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重逢 第393章 五皇子
少年目光平視,腳步從容,不疾不徐。
他的友人在左側注視,他的仇人在右手微笑。
他沒能分給任何人餘光,沉穩邁過台階,跨過門檻,走進大殿,立在八位考官跟前。
也是這個時候許默才發現,考官裡頭竟然有熟人。
為了避嫌他不得寒暄,隻能盡量朝着那個方位躬身彎腰,并朗聲回應,“學子許默,見過諸位考官。
”
有誰滿意點頭,目光愈發慈愛。
主考官掀開他的卷子,先是欣賞了把規整的好行楷,很快擡起頭,“請讀卷。
”
許默深吸一口氣,仰頭遙望北疆,似是穿越無盡長河,看到數不清的先人屍骨,看到無數冤魂喪命,看到激烈拼殺的瞬間。
那些身影在他四周跳躍,旋轉,哀嚎。
再轉頭,所有身影消失,隻剩下平靜與安甯,自信與從容。
“學生淺見,需得止戰!
”他琅琅出聲,“戰争讓人們失去了太多,生命,親人,家園,安甯。
國家需要休養生息,百姓需要平靜度日,止戰是人心所向,是大勢所趨,是所有同胞為之努力的向往……”
八位考官有人微微颔首,也有人無動于衷。
因為這些觀點,與前面止戰的學子無異,雖措辭優異,卻沒有讓人眼前一亮。
直到許默停頓了片刻,語氣悲憤,“隻是這戰不能輕易止,大渝與鞑虜仇恨數十年,先皇主戰,當今主和,都沒能平複邊疆戰争,歸根結底是因為大渝不夠強。
”
“強國強己強天下,隻有大渝王朝強盛,才能有機會将敵人碾于腳底,才能止住戰争,才能以戰止戰!
繁衍生息!
”
少年語氣铿锵,字字珠玑,飽含了無數人的願望,哪怕聽客也随之動容。
“好,好一個以戰止戰,繁衍生息!
”
有人拍案,贊不絕口。
亦有人冷臉,輕嗤出聲。
許默耳充聞不問,擡頭直視主考官。
能設置八位考官,說明制度在規避偏心,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方家能在考官裡安插人脈并不稀奇。
隻要主考官是公平公正的,這個殿試就有繼續的必要。
果不其然,長桌最中央的人執起墨卷,點了點頭,“确有幾分道理。
”
這是認可許默的才華了。
他長松口氣,垂下眼睫,不再關心誰給了高評,誰又打了惡評。
讀卷隻是第二步,面聖才是關鍵。
随着主考官起身呼喚,“下一位,安浚。
”
許默躬身退離,下台階的時候與友人擦肩而過,點頭示意。
原本還抖索的年輕人像是受到感染,逐漸從容平穩。
返回學子群,齊淮也送來了關心的目光。
許默報以淺笑,便閉上眼繼續溫習,面聖時可能提出的問題,闡述時需要完善的回答。
不知道過了多久,最後一位學子也讀卷完畢。
人群出現騷動,大家交頭接耳,嘀嘀咕咕,似乎在緊張接下來的面聖環節。
然而八位考官走到太和殿外,竟然擺了擺手,“光祿寺上前。
”
數十個穿着統一服飾的年輕人捧着食盒上來,在學子們回答墨卷的地方擺放膳食,并碗勺竹筷。
也是這個時候,衆人才發現已經到了午時,晨起吃的那點東西早就消化完全,隻留腹内饑饑。
“時至飯點,饑腸辘辘,大家不用客氣,隻管盡情享用。
”主考官一番話說下來,博得不少好感。
學子們紛紛躬身感謝,于桌椅處落座。
許默旁邊坐着的是齊淮和安浚,兩個人有條不紊地吃着飯菜,還抽空點評兩句。
“都道大渝王朝殿試夥食好,今日一看竟是真的。
”連禮部尚書之子都能感慨,可見天家于這方面還是大方的。
一桌四菜兩饅頭,五點心五水果并大碗不限量湯飯,放在哪裡都是不錯的待遇。
“據說這光祿寺就是專門負責大型宴請祭祀或朝會的。
”安浚大口吞咽,“真是個油水豐富的地方。
”
這裡油水有兩層含義:一指撈錢,二指夥食。
許默失笑,“待會殿試的時候加把勁,說不定你也能做個光祿寺卿。
”
待得悶頭吃完,光祿寺很快來人撤下碗筷,連桌椅都清空挪走,隻餘四百位學子立在太和殿門口。
正午的日頭愈發濃烈,學子們的心也跟着忐忑灼燒起來。
馬上就要面聖了,那可是一個王朝最高領導人,也是所有人效忠的存在。
“也不知道天家喜歡什麼,忌諱什麼,可有什麼不能提。
”有心思活絡的學子開始探口風。
“天家性子溫和,數次殿試都是公平又公正,不要怕。
”有人不痛不癢地回答。
這個緊要關頭,誰會洩露關鍵的東西啊。
如果真的有,那一定懷揣了别樣目的。
比如方遠,就單手背與身後,老神在在道,“你們可知,今年的殿試并非天家一人出席。
”
大部分學子都寂靜下來。
這種層次的消息,也就世家子弟能夠到,普通百姓均是兩眼一抹黑。
“還請方公子大肚量,也告訴咱們兩句。
”有人開始拍馬屁。
方遠倒也沒有藏着掖着,挑眉道,“天家在位十二年,共育有四子兩女,如今最大的皇子也已經十六七歲,是時候學習起治國之才。
”
沒有哪個皇子生下來就有皇帝才能,隻有被選中以後,精心培養教育,才能統管全國,文武皆知。
天家想要教育下一代,殿試不失為個好機會。
反過來想,能被帶進殿試的皇子,恐怕已極得聖心。
方遠這句話透露了三件事:第一,天家要帶皇子出席,相當于賣給殿試同窗們個好。
第二,這皇子很可能是太子,也會是下任天家,心思靈巧的免不了要起讨好之心,等同為大皇子拉攏人才。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乃震懾許默,逼他自亂陣腳。
方恒于皇城門口告狀,的确讓方家暴露了底牌,但到了大皇子這種級别,即便是暴露了又如何。
方家自信,不會再有比皇長子還要貴重的後手了。
“哎呀,那天家帶的能是哪位皇子?
不會是大皇子吧?
聽說生母是鞠貴妃,身份一等一的貴重呢。
”有人跳出來,助焰點火。
“不是大皇子還能是誰?
二皇子生母平庸,四皇子身有殘疾,便是兩位皇子合起來,都抵不過大皇子一個優秀。
”有人立即接上。
人群議論紛紛,風向似乎徹底倒向這位皇長子。
直到,有個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你們是不是忘了……那位剛剛歸來的五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