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隔日,張尚書就嘗到了郡主的厲害。
姜韶華張口令人将吏部三年内的文書資料都搬過來。
張尚書心裡一緊,溫聲道:“大梁各州郡官員人數龐大,加起來過萬。
每年一次的官員考核,都是一樁極繁瑣的事。
文書資料,吏部自然都有。
不過,都搬來太占地方,也太過勞師動衆了。
”
“不如,就搬去年的文書資料如何?
”
很顯然,張尚書就“準備”了去年的資料。
之前兩年的還沒來得及“準備”。
姜韶華心中哂然,淡淡道:“正如張尚書所言,大梁官員太多,考核資料也多得很。
本郡主一個人,看一個月也看不完。
本郡主打算,從其中随意抽看一些便可。
”
“張尚書再推托,本郡主可就懷疑,吏部是不是有什麼不能見人的勾當了。
”
張尚書被擠兌得火冒三丈,又不能翻臉,忍着悶氣令人去搬三年的官員考核文書來。
一摞接着一摞,果然堆放了小半個屋子。
姜韶華随口吩咐:“請王舍人,取出荊州三年的官員考核文書。
本郡主今日就看這些了。
”
王瑾拱手領命。
張尚書忍不住挑了挑眉。
郡主分明是早有打算,張口就要荊州三年的官員考核文書。
要知道,南陽郡就在荊州境内。
南陽王府的一衆屬官,也都在荊州官員其中。
王瑾做事細心利落,兩炷香時辰,便将姜韶華想看的資料全都找了出來。
摞在一起,約有一尺高。
一個下午時間,足以看完了。
姜韶華坐在椅子上,拿起第一本,不緊不慢地翻看。
荊州薛刺史,三年來兢兢業業治下有功,荊州境内沒有災荒,也沒向朝廷索要過錢糧,稅賦交得足。
這在大梁官場,已是一等一的好官。
就這,薛刺史的考核也隻有中上。
姜韶華扯了扯嘴角,意味不明地看張尚書一眼:“薛刺史這等能臣,考核竟隻有中上。
可見吏部考核标準之嚴格。
不知江南刺史王易,每年的考核是什麼?
”
當然是上等了。
沖着王丞相,吏部也得給王刺史考核定在最優一等。
可惜,王刺史不争氣,今年貪墨案發,直接被奪職去官,讓王丞相丢盡顔面。
姜韶華此時忽然提起王易,就如不輕不重地扇張尚書一記耳光。
張尚書臉色果然不太好看。
王瑾也覺得難堪,低聲解釋道:“家兄雖貪婪無度,對朝廷卻十分忠心。
每年繳納的稅賦,為大梁諸州之首。
所以,每年吏部考核都是上等。
”
姜韶華淡淡道:“江南富庶,猶勝京城。
稅賦繳納得多,是理所當然。
算不得什麼功勞。
本郡主也是今日才知道,原來吏部考核各州郡縣官員的标準就是稅賦。
”
王瑾啞然無語。
張尚書心裡有氣,語氣不免生硬了些:“稅賦确實占比最重,其餘還有治下平安有無民亂災荒等等。
郡主還沒看完,下定論為時太早了吧!
”
姜韶華瞥一眼張尚書,似笑非笑:“本郡主随口閑話,張尚書怎麼還着急上火了?
”
“王舍人,剛才這些,不必記錄了。
免得呈到皇上面前,張尚書顔面受損,惱羞成怒記恨本郡主。
”
張尚書:“……”
這個姜韶華,實在是牙尖嘴利。
張尚書氣得牙癢,索性閉上嘴。
擺出一副不和黃毛丫頭計較口舌的大度。
姜韶華繼續翻看,很快便看到了南陽王府一衆屬官的考核文書。
王府屬官們名義上是朝廷官員,實則拿的是王府俸祿,聽令于她這個郡主。
每年吏部考核高低,于他們不痛不癢。
不過,姜韶華在看到陳長史馮長史皆是中上的時候,頗有些不快,俏臉沉了下來:“張尚書,南陽郡是本郡主藩地,稅賦皆歸南陽王府。
不過,這幾年來,南陽郡每年都向朝廷獻了大批糧食對吧!
”
張尚書已經預料到會聽到什麼,卻不能不應:“是,南陽郡這幾年獻了許多糧食。
”
姜韶華冷哼一聲:“以吏部考核官員的标準,陳長史馮長史都是能臣,竟連一個上等都沒有嗎?
”
“如果滿朝都是王刺史這樣的貪官,大梁豈不處處都是蛀蟲?
”
王瑾低着頭,默默記錄。
張尚書被诘問得臉上火辣辣的,硬着頭皮解釋:“陳長史馮長史都是王府屬官,無需升遷,也無需介意考核是否上等。
所以……”
“所以,吏部就故意苛刻,将他們定位中上?
”姜韶華冷冷看着張尚書,言辭犀利:“本郡主今日才知,原來張尚書是這般當差做事的。
官員考核關乎官場安穩,你身為吏部尚書,私心如此之重,對得起皇上對你的信任嗎?
”
張尚書被逮住痛腳,不得不起身告罪。
姜韶華晾了張尚書片刻,才淡淡道:“個中是非曲直,本郡主會禀報皇上。
由皇上定奪。
張尚書不必在此相陪了,忙自己的差事便可。
”
張尚書就這麼灰頭土臉地被攆走了。
王瑾寫得手腕酸軟,此時終于停筆小歇片刻。
他擡頭看向姜韶華,目光有些複雜。
過了許久,王瑾才低聲打破沉默:“郡主今日似心情不佳,對張尚書格外刻薄。
”
王瑾果然心細如塵。
她心中憂慮崔渡傷勢,心情哪能好得起來?
張尚書今日也算倒黴,做了她的出氣筒。
姜韶華自不會和王瑾說這些,她瞥一眼過來:“本郡主有哪一句說錯了?
”
王瑾立刻閉嘴。
……
又過兩日,長甯伯在田莊遇刺的消息終于傳進宮中。
太和帝頓時被驚動了,立刻令人傳召姜韶華前來。
姜韶華隐忍幾日,今日終于能将負面情緒宣洩出來,微紅着眼眶道:“皇上,臣妹在京城這段時日,做得太多,惹人不滿。
刺殺我不成,便暗中對崔渡動手。
”
“再這般下去,隻怕南陽王府的屬官們都危險了。
”
“臣妹歸心似箭,請皇上準我立刻啟程回南陽郡。
”
太和帝頗有些愧疚,歎口氣道:“你來京城這段時日,為朕分憂解難,确實辛苦。
想回便回吧!
朕給你下恩旨,以後你想來京城,可以随時來,不必等朕下旨宣召便可入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