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重逢 第475章 立太子
身為溫知允在安水郡偶然遇見的便宜師傅,兄妹六個對吳所未的印象并不深刻。
尤其是四年時光流逝,很多記憶都模糊。
就連溫知允都認為,不回安水郡見不到吳大夫。
可現在。
他們不僅遇見了,還是在皇宮大内中,甚至是帝王寝殿前。
二十來歲的年輕大夫穿着錦衣長袍,笑盈盈地立在燭光下,長睫映襯出的陰影落在他面中,不損他英俊反而帶出别樣魅力。
溫知允就站在他身前三尺,白皙的面容帶着驚愕,像是剛聽過什麼傳世戲曲,又像是得知驚天秘密。
随着長宴的腳步停駐,兩個人同時轉過身,表情各異。
“原來是太子殿下,許久不見,近來可好?
”吳所未依舊是吊兒郎當的語氣,稱呼卻仿佛通曉所有。
溫知允滿臉驚喜,長宴眉眼逐漸低沉。
“吳大夫,你怎麼出現在這裡?
”他語氣肅然。
吳所未咂咂嘴,“看來是吓到殿下了,我在這裡先賠個不是,還有件事情……我不姓吳。
”
“吳所未這種一聽就是扯淡的名字,你們居然相信了。
”他伸手在溫知允的頭上揉了揉,“我姓孫,是孫家嫡系孫思寄,奉皇上之命,去安水郡保護一個逃跑的皇子。
”
“我既要靠近他,又不能讓他察覺,就幹脆偶遇溫姓小大夫,教點從燕家學來的醫術,既能保護殿下,也能完成我的使命。
”
所以,他真的跟吳家沒有關系。
連名字都是胡謅出來的,虧得大家那麼相信。
溫知允氣呼呼地後退兩步,躲開那胡亂摩挲的大爪子。
“哎呀,不要生氣嘛,我好歹也是你師父,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吳所未,确切的說應該是孫思寄伸出手,似乎摩挲上瘾。
溫知允隻能一退再退,縮着脖頸躲避。
倆人你追我趕,誰都沒有注意到,陰影處的長宴呆愣着,有什麼東西大滴大滴落下,浸潤地面。
“殿下,您怎麼了?
”侍衛怯怯地問,“是擔憂天家的身體嗎?
”
長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就在剛剛,他還斬釘截鐵地收起所有情緒,認定父親冷血薄情,不配他敬愛。
轉眼間孫思寄就道出,其實父親是愛他的。
盡管這份愛跟祝長鴻的不能比,但仍舊确實存在。
那長宴高興嗎?
不高興。
他在最渴望愛的年紀沒能得到愛,在冷心冷情以後卻又得知被愛,這份愛稀薄但存在,讓他沒辦反徹底地恨,也沒辦法徹底地愛。
就像是一隻手扼住他的咽喉,不殺死他的同時讓他難受,既沒有活着的惬意也沒有死去的痛快。
偏偏手的主人卧病在床,讓他甚至抉擇不出該恨還是該愛。
做人做絕點不好嗎?
狠就狠到底,棄就棄幹淨,不好嗎?
冷漠的時候留出些許溫暖,是想要做什麼?
長宴顫抖着伸出手,拭去所有滾下的淚珠,十四歲的少年佯裝鎮定,在冗長的宮道上蹒跚。
侍衛意欲勸慰,話語卻消失在夜色中。
連帶着少年的身影,都被墨色吞噬。
溫知允終于停下動作,水汪汪的大眼一眨,豆大的水珠就順着面頰滑落,“孫大夫,我弟弟那麼難過,我身為兄長什麼都做不了。
”
連陪他一起掉眼淚都不能。
那樣堅強的五弟,一定不希望被哭包四哥發現悲傷。
“其實能做什麼的。
”孫思寄拍了拍小徒弟的肩,“孫家會全力支持立太子,但随着太子的既定,整個豐京都會風起雨湧,太子殿下更是成為所有人的靶子與目标。
”
“而你,需要保護好他。
”
在大渝王朝的律法裡,立太子就是奪嫡的終點。
為穩固太子政權,防止兄弟殘殺,太子可以設立太子府,自由培養心腹與權臣。
這樣即使天家意外離世,太子也可以順利繼位,不擔心任何人篡權謀反。
孫家無疑是天家心腹,此刻随着父子夜談,順利轉為支持太子。
再加上江家窦家姚家,五皇子在朝廷中的話語權可謂是碾壓,以及身為名正言順的嫡,連賀家都說不出個“否”字。
這也是許默曾經提過的,大勢之下,根本沒有偏不偏幫。
隻要不向着敵人,那就是友軍。
剩下朝堂中的其他世家難成氣候,鞠家更是獨木難支,最需要關注的反而是沉默寡言的二皇子,跟逃出生天的方家方遠。
身為靶子,總有無數種受到傷害的機會。
醫者,就是最好的金絲軟甲。
溫知允收住眼淚,握着拳點頭,“孫大夫你放心,我一定會保護好小五,絕不會讓任何人傷害他。
”
孫思寄再次伸手,摸了摸小徒弟絨絨的腦袋。
第二天。
不知道太醫院用了什麼方法,裝病十數日,實際上也确鑿生病的天家坐在龍椅上,平靜如水地傾聽啟奏。
因為距離過遠且不得直視,隻要少說幾句話,看起來倒與從前無異。
唯獨江繼宗握緊笏闆,内心複雜歎息。
有内閣衆臣和六部尚書,政務并沒有堆積下來什麼,簡單禀報幾句後,朝會就已接近尾聲。
賀家持續跟江家窦家唱反調,因為一點小事就能争執到面紅耳赤。
朱家和陶家還是一如既往寡言,鞠家因為鞠貴妃的事情百般哭訴,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天家坐在龍椅上,俯瞰衆生的同時,幾次意味深長掃過。
江繼宗松開笏闆,終于抽得縫隙上前,躬身鄭重道,“啟禀皇上,近年來皇上數次身子有恙,政務堆積偏多,根據往年記錄推算,是時候立太子為皇上分憂了。
”
整個朝堂霎時陷入寂靜。
鞠家不敢置信,朱家陶家睜大眼睛,連窦家賀家都不明所以。
隻有江繼宗拱着手重複,“請皇上立太子。
”
“請皇上立太子。
”姚家家主出列。
最令人意外的,當屬孫家,“請皇上立太子。
”
江窦兩家不和睦是表象,短暫驚愕過後,窦威名毅然站出,“請皇上立太子。
”
至此,朝堂近乎一半的人彎腰。
賀家主左看看右看看,終于也跟着大呼,“請皇上立太子。
”
這不是提前串通,是對盟友的信賴與支持。
天家揚起嘴角,在鞠家陶家朱家驚恐的眼神下颔首,“準,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