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豐京 第216章 找上門來的大師傅
相較于大掌櫃的驕傲,大師傅稱得上平易近人。
姜笙腳步微頓,對他釋放善意,“我姑姑會拿它來炖五花肉,炖排骨,有時候會炖雞,配上薄薄的小餅子,特别好吃。
”
說起來,好久都沒吃了呢。
小姑娘饞地吸溜下口水。
旁邊的大掌櫃愈發不耐輕蔑,“這是什麼上不得台面的吃法,悠然居金尊玉貴,豈能用這種低賤食材毀招牌。
”
與之呼應的,是小二哥端過去的一盤精美菜品,擺盤稱得上驚為天人,味道也不差。
可惜,就是沒有姑姑炖的肉裡那種勾人的濃香。
姜笙搖搖頭,不再多舌,隻是誠懇地看向大師傅,“這車豆角幹賣完了,想要隻有下年,大師傅要是有興趣,可以在姑姑做的時候來嘗嘗。
”
說完,她擺擺手離去。
大掌櫃還在後頭不屑地講些什麼,但都跟她無關了。
從悠然居踏出去,剛才那過份機靈的小二哥正站在門口,鞠躬吆喝,“客人慢走。
”
姜笙扭頭,倆人對視了眼。
一個敬佩這小二哥的靈活勁頭,一個則盯着小姑娘的眉眼陷入沉思。
不大會功夫,汪小松把馬車趕來,姜笙乖巧地坐上車轅,輕巧離去。
天色已經不早。
九珍坊的糕點盡數賣空,張香蓮提前回到二進小院,正在切菜燒飯,時不時還要叫姜三姜四并長宴幫忙。
三個半大孩子,一個燒火的,一個刷鍋的,一個剝蒜的,倒也有幾分熱鬧。
好不容易姜笙回來了,長宴把白淨光滑的蒜頭放下,笑眯眯問,“幹豆角可賣出去了?
”
姜笙搖了搖頭。
不光悠然居沒要,她連跑了三家幹貨店,都沒人收。
“他們不要是他們沒福氣。
”長宴安慰她,“是他們不知道豆角幹的美味,等他們知道了,搶着要也沒有了!
”
姜笙帶着委屈地“嗯”了聲。
被陰差陽錯關在悠然居裡她沒委屈,大掌櫃輕蔑她沒委屈,豆角無人問津她沒委屈,但是哥哥這麼一安慰,她就覺得委屈。
這大概就是,有人疼有人愛,才敢委屈撒嬌吧。
從前的姜笙真是想也不敢想。
長宴伸出手,還要拍妹妹的肩以作安慰,冷不丁大門傳來動靜,原來是溫知允帶着小竹從醫館歸來。
這些日子的連軸轉讓溫小四疲憊壞了,好不容易早點閉館,還是為了給汪小竹汪小松兄妹倆時間叙舊。
結果剛回到家,就看見了眼眶紅紅的妹妹,還有伸出手臂的小五弟。
“姜笙。
”溫知允火急火燎地湊上前,因為藥箱太重,還被毫不留情地扔在了地上,“出什麼事了?
小五欺負你啦?
”
旁邊的長宴滿臉無辜,五指在半空中無力地抓了抓,似乎在想誰能證明自己的清白。
“沒有,四哥。
”姜笙破涕為笑,“沒有人欺負我。
”
溫知允這才長舒一口氣,又認真地看了眼周圍,“不管是誰欺負你,都要告訴四哥,知道嗎?
”
開了醫館,做了大夫,四哥的精神頭愈發高,連說話的底氣都足了。
姜笙高興地直點頭,為自己有哥哥疼高興,也為四哥的精神奕奕高興。
“我要去跟姑姑說,晚上想吃豆角炖雞。
”她像個小蝴蝶,扇着翅膀飛去廚房。
溫知允這才想起自己扔在地上的小藥箱,趕緊心疼地撿起來。
冷不防長宴委屈地拽住他衣角,“四哥,你剛才冤枉我了……”
前頭兄弟倆在極限拉扯。
後頭姜笙剛一提要求,張香蓮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把原本準備小炒的雞改成炖,還泡發了一大把幹豆角,外加足量小粉條。
餅皮是要提前活好的,泡在冷水裡才能足夠薄又韌。
再加上姜三姜四跟着忙活,雖然後果是兩個練家子灰頭土臉,但好歹晚飯是出爐了。
張香蓮一手揣着個鐵盆,一手拎着鍋鏟,揚起聲音,“孩子們,吃飯了。
”
再進去,把薄餅盛出來,炖雞盛出來。
不多會。
擦着眼淚的汪小竹汪小松兄妹過來,主動端碗送菜,拉整桌椅。
姜笙也跟個小蝴蝶似的飛過來,蹁跹又靈活。
最後才是溫知允和長宴這倆兄弟。
長宴臉上還挂着委屈,溫知允表情是内疚又無奈,來的路上還在保證,“小五,四哥真的錯了,以後再也不誤會你了,我相信你不會欺負妹妹。
”
長宴委屈地點點頭。
溫知允這才長松一口氣,到了飯桌上還不忘幫小五弟把長椅拉開,以至于沒看到他臉上得逞的笑。
“啊,五哥,你不是生氣,你是在故意……”姜笙看到了,剛要說話,嘴裡被塞上一塊雞腿肉。
嚼了嚼,真香啊。
剛才要說什麼來着,突然就忘了。
滑嫩的雞肉炒出香濃湯汁,勁道的豇豆幹被炖到剛剛好咀嚼,剔透的粉條吸滿湯汁,薄又韌的餅皮一半浸潤在湯汁裡,一半被大火烤出焦脆的糊。
張姑姑做的炖菜,永遠是那麼熱氣騰騰又好吃。
姜笙迫不及待地抓起碗筷,夾上一筷子粉條與虹豆,再夾出一塊薄餅,浸潤過湯汁後咬上一口,嚯,那味道,那滿足。
與此同時。
一個面容飽滿,肚皮微圓,長相就帶着幾分煙火氣的中年男子走進巷口,一邊打聽,一邊努力分辨。
“您知道哪家院子是租出去的嗎,對,租給幾個孩子,最大的也才十四五歲,最小的也就十歲上下,是個女娃。
”
好不容易打聽到,他長舒一口氣,心底有些無奈。
小姑娘隻知道邀請他品嘗豆角幹,怎麼就不知道留個具體的地址呢,這一路打聽的腦殼子都疼。
不過好在是打聽到了。
中年男子立在二進小院門口,最後确認了下門戶,剛要擡起手,一陣異香竄入鼻尖。
像是炒雞——醬香濃郁,湯汁豐厚的炒雞。
火候把控的非常不錯,湯汁收的也恰到好處,就是不知道鹽味夠不夠,加了什麼輔料,有沒有寫小姑娘說的餅子。
大師傅的口水越分泌越多,終于他忍不住擡起手,用力地敲了三下門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