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度韶華

正文卷 番外之尚書

度韶華 尋找失落的愛情 4504 2025-02-20 10:15

  皇上一言九鼎,許諾過的話,一定會兌現。

  大梁最年輕的吏部尚書,身上還有侯爵之位。
就算是不小心犯了什麼大錯,官位也能擋兩次災難吧!

  有這樣的好兒子,他這輩子,沒什麼遺憾了。

  王丞相心滿意足地閉上眼,沒了呼吸。

  王瑾在原地呆立了片刻,才慢慢跪下。

  淚水從眼角肆意滾落。

  這世間最愛他的人,就這麼離去了。
從今之後,他再也聽不到父親的怒罵,身後再沒人為他撐傘擋雨。

  在寝室外等候的王家兒孫們,不敢進來擾了天子,就在門外跪下,哭聲一片。

  姜韶華在床榻邊站了片刻,長歎一聲:“王侍郎好生為丞相操辦後事。
等喪事辦妥當了,再回吏部當差。

  王瑾頭腦僵硬麻木,半晌才找回自己的聲音:“皇上,臣理應為父親守孝三年。

  守孝三年,也就意味着丁憂三年。

  在官場上,這一退,就意味着官位沒了。
朝堂政務繁瑣,吏部侍郎一職總不能空缺三年。

  姜韶華卻道:“丞相臨終閉目前的遺願,就是盼着你早日做吏部尚書,官途順遂,撐起王家門戶。

  “你要是丁憂三年,豈不辜負了丞相大人的厚望?
也辜負了朕對你的期許?

  王瑾啞然無語。

  姜韶華放緩聲音:“這些事,等日後再說。
你先辦喪事吧!

  王瑾慢慢點頭,恭送女帝陛下。

  等女帝陛下一行人離去後,王瑾徹底撐不住了,就像被抽了筋骨一般,趴在王丞相的床榻邊恸哭不已。

  跪在門外的孝子賢孫們,紛紛挪到了床榻邊,一個比一個哭聲響亮。

  “四弟,别哭了。

  久違的聲音在耳畔響起:“父親走都走了,我們先把靈堂設起來。

  是長兄王易的聲音。

  十幾年前,王易犯下貪墨重罪,被革了官職,攆回了祖籍。
這些年,王易在老宅吃喝玩樂生孩子。
孫輩六十多人,有一半都是王易的妻妾生出來的。

  王易好吃好喝的,胖得幾乎走不動路,得兩個人左右扶着。

  王丞相重病,在外當官的次子三子都不能來伺疾,閑着無所事事的王易在半年前就來了。

  王瑾忙着去吏部當差,在王丞相床榻邊伺疾的一直都是王易。

  身為王家長子,在床榻邊伺候盡孝,王丞相臨終前惦記的卻還是小兒子,提都沒提長子一句。
王易是什麼感覺?

  沒什麼感覺。

  半點都不意外。

  四弟從小就是父親的心頭寶。
幾十年過來了,王易早就習慣了。
再者,王丞相一走,王家的天就得王瑾來撐着。
王易很有自知之明,這等重任,他是挑不起來的。

  他還有三十個兒孫後輩,要靠着王瑾這棵大樹哪!

  王易心甘情願地退後。
誰要是敢對四弟指手畫腳,他王易第一個沖過去扇嘴巴子!

  王瑾紅着眼擡頭,看着兄長那張肥胖得幾乎看不清眼睛的臉孔,點了點頭。

  當夜,王家設起靈堂,喪信送到了所有親朋故舊家中。

  王丞相退得體體面面,還有皇上親封的甯國公。
王瑾是朝堂重臣,天子心腹。
天子在王丞相臨終前,許諾讓王瑾做吏部尚書。

  天子一言,重逾千鈞。

  王家或許沒了大梁第一世家的榮耀風光,不過,依然是無可撼動的名門大族。
王丞相的喪信一傳開,登門吊唁的官員川流不息。
毫不誇張地說,整個京城都被驚動了。

  停靈七日後,王丞相的棺木被安葬進王家陵園。

  真正的祖墳在祖籍太原郡。
路途遙遠,扶棺回祖籍安葬是個奢望。
王瑾拍闆拿主意,将老父親就葬在了京城。
以後上墳磕頭燒紙也方便。

  王家兒孫們也沒反對。
王瑾接掌王家已有十年光景,不服氣的刺頭早就被治得服服帖帖。
王易這個嫡長子都聽自家四弟的,别人有什麼資格說三道四?

  王瑾操辦完喪事,就病倒了。

  姜韶華特意派了孫太醫來王家為王侍郎看診。

  孫太醫做了數年的太醫院醫正,醫術愈發精湛老道,為王瑾診了一回脈,開了一張調理身體的藥方:“人死不能複生,王侍郎請節哀,保重自己的身體。

  “皇上讓下官帶幾句話來。
請王侍郎早日養好身體。
什麼時候王侍郎能進宮面聖了,皇上再離宮巡查。

  原本定好的二月中旬啟程離京巡查大梁,因為王丞相的喪事被擱置。
以姜韶華的性情脾氣,肯為了王瑾推遲行程,可以說是聖眷濃厚了。

  王瑾沉默片刻,低聲道:“請孫太醫為我帶話給皇上。
我在家中養半個月,就上朝。

  ……

  半個月後。

  瘦了一圈的王瑾,在素服外套上官服,進宮面聖。

  姜韶華仔細打量,溫聲道:“你瘦了不少。

  王瑾長歎一聲:“臣以前年少不懂事,經常和父親争執。
現在想來,着實後悔。

  喪父之痛,别人替代不了,也無法體會,隻能自己默默承受,慢慢熬過來。

  姜韶華輕聲道:“你的官越做越大,王丞相便能含笑九泉了。

  王瑾:“……”

  最了解父親的,竟是女帝陛下。

  王瑾哭笑不得,悲恸沉郁的心情倒是緩和了不少。

  姜韶華道:“朕下旨令你奪情,也免得無事生非眼熱的小人亂嚼舌頭。
明日大朝會,朕就宣布,升你做吏部尚書。

  “以後,吏部就全權交給你了。

  “用心當差,替朕管好吏部。

  短短幾句話,流露出的是信任和器重。

  王瑾将心頭奔湧的熱流按捺下去,深深拜了下去:“是,臣定不負皇上厚望。

  隔日大朝會,女帝陛下當着文武百官的面,下旨奪情,升王侍郎為王尚書。
散朝後,衆臣紛紛圍攏上前,拱手道賀。

  董尚書在心裡咂摸了一回,暗暗歎口氣。

  他在文臣裡原本能排個三号,除了陳丞相和馮尚書,也就是他資曆老聖眷濃了。

  如今王瑾年僅三旬,就破格提任吏部尚書,風頭瞬間蓋過了一衆老臣。

  這個王丞相,死前都在為兒子鋪路。
簡直是天字第一号慈父。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