者無畏。

  換成現在的年齡,現在的心智,鄭如謙不确定自己是否還有這種勇氣。

  “呀,白伯伯。
”姜笙看見個老熟人,高興地蹦跳,“難得遇見他,我要給他買東西,順便問問他,假如我做出來特殊的臘物,他要不要呀。

  都還沒做出來,就敢問酒樓要不要。

  鄭如謙驚訝地扭頭,“小姜笙,我想想問問你……假如現在的你和兩年前一樣貧窮,你還敢賣東西給悠然居嗎?

  姜笙不解地回頭,不明白哥哥怎麼會問出這樣的話。

  但她還是老實回答,“為什麼不賣?
不賣怎麼賺錢?
不賺錢怎麼吃飯呀?

  “可是……”鄭如謙還有一絲迷茫,“萬一悠然居不收呢。

  “他們不收,總有地方收。
”姜笙歪頭笑了,“我們不賺這個人的錢,那就換個人賺嘛。

  她話音剛落,酒樓裡的白掌櫃也看到了他們,笑眯眯地揮了揮手。

  姜笙登時喜滋滋地奔過去,還不忘交代姜三去買幾包糕點。

  也許一個酒樓的掌櫃并不需要區區糕點,但他們買,是因為他們永遠銘記白掌櫃收菜的恩情。

  “白伯伯……”小姑娘的聲音一如既往清脆,“好久不見,身體怎麼樣啊?

  “還是一樣硬朗。
”白掌櫃滿臉慈愛,“不是在府城呆着了嗎,怎麼舍得回斜陽縣?

  “哎呀,府城雖然好,但是沒有白伯伯呀,我們想你了,就回來了嘛。

  “你這小妮子,嘴巴是真甜……”

  悠然居裡是老少的親昵對話。

  悠然居外,是鄭如謙從裡到外的震動與翻新。

  妹妹的一番話為他打開了新的天地,陡然間他發現,當初能賣出菌子與菜并不是偶然,而是因為他有一個勇敢的妹妹。

  不在意别人富貴,也不在意别人冷眼,牢記自己的目的,無論怎麼跑,終點隻有一個。

  也正因為此,她不怕挫折,不畏艱險,更沒有“敬畏”的心态。

  斜陽縣的悠然居她敢去,府城的悠然居她也不怕。

  但姜笙最大的缺點在于,她沒有太大的野心,她隻想吃飽喝足,隻想好好地活着,并沒有貪圖過穿金戴銀的人生。

  幸好,鄭如謙貪圖。

  勇敢的姜笙遇見了有野心的鄭如謙,兄妹倆在金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相輔相成,離開誰都成不了。

  想通這些,鄭如謙的脊梁骨突然就直了起來。

  他也許半輩子都膽怯懦弱,但隻要妹妹在,他就會一往無前。

  “白掌櫃,許久不見了。
”十二歲的小小少年已經開始風度翩翩,笑踏進悠然居。

  白掌櫃捋了捋呼吸,看向鄭如謙的眼神有些複雜。

  這小子,是他看着成長起來的,從一開始的怯懦,到現在又是買地,又雇人做工,十二歲的毛頭小子在斜陽縣已經有了名聲與口碑,聽說不少人暗地裡叫他“鄭員外”。

  也不知道将來會成長為什麼模樣。

  基于此,白掌櫃釋放了自己最大的善意,“剛剛聽小妮子說你們想要種一個九月到來年四月的菜,這斜陽縣沒有合适的,可以往其他縣看看嘛,隻要氣溫相差無幾,能夠種植即可。

  正好,小二哥端着一盤茭白,一盤雞蛋炒牛蒡路過。

  鄭如謙的眼神登時亮了。

  他讓姜三姜四帶上斜陽縣的特産,再抱十斤臘腸,颠颠簸簸前往雲水縣,拜見龐縣令的同時,也問清楚了茭白和牛蒡的種植收獲日期。

  茭白分兩季,但最遲收獲時間也得是六月,跟豆角相沖。

  那就隻有可分春秋兩季的牛蒡了。

  秋牛蒡,八九月份種植,來年三四月收獲,且價格不菲,完美符合所有要求。

  将來三十畝地收獲了,他們不僅能賣給悠然居,還能拉倒其他城池,再多賺兩筆。

  鄭如謙高興不已,自己拉了一車的牛蒡,還讓龐大山也拉了一車,又雇了些短工去雲水縣學習,總算把牛蒡種子給種了下去。

  一時間,“鄭員外”的名聲又盛了些許。

  鄭如謙有些得意,準備帶妹妹回府城好好跟哥哥弟弟們炫耀一下——你們都還沒功成名就,我就已經有了名号。

  可才退了客棧的房,一群人坐上馬車,還沒出城就被攔住了。

  是一群穿紅戴綠的婦人,滿臉激動地堵在前頭。

  為首的那個姿容算不得出色,唯獨雙眼睛很大很漂亮,和鄭如謙的如初一轍。

  她一張口,便幽怨地呼喚,“謙兒……”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