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零:媳婦有點辣

750.750:請客的意義何在(1更)

  當前位置:>>>750:請客的意義何在(1更)

  夏曉蘭去了南鑼鼓巷,還去了秀水街和西單。

  把自己的兩家店都轉了一圈,她才放心回家。

  到家時剛好下午6點,家門打開着,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擡腳走進家門,又和外面截然相反,變得很安靜。

  “這咋回事兒?”

  于奶奶指了指廚房,“你沒聞到味兒?”

  聞到了啊,就是肉的香氣。如果再細分,羊肉的香味兒最突出,其次是豬筒骨和豬蹄炖綠豆的味道,再然後才是紅燒鯉魚。

  剛重生那會兒,夏曉蘭聞着這些香味肯定要流口水,紅薯和肉哪個好吃根本不用說!

  但那種苦日子她也沒過幾天,跟着舅舅回家,開始倒騰雞蛋生意後,就能隔幾天改善下夥食了。家裏現在不可能吃不起肉,有時候還要控制着吃,夏曉蘭怕自己發胖!

  看見鄰居們坐的整整齊齊,眼神時不時瞄向後院廚房方向,夏曉蘭恍然大悟。

  她家日常生活不缺油水,不代表其他人家也這樣。

  大魚大肉的刺激,鄰居們沒法拒絕,這時候哪有心情扯淡,都暗搓搓伸長了脖子等上菜。

  夏曉蘭決定去廚房看看,谷師傅一見她就精神抖擻:

  “小夏,你回來了?那我準備開席了!”

  “您這菜早就做好了,在等我?”

  谷師傅覺得夏曉蘭問的奇怪,夏曉蘭請他做席面,那夏曉蘭就是家裏當家做主的人,哪有主人還沒回家,就開席的,沒那個規矩!

  夏曉蘭一秒讀懂谷師傅的表情,“好嘞,您開席。”

  谷師傅的幾個徒弟們配合的很好,報菜名的,傳菜的,夏曉蘭覺得很普通的一頓飯,連材料和工錢也花不了幾個錢,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沒讓她媽和于奶奶累着,鄰居們吃的高興。

  就是吃的太高興了,很快就熟悉起來,隔壁的嬸子向劉芬打聽夏曉蘭多大。

  “今年6月,就要滿20歲了。”

  “那是個大姑娘了……找對象沒?要沒找,我認識好幾個年輕小夥兒,條件都特別好!”

  “有對象的,買房時一起來過。”

  呵呵,八卦的大爺大媽們記性都好着呢,巷子裏出現個陌生人他們都警惕,周誠也的确打眼,小夥子長得太精神,想忘也忘不了。

  還有人不服氣,“萬一是親戚呢?”

  呸,誰家親戚兩個年輕男女會牽手的,肯定是對象。

  劉芬一錘定音,“是有對象了。”

  前兩天周誠爸媽才上門拜訪過,劉芬總不能睜着眼睛說瞎話,該承認就承認呗。

  要當介紹人的頓時失望。

  又聊到夏曉蘭還在念書,是華清大學的,八卦的鄰居們這下統一了陣營:“聽你口音是外地的,你閨女真有出息。”

  至于為啥是老中青三個女同志搬來,瞧在這一頓豐盛飯菜的份兒上,倒沒有人刨根問底。

  其實都沒想到離婚上,現在離婚率本來就不高。

  想的是夏曉蘭喪父……不敢問,怕戳中夏曉蘭一家人的痛處。

  夏曉蘭要知道他們的想法,肯定會說“借您吉言”,她家這種情況,喪父真是最簡單的解釋。對周家不隐瞞,因為周家人将來早晚會知道,但街坊鄰居的,第一次吃飯就拿着高音喇叭說她媽離婚了?夏曉蘭還不至于傻到那地步!

  趙大爺把一塊紅燒肉夾在孫子碗裏:

  “讓你中午用小碗吃面,沒騙你?”

  孫子吃的滿嘴流油,為啥要用小碗吃面,他爺爺應該叫他不吃啊。

  肉比面好吃,可他吃了這麽多,肚子好像快裝不下了!

  廚師和幫廚都是額外吃一桌的,得等所有人都吃上了他們才能上桌。等左鄰右舍吃滿意了,谷師傅帶着徒弟們,三兩下就把碗筷桌椅都收拾完,連院子都打掃幹淨了。

  “炤臺明天我讓人來拆,你們家有人在?”

  要不是炤臺現在還燙,谷師傅肯定馬上拆走。夏曉蘭把事先說好的酬勞用紅封包了,雙手遞給谷師傅,“您受累勒!”

  谷師傅捏着紅封厚度就高興,“不累不累,以後還有這種事兒,我一定早點到。”

  有錢拿還累?

  總比又累又沒錢好。夏曉蘭家的活兒特別輕松,谷師傅就是掌勺,洗菜切菜都有徒弟幫忙,季節也不是夏天,現在靠近竈臺是暖和不是悶熱,材料上夏曉蘭家也大方,直接讓谷師傅那邊去買,沒有扣扣索索的,這樣的主顧,谷師傅一年也難得遇上一回,當然十分開心!

  花點錢沒啥,夏曉蘭覺得這錢花的值,也就一頓飯吃完,和街坊之間的關系陡然拉近。

  夏曉蘭晚上要回學校去,推着車出門兒就碰見鄰居。

  “你一個大姑娘,大晚上自己騎車去學校?這邊有公交最晚9點才收,你坐公交回去。”

  幾路車到哪裏,幾點收車,別人肯定比夏曉蘭明白。

  夏曉蘭把自己的破自行車放車裏,還真的坐公交回了學校,剛回寝室,就趕上班主任戴老師查寝室,看看她們有沒有按時到校報道,晚上是不是都住在寝室,這些事學校管的嚴格,戴老師也非常負責。

  “夏曉蘭,你怎麽現在才到?”

  戴老師在本子上打了勾,307寝室的人都到齊了。

  楊永紅是土木系的,戴老師順便幫她班主任查了寝,夏曉蘭趁機和戴老師報備了周末不留宿寝室的事。上學期她隻有外出時請過假,平時全都住校,周末宿管阿姨也要點人頭,去哪裏了都要有個說法。

  這學期,夏曉蘭估計自己會直接住家裏,先和戴老師報備一聲準沒錯。

  學校管理的嚴格點,夏曉蘭雖然不那麽自由,也沒覺得反感,可能正是因為這種管理嚴格,80年代的大學生才能一心撲在學習上,沒那麽多亂七八糟的誘惑——後世大學都不熄燈了,還能随便出去租房住,這些便利條件,并沒有讓大學生們更愛學習,有一部分自制力差的,通宵不熄燈正好方便他們打遊戲,在外租房更方便的是情侶同居。

  戴老師也沒為難人,特意拿筆記了下:

  “你家這是孟母三遷啊。”

  肯定是夏曉蘭來京城念書,才搬來京城的,人離鄉賤,沒有誰會輕易離開故鄉。從豫南搬到京城,需要勇氣,這勇氣多半是父母為了孩子,戴老師很是感嘆。

  夏曉蘭當然最能感受到這點,她又不是喜歡家長裏短的性格,大張旗鼓請鄰居們吃飯,為的就是讓她媽能适應京城的生活!

  ()

  ||()

  |||

  ,,,,

  大書包網-無彈窗,無廣告,更新快!本站提供各位熱門好看玄幻,言情,穿越,武俠,歷史,軍事,網遊,以及各類TXT下載

  由于所有均為網友上傳及來自于網絡,如侵犯了您的權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處理!

  Copyright?2012-2018AllRightsReserved.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