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770章 馬上就要見到B了
與方慶生都是老街坊鄰居了,其中也有好多人都見過前面那位,柔弱不能自理,還有點小家子氣,當時方家一出事,那位就暴露了,不僅沒有同甘同苦的心,竟然還想着落井下石。
方家長子無法接受母親隻為了自保,竟然犧牲父親,在去大西北的途中生了一場大病後,便抑郁而終。
就連最小的女兒也因為看管不力,最後下落不明。
大家都以為方慶生這輩子可能就這樣了,誰知道人家去東北苦熬了那麼多年後,又重娶了一位厲害的老婆。
起初,還有人懷疑,方慶生這輩子的積蓄要便宜給外人了。
如今一看,繼女是個大老闆,又嫁了軍官,生的兩個兒子,其中一個還是大明星。
繼子更是恢複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現在還吃上國家飯了,聽說被單位派遣到京城學習,這要是回來了,可就是前途不可限量。
當真是不知道可憐他,還是心疼他們自己。
瞧瞧人家重組家庭,相親相愛和諧的讓人羨慕。
大寶看向後面排隊的人,大聲的說道:“抱歉,今天很晚了,姥爺回來我們家就要開飯了,剩下沒簽完的本子留下,回頭我簽完了,你們再來我姥姥家拿。
”
街坊鄰居之前也是這麼幹的,所以沒人有異議,大家紛紛放下本子,順便有幾個沒忍住揉了揉大寶的小臉,才依依不舍的離開。
誰敢信,他們竟然摸到大明星了,說什麼今天都不能洗手。
晚間,一家人圍坐在桌前,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二寶的身份在家中已然不是秘密,方慶生詢問道:“我們廠擴建快要完成了,二寶改天抽個空過去看看。
”
雖然科研還是在大院裡搞,但是驗證需要擁有一塊大場地,尤其還要靠着海邊,上面也就選中了方慶生的乘風造船廠,主要是他與二寶的關系放在這裡,肯定是更相信自家人。
“嗯,我要問問鄭老師,看看他什麼時候方便。
”
鄭老在孔老不懈努力下,已經開始進行第四階段的治療。
搭配二寶的生機丸,刺激細胞活躍,變得更加年輕化,鄭老最近走路不喘,甚至連拐杖都不用了,整個人看着都精神抖擻了不少。
孔老都說,鄭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加以治療,再活個五七六年肯定是沒問題的。
尤其是現在二寶将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在航母上,鄭老當真是每天精神煥發。
說不定他真能活到看見航母的那一天,到了那一天,就算是讓他馬上閉上眼睛,也覺得自己這輩子夠本了。
“行,你确定好時間,我這邊就給你安排。
這次姥爺也要好好感謝二寶,如果沒有你這層關系,想來上面也不會允許我們工廠的人參與軍工院的項目,姥爺真是對你感激不盡。
”說罷,方慶生一口飲盡杯中的白酒,因為喝的太急,導緻他咳嗽不已。
程紅英為他拍了拍後背,因為手勁兒過大,疼的方慶生龇牙咧嘴的。
見他還想說點什麼,程紅英不客氣的敲了敲方慶生的飯碗,“回家了還談什麼破工作,就不能好好吃飯!
”
方慶生笑眯眯的說道:“吃飯吃飯,不聊了,工作那麼多哪裡聊的過來。
大寶,二寶啊,你們要是沒事兒了,就多回家看看,省的你們姥姥一個人無聊。
”
大寶乖巧的給姥爺姥姥各夾了一塊魚肉,“放心吧,我肯定常來,因為姥姥炖的魚絕了。
”
程紅英被大外孫表揚了,臉上的笑容是藏也藏不住,“就你會說好話哄我,快吃魚肉,小心你媽媽都搶光了。
”
“沒事兒,她最近拿筷子還不利索,搶不過我的。
”
聽到大寶這麼說,秋一諾氣呼呼的吼道:“邵承遠,你兒子要和我搶食,你還不快幫我?
”
“好!
”
眼見爸爸拎起一勺子,最大最肥美的魚就到了媽媽的碗裡,大寶‘啊’了一聲,“過分,爸爸就是偏愛媽媽比我和二寶多一點。
”
“那是,我是陪你爸爸一輩子的人,他當然要偏愛我多一點啊,你小子再過幾年就好娶媳婦兒,到時候讓你媳婦兒幫你搶。
”
大寶氣呼呼的掐着腰,“真沒當媽媽的樣子。
”
哄笑聲在小院裡延伸,方慶生感慨,“要是金子在就好了。
”
*
孫院士帶着所有人簽訂保密協議後,就帶着人出發了。
到哪裡沒人知道,也是在車站拿到火車票這才知道他們要去的地方是鹭島。
大家腦海中集體浮現出一個疑問,國家什麼在鹭島建立了科研基地?
他們怎麼一點風聲也沒聽到過?
怪不得去年鄭老要去鹭島養病。
大家都在幻想鹭島的科研基地是個什麼樣子,幾天的火車疲勞并未打消他們的幻想,反而滿心期待第一次與B見面的場景。
甚至還有人準備好了新的本子,想讓B給他們簽個名。
這幾天,他們私下裡聚在一起讨論最多的話題就是B,馬上就要與崇拜的人見面了,誰能不激動。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他們到達鹭島,在專屬的包廂裡等待下車,他們就找孫院士和陳老打聽B的事情,得知他們兩個人也沒見過真人,紛紛驚奇此人到底有多神秘?
就帶着這樣的疑問,他們坐上了來接他們的車,一路朝着軍屬大院駛去,路過大門時看着有軍人把守,他們也習以為常,畢竟他們所在的地方就是這般。
但是越往裡面走,他們越覺得不對勁。
怎麼回事?
誰家搞科研的地方,還有居民的痕迹。
還有大樹下三三兩兩閑聊的婆子嬸子是怎麼回事?
很快,他們的車子停在了一棟僻靜的六層小樓前,衆人被邀請下車後,環視着四周,孫院士不解的詢問負責自家老師安全的警衛員,“小張,你确認是這個地方?
”
“當然,鄭老和周女士就住在一樓,你們住在二樓,由于地方緊缺,你們可能要六個人一間房,條件艱苦,大家互相理解吧!
”
孫院士安排其他人回房間先休息,他則和陳朝去見了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