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零:媳婦有點辣

200:你才是周珂最好的榜樣

  200:你才是周珂最好的榜樣

  那個小不點正仰着頭看她。

  小臉上寫滿認真,好像想确認她到底是不是自已媽媽。

  “媽媽”這個身份對周珂來說本來就很陌生嘛,隻在照片上看過樣子,隻在電話裏聽過聲音。

  沒有相處過的母女,哪會像電視裏演的那樣一見面就乳燕投林撲到周怡懷裏呀,周珂看她的眼神是探究的,審視的……一個4歲的小不點,居然有如此複雜的情緒,周怡百感交集。

  她并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

  她很草率的将周珂帶到這個世界上,又把包袱丢給了父母,這種情況可以預見還要持續幾年,她必須得在美國完成學業站穩腳跟——

  不管怎麽說,她錯過了周珂牙牙學語期,錯過了周珂蹒跚學步期……她錯過的東西太多了,周怡眼眶一熱。

  周珂卻已經結束了審視,主動往她身邊靠了靠:

  “你就是我媽媽,你和照片裏一樣。”

  4歲的周珂口齒清晰,還有自已的判斷邏輯。

  她忽來的親近讓周怡驚喜極了,丢開行李箱把周珂抱了起來。

  “我當然是你媽媽!”

  周珂身上香香的,周怡在她臉頰上親了一下。

  蔣紅和周文邦落在後面,替周怡提着行李箱,看着周怡風風火火抱着周珂沖出機場。

  蔣紅憋了半天還是沒忍住:

  “怪不得老爺子總說周珂聰明。”

  周文邦心累的很。

  聰明的孫女是他的,蠢笨的女兒也是他的,他能不心累麽。

  4歲的小孩子都能牽着周怡的情緒辦事,周怡那法學院不知道是咋考上的。

  一家四口離開機場,家裏那條小京巴沖着周怡汪汪叫,周怡也不在意,打開行李箱開始分禮物,她給周家人都帶了東西,不是很貴重,但每樣都是用她自已的錢買的。

  當然最多還是買給周珂的,兩個箱子,給周珂的玩具和禮物差不多就占滿其中一個!

  “謝謝媽媽!”

  周珂的聲音像奶糖,周怡心想自已東西帶少了,應該多買點的,她的母愛好泛濫,看着周珂是哪裏都好喜歡。

  她應該給周珂最好的!

  周怡腦子裏忽然湧出這個念頭。

  然後她轉頭去看父母。

  所以她爸、她媽也是這樣想的,要給她最好的。

  是她自已不争氣。

  她爸年紀也不小了,過兩年就要退休了,周怡心中酸澀,把眼淚眨回去:

  “我要看看爺爺奶奶。”

  蔣紅點頭,“你先在家裏歇一晚,長途飛機那麽累的,明天再過去,家裏人聽說你考上法學院都高興着呢。”

  大家不僅高興,還稀罕。

  學渣逆襲嘛。

  所以周怡第二天就見到了家裏幾乎所有親戚們。

  隻有周誠和夏曉蘭缺席,其他人差不多都來了。

  周二姑的女兒程敏已經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周小姑的女兒顧思顏也正在上大學,兩人見了周怡都很熱情。

  周怡自已把人生過得像屎時,這倆姑娘都不想搭理她,沒誰願意和腦子被門擠過的表姐來往。

  謝天謝地,周怡現在終于正常了。

  “美國的法學院很難考啊,表姐你好厲害!”

  周怡不好意思,“哈佛法學院我是考不上的,現在的學校排名一般,還是底子太差,我真羨慕你們!”

  羨慕程敏和顧思顏一直按部就班的學習,羨慕她們的年輕。

  周怡現在有一種緊迫感,完成學業她才有事業,她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沒事業她拿什麽養家裏人?

  雖然周文邦和蔣紅不需要靠她養,倆人将來就是退休了待遇也會很好,但周怡不能因此就對自已沒要求。

  周老爺子仔細觀察她,将她從頭看到尾,覺得她整個人精氣神都和原來不一樣了,心中其實是欣慰的。異國他鄉的獨立生活很鍛煉人,在國外周家不能幫上她,周怡隻能靠自已,這是一種很好的鍛煉。

  求學其實是順便的,能念個學位出來當然最好,帶給周怡改變的是在異國他鄉奮鬥的那個過程。

  當然,能順便念個有用的學位,學到了謀生的職業知識,又更好了。

  “你是怎麽安排規劃的?”

  老爺子問她,周怡立刻謹慎認真回答:

  “從法學院畢業後,我想在美國的律所先工作兩年,然後再回國。”

  她還是會回國發展的。

  美國再好,那裏沒有她爸媽,沒有周珂。

  就算她能把周珂帶出國,那父母呢,一把年紀了還和她一起去重新适應異國環境麽?

  周老爺子點頭,視線落在和外孫女顧思顏一起的周珂身上:

  “周珂這孩子很聰明,你要用心培養,不要浪費了她的資質。”

  周怡遲疑,“我還有幾年才會回國,周珂的教育……您是要我把她帶到美國去嗎?”

  周老爺子瞪她。

  “在華國就不能教育了?我是讓你安心在美國上學和奮鬥事業,周珂是你女兒,你才是周珂最好的榜樣,你自已都過得很糟糕,還拿什麽教育她上進!”

  優秀的父母不一定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但自已都過得一塌糊塗的父母,憑啥要求孩子必須上進?

  讓孩子別和同學比吃穿,要比就比學習……這話周老爺子不耐煩聽。職業是沒啥高低貴賤,但不管啥行業,自已先争取朝行業翹楚的地位靠攏,再去指望孩子能名列前茅吧。

  就是當農民,有些也好吃懶做得過且過,有些卻能精心伺候土地,想盡辦法讓田裏的出産增加。

  如果說方圓幾十裏,一個農民種田的技能是最好的,他都有資格要求家裏孩子給考個第一回來。

  周怡挨了一通訓。

  但她并沒有不高興。

  因為她發現老爺子訓她,是對她有期待,有要求。

  老爺子以前就對她沒要求,連教訓她的想法都不願意有。

  周怡挨了教訓反而很高興,周奶奶拉着她的手不放,老太太其實也很想她。

  “早點學完,早點回國,別擔心家裏,周珂有我們照顧着。”

  老太太精神還行,但也比四年前衰老了,周怡紅着眼睛點頭。

  “那您可得好好保重身體,等着我學成歸來的那天!”

  ……

  周怡回京的消息像插了翅膀般傳遍了以前的朋友圈子。

  四年時間,很多人的人生都有了轉折點。

  以前玩得再野的,一個個都結婚成家,至今還不肯結婚的人,那是預備要打持久戰的。

  童莉莉如今也在京城,她兒子隻比周珂小一歲,如今日子過得好不惬意,一年有大半年會到丈夫任職的城市去,另有一小半時間生活在京城。

  聽說周怡回京,童莉莉就想約周怡出來見見:

  “你們說周怡現在混成什麽樣了?周家一直把消息瞞得死死,她該不會又在美國結婚了吧!”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xbanxia.com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