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34章 送一車的東西
起床的号角響起來那一刻,秋一諾差點沒從床上掉下來。
還是邵承遠長臂一摟,一下子又将她摟回自己的懷中。
她習慣睡懶覺,通常都是睡到自然醒,這還是第一次被外界幹擾,不得不醒。
“沒事兒,部隊起床的号角,以後習慣就好了。
你接着睡,我去看看他們的晨練。
”
秋一諾将薄被蒙過頭頂,含糊不清的‘嗯’了一聲。
“等一會兒我回來給你們從食堂打飯,你就不用早起做飯了。
”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二寶七點半準時吃早餐,指望秋一諾做早飯是不太可能了。
秋一諾又重新睡過去了,管他是誰做早飯。
大寶依舊睡的四仰八叉的,根本就不受号角的影響,反倒是二寶已經坐在床上發呆了。
邵承遠進來本是想看看他們兄弟倆有沒有受影響,沒想到二寶已經醒了。
二寶擡頭看向爸爸,眼神裡已然多了一絲的清明。
看樣子應該是睡不着了,他朝着二寶招招手。
小家夥連絲毫猶豫都不曾,便穿好衣服跳下床了。
邵承遠關上門,小聲的詢問他的意見,“要不要去看看爸爸工作的地方。
”
二寶純粹是睡不着,又不知道該做點什麼,乖巧的點點頭。
“走吧!
”邵承遠牽着他的手,已經有不少人換上了軍裝,匆匆忙忙的朝着訓練場而去。
偶爾遇到邵承遠的時候,會停下來行軍禮。
“邵團,早上好。
”
邵承遠會回以一個标準的軍禮,“辛苦了。
”
來回幾次,二寶眼裡也染上了一抹疑惑,但小家夥依舊是高冷範,不主動問。
邵承遠淡淡的解釋:“我們國家是禮儀之邦,見到上級要主動打招呼,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敬禮的方式,部隊又是個嚴肅的地方,所以軍禮是軍隊中的嚴肅禮節,表示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
“當然别人敬禮的時候,我們也要以軍禮回禮,這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尊重,等我們二寶将來上學了,帶上了紅領巾,我們可以行少先隊員之禮回禮。
”
二寶靜靜地聽着,卻也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
直到他們來到了訓練場的觀察台,站在上面看着下面匍匐前進訓練的士兵,他眼神中多了一絲的複雜。
氣勢如虹的呐喊聲,整齊劃一的正步,時不時伴随着槍響聲,令整個訓練場的訓練進入了白熱化。
二寶能從槍聲聽出是什麼槍支,甚至是哪一年産的。
從最初的槍響一直到結束,二寶的眉頭輕輕的攏起,現如今的槍支竟然這般落後?
還是他們的訓練……
二寶抿了抿唇,他有點看不上眼。
直到結束訓練,邵承遠手底下的兵才敢沖過來,将二寶包圍起來。
又是抱,又是玩飛飛。
“你一定就是二寶吧!
”
“肯定是二寶,他們都說邵團家的大寶是個小胖子。
”
“豆子,你還沒見到大寶就要得罪人了。
”
被稱為豆子的男人憨憨一笑:“你們不說,大寶怎麼會知道,要是大寶不跟我好了,我肯定每天訓練拖你們後腿。
”
“這,這也太狠了。
”
二寶沒在半空中體會多久,就被爸爸給搶了回去,“行了,趕快去食堂吃飯,小心你們沒早飯。
”
此話一出,衆人拔腿就往食堂跑。
有人回首朝着二寶招手:“二寶,等着,哥哥給你打包子。
”
“靠,你要不要臉,多大歲數讓人家孩子叫你哥哥。
”
嬉笑聲遠去,邵承遠笑着說道:“他們都是爸爸的戰友,是一群很好的人,二寶熟悉後就要記得主動和他們打招呼。
”
二寶沒說話,但是點頭答應了。
面對二寶,邵承遠選擇有話直說。
兩人趕到食堂,邵承遠先是讓食堂大師傅給他打了四個包子,豆漿,“放在這裡,等會兒吃完飯我再過來拿走。
”然後将二寶抱起來,“這是我家二寶,二寶,你叫吳伯伯。
”
“我剛剛就聽說了你帶兒子過來,剛剛那幾個渾小子各個都要幫那家二寶多打兩個包子,我不攔着點,估計今天包子都不能夠。
”
部隊的食堂每天也有定量,也不是說想打多少就能打多少的。
像是家屬院的人來打飯就會使用糧票,有人嫌貴,就會自己做,很少有人過來打飯。
當然也要預留出來多一些,預防邵承遠這樣臨時來打飯的。
邵承遠啞然失笑,“等我回頭說說他們。
”
吳師傅看向二寶,和顔悅色的問道,“二寶,你想吃幾個包子,你吃吳伯伯管夠。
”
二寶吃的很簡單,一個包子,半碗粥,還有幾個小鹹菜。
等他們父子吃完飯,其他士兵已經火急火燎回宿舍整理内務去了。
父子二人回到家正好是早上七點半。
大寶本來是從床上爬起來給弟弟準備早飯,一睜開眼睛人沒了,瞌睡蟲也吓沒了。
剛準備去叫醒媽媽,邵承遠帶着二寶回來了,看見爸爸打了早飯回來,頓時熱淚盈眶。
部隊裡有食堂,真是太好了,他以後就不用早起做早飯了。
“爸爸,你帶着二寶去哪裡了?
”
“去看看其他哥哥如何訓練的。
”
“真好,我也想去。
”大寶湊到二寶的面前,“二寶,有意思嗎?
”
二寶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
“到底是好玩還是不好玩?
”
“還行!
”
反正明天就能去了,大寶倒也不是那麼的好奇。
美滋滋的吃着包子,喝着豆漿,順便将媽媽的那一份留出來。
邵承遠回房看了一眼,秋一諾睡的汗流浃背。
時不時翻着身,他默默的扇了會風就去工作了。
二寶一頭紮進了藏書閣内,就再也沒出來。
倒是大寶閑不住,已經出去找樂子了。
等秋一諾醒來,沒看見大寶二寶也不着急,默默的吃了早飯。
鹭島的天實在是太熱了,想不到什麼降暑的好辦法。
此時門外有人喊:“邵家媳婦兒,大院門外有人給你送東西,你快出去看看,拉了一車呢?
”
這一嗓子喊來不少看熱鬧的人,大家都在猜想,誰能送一車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