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撿了五個哥哥後,京城無人敢惹

第一卷:相遇 第6章 給哥哥們排序

  姜笙說的沒錯,大家都沒有爹娘,憑什麼要别人供養,這裡本就不該有吃白飯的。

  深山冷幽,三個人就是比兩個人要快,也才半下午,就撿滿了兩抱菌子。

  鄭如謙背着竹婁,方恒拎着包袱。

  姜笙難得不需要負重,心底特别不得勁,想了想還是摘下十幾個菌子,用衣服兜着,小心翼翼地跟在兩個哥哥身後。

  路上遇到相熟的村民,看見三個小孩瞪大了眼睛,“小姜笙,你前頭兩個是誰啊。

  “是我哥哥。
”姜笙大聲回答。

  村民更疑惑了,這小姑娘在村裡流浪了五六年,什麼時候有哥哥了。

  “真的是我哥哥,這是我二哥,這是我三哥。
”姜笙炫耀似的介紹,“我還有一個大哥,不過他生病了。

  “哦哦哦,四個孩子啊。
”村民歎了口氣,“這樣乖的孩子都舍得扔掉,真是造孽。

  不過歎氣歸歎氣,大家都不富裕,也都養不起那多出來的一張嘴。

  希望小姑娘的哥哥能對她好吧。

  回到破廟,鄭如謙忍不住嘀咕,“你什麼時候給我們排序的?

  “當然是按照遇見你們的順序了。
”姜笙理直氣壯,“叫名字多不好聽,以後就叫大哥二哥三哥。

  “可是,你不是先遇見的我嗎?
”鄭如謙急了,“我應該是大哥才對。

  姜笙沒說話,瞟了一眼正在抄書的許默。

  論起剛正不阿,儒雅溫和的大哥氣質,鄭如謙被許默甩出八條街。

  “你……”鄭如謙剛開始還挺悲憤,想想許默說話做事的确更為優秀,隻能強行自我安慰,“沒關系,好歹不是老三。

  方恒,“……”

  沒有表情的臉出現細密裂紋。

  這次曬菌子,姜笙本打算再曬三天,可許默的書隻用兩天就抄完了,需要去換新書。

  沒辦法,姜笙隻能把菌子裝進竹婁裡,去集市叫賣。

  上次三天曬出了大半竹婁,這次差不多的量,竟然裝了滿滿一竹婁。

  姜笙若有所思。

  等賣完菌子,查了查銅錢,發現竟有二十枚之多。

  “比上次多賣了四文錢。
”鄭如謙驚呼,“就因為少曬一天?

  兄妹倆對視一眼,仿佛發現了新大陸。

  再把抄寫的兩本書兌了,今天的收入就是足足二十八文。

  姜笙興奮極了,她還沒見過那麼多的錢,一時間竟然不知道如何分配。

  “我們買點米面吧。
”方恒難得出聲建議,“菌子好像比米面要貴,我們吃菌子有點浪費。

  其實是連吃了三天菌子,吃地他頭暈眼花,再也不想看見菌子。

  “好。
”姜笙用力點頭。

  等去了菜場問一問,精米面貴,但高粱糙米面很便宜,姜笙撿最糙的各買五斤,也才用了五文錢。

  菜葉不用買,村裡到處都是野菜,揪一點就能用。

  路過肉攤,姜笙嘴裡瘋狂分泌唾液。

  她已經很久沒吃過肉了,最開始是不好意思去偷東西,後來是知道幾位哥哥接受不了撿殘羹剩飯,就老老實實煮菌子吃。

  可姜笙還是饞肉啊,哪怕隻是喝口肉湯都行。

  但他們今天賺了二十八文,存起來二十文,就隻能花八文。

  已知花掉五文錢買米面,剩下就三文錢,估計連個豬尾巴都買不到。

  姜笙蹲在肉鋪攤跟前來回打量,最終把目光放在角落裡幾乎不剩肉的豬大骨上,“老闆,來根豬骨頭。

  “小姑娘,你要這骨頭作甚?
”老闆疑惑不已,“這骨頭上的肉沫子都不夠塞牙縫的。

  姜笙咽了口唾沫,“我就喜歡啃骨頭。

  得,老闆不再說話,按照一文錢兩斤稱了根豬大骨,“一共五斤,給兩文錢吧。

  姜笙歡快地付了錢,扛着豬骨頭,如獲至寶。

  方恒在後頭跟着,順手扯過抱在懷裡。

  于是,姜笙又空軍了。

  她看看鄭如謙背上十斤的竹婁,又看看方恒懷裡的豬大骨,心底湧起歡喜。

  如果說最初留下他們,隻是因為可憐,又或者貪圖保護。

  那麼這一刻,姜笙突然體會到了,陪伴的意義。

  “姜笙,這豬骨你要怎麼吃啊。
”鄭如謙突然扭過頭,嘴裡包着一泡口水。

  姜笙,“……”

  剛才的歡喜飄走一大半。

  “清水煮不好。
”方恒也難得蹦出幾個字。

  歡喜都飄完啦,兩個挑嘴巴,竟然嫌棄她的廚藝。

  姜笙氣鼓鼓的,但還是路過調味品店,仔細地買了一文錢的鹽。

  一文錢能買兩個包子,能買半根豬大骨,但隻能買一小包的鹽。

  姜笙表示痛心疾首。

  回到破廟,許默還在熟睡。

  姜笙沖過去,剛要給他拽一拽被褥,許默就猛地睜開眼。

  當看見熟悉的三個小孩,他松了口氣,放下戒備,“你們回來了。

  “嗯,買了豬骨頭呢,今天吃骨湯面。
”姜笙獻寶,“大哥,你有口福了。

  不是許默哥哥,而是更為親昵的大哥。

  許默心頭一跳,怔愣原地。

  他是獨子,一直很期待有弟弟或者妹妹,但母親的肚子始終沒有動靜。

  不曾想家中驟變以後,居然能夠遇到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這種感覺……挺好的。

  許默緩緩勾起嘴角,“我很期待。

  不過這種期待,在看到黏黏糊糊的一大碗之後,變成了驚愕。

  “大哥,我不太會做面條。
”姜笙搓着還帶面塊的手,羞赧道,“我隻看見過張姑姑這樣做。

  沒成想自己一上手,面就不聽使喚了。

  不是水多,就是面多。

  原本打算吃一頓的量,慢慢就增加到了三頓。

  這也就罷了,面活地太軟,切的時候不成個,也沒撒面粉阻擋粘性,導緻本來有韌性的細長面條,變成了黏軟的面疙瘩。

  骨湯也沒熬濃白,更沒有去腥,煮出來這一鍋,味道可想而知。

  但好歹,有鹽了。

  許默沒有嫌棄,接過面碗,小口品嘗着喇嗓子的粗面。

  吃過沒加鹽的菌子,吃過清水煮的爛菜葉,這在他眼中已是美味。

  方恒跟鄭如謙也沒挑,老老實實吃完,收拾了碗筷。

  姜笙從懷裡掏出來二十枚銅闆,和之前的銅闆,以及兩個金豆子一起藏在佛祖腳下。

  算一算,距離從醫館回來已經十天,再過五天就是半個月,要給許默換藥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