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撿了五個哥哥後,京城無人敢惹

第三卷:重逢 第388章 醫館刁難

  醫術确實講究望聞問切,也可以不把脈診斷病情,隻是相對于用眼睛看,脈象傳遞的病情會更準确些。

  溫知允已經感覺到對方來勢不善,但為了醫館,為了争口氣,他咬牙應下來,“好。

  望聞問切,顧名思義,先用眼睛打量,再用耳朵聽聞,最後探知病人症狀與作息。

  年輕公子約莫十四五歲,皮膚細膩健康,四肢健全靈動,看起來不像有病的樣子,唯獨眼角微紅,本該清晰的眼白像是蒙上層霧。

  倒像是吳大夫給的書籍裡記載過的,幹眼症。

  溫知允站起身,引着年輕人走到醫館門口,正午的陽光撲面襲來,年輕人立即閉上雙眼,大步後退回陰涼處。

  “這位公子。
”他心裡有了數,“是不是平日裡眼睛幹澀無淚,有時還會感覺到灼燒,發癢,像是有什麼東西藏眼睛裡,偶爾還會看不清楚東西。

  年輕公子微愣,很快點了點頭,“你倒有幾把刷子。

  溫知允謙虛地抿抿嘴,回到木桌前提筆,“如果比較嚴重需要輔助按摩針灸,隻是輕微不适可以先抓點藥,用些清肝明目的枸杞子和熟地黃,必要時可以用帕子熱敷。

  等到說完,藥方也落筆。

  年輕公子搶到手裡,啧啧稱贊,“看不出來,小大夫十三四歲的樣子,竟然那麼厲害。

  其實厲害算不上。

  溫知允的醫術都在普通百姓身上磨煉得出,治療熟稔的多是些窮病,比如痢疾,比如傷寒,又比如腰脊受損,四肢酸痛。

  真正嚴重的病症,普通百姓根本不治,直接放在家裡等死,他也就失去了積累經驗的機會。

  如果可以,他真想拜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将醫毒鑽研到底。

  可惜普通人沒資格,也沒這個機緣。

  溫知允輕聲歎息,将目光看向須發皆白的老者,神情愈發鄭重,“老爺子這邊請。

  老者不言語,晃晃悠悠走過去。

  年輕公子立即後退,把軟墊座椅讓了出來。

  這次倒沒有什麼為難,就是規規矩矩的看診,隻是在脈象上溫知允遇到了新的困惑。

  衆所周知,老年人的脈象跳動要比年輕人更緩慢,衰老的身體也會帶出更多病症,在把脈的時候多個病症襲來,往往難以分辨具體。

  然而眼前這位須發皆白的老者,脈象蒼勁有力,清晰健康。

  不看他皮膚上的皺紋與斑點,還以為是個年輕力壯的大小夥子。

  “您這……”溫知允灼燙似的收回手,不知如何是好。

  “小大夫有話直說,我這把年紀了,不怕什麼。
”老者終于開口,聲音低沉暗啞。

  溫知允抿抿嘴,決定實話實說,“您的脈象太過奇怪,像極了年輕人,絲毫沒有衰老的迹象,和您的身體情況嚴重不符。

  “哦?
那我這是好,還是不好?
”老者慢吞吞詢問。

  溫知允搖了搖頭,“小子醫術不精,難以進行判斷,還請老爺子多去找幾位大夫,以免造成誤解與耽誤。

  旁邊的中年人與年輕公子同時起身,氣勢洶洶地走過來。

  姜笙和鄭如謙吓了一跳,同時撲過去,把纖細柔弱的小大夫擋在身後。

  “來找你看病,你卻說醫術不精。
”中年人面色不善,像是逮着機會發難,“既然醫術不精,我看着醫館也沒有開着的必要。

  年輕公子在旁邊兇巴巴地點頭。

  姜笙氣到瞪圓雙眼,醫者水平有限,治不了的病情比比皆是,誠懇告訴病人,總比胡亂開藥方害人來得強。

  她的四哥哥心善誠懇,還要反過來被欺負。

  天下哪有這個道理!

  “好了好了。
”老者不冷不熱開口,“都退下吧,我想跟小大夫多聊兩句。

  中年人這才忿忿轉身,回到原本的座椅。

  姜笙不想走,被鄭如謙拉了把,才氣呼呼地轉身。

  “你說脈象與身體狀況不符,可知什麼情況才會出現?
”老者看向膽怯的小大夫,出聲詢問。

  這……一下把溫知允問住了。

  正常人脈象都能顯示出身體狀況,所以才有了看診的由來。

  如果把脈都摸不出來病症,古醫藥早就滅絕在曆史的長河中。

  “聽說你會針灸?
”老者見溫知允回答不出來,拐了個彎,“不知平日裡多用針灸做什麼?

  “用來疏通經絡,活血化瘀,調和陰陽,也可以進行蘇醒急救,短時間内實現退熱止痛。
”溫知允把自己所學如實交代。

  老者平靜點頭,左手搭在自己右手的脈象上,沒有言語。

  小五弟說過,這個世界上的人,說話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

  如果老者也有目的,他無緣無故提及脈象,又提及針灸……溫知允雙眼驟亮,一道不可思議地念頭升起,“難道,這脈象是用針灸改變的?

  孺子可教也。

  老者嘴角微微勾起,擡手在右臂膀上摘下什麼,又重新擱置回脈診之上,示意溫知允查看。

  隻見年輕白嫩的三根指落在蒼老褶皺的皮膚上,屬于老年人緩慢又輕微的脈象襲來,伴随輕微的震顫,有點正常,又有點症狀。

  溫知允松開手,小心翼翼道,“您有心顫的毛病?

  老年人心顫不算什麼大毛病,但任由發展下去,很可能中風。

  “是有點。
”老者收回手,終于挂起笑容,“真看不出來,小大夫十幾歲的年紀,竟比我那孫兒還要強上一線。

  年輕公子嘟着嘴,有點不高興。

  果然是祖孫三代組團為難人來了。

  姜笙氣到冒煙,随時準備着去江家告狀,找爹爹祖母撐腰。

  卻不想那老者語氣陡拐,“隻是大病經驗太少,古書籍縱然可以拓寬你的眼界,沒有實際救治熟稔,也不過是紙上談兵。

  這就跟武者拼搏打架一個道理,對着空氣無數次比劃,都不如真正與人厮殺拼搏。

  可醫術跟打架又不同。

  魯莽打架最多丢掉自己性命,貿然下針卻會坑害無辜病患。

  沒有人會把重病交給一個缺乏經驗的醫者,可不治病,醫者就永遠沒有經驗。

  這個時候,師父就成了最重要的引路人。

  溫知允自知沒有,想起和小五弟拜師吃的一個個閉門羹,眼淚就控制不住往外冒。

  直到他聽見那句——“我觀你資質不錯,可願跟我學習醫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