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旁,熱熱鬧鬧的吃着年夜飯,關竹甚至還親自幫李氏盛了一碗雞湯:“老大家的,喝碗雞湯,好好補一補身子。
”
這小夫妻倆成親這麼長時間了,也不知道這個時候,肚子裡有沒有孩子。
不管有沒有,好好補一補,總是沒錯的。
李氏感動的都要掉淚了:“娘,你真好!
有你,可真好啊!
”
齊向西不悅的皺眉:“大嫂,這大年夜的,你哭啥哭啊!
”那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李氏努力壓制了一下,還是嗚嗚咽咽的道:“嗚嗚,我在娘家,從來就沒有上過桌吃飯。
就是過大年,也不讓上桌,我娘都沒有上過桌吃飯。
”
婆婆可真好啊,這是把她當人看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娘家的爺爺奶奶,還有爹,甚至幾個兄弟,還有侄女兒,都不把女人當回事。
過去,她真的是瞎了眼,還曾經想過要千方百計的,把齊家給搬空,好貼補孝敬娘家的人。
娘跟幾個妹妹雖然可憐,可是她貼補去的東西,到不了她們的嘴裡啊!
關竹也忍不住歎了口氣。
李氏娘家的事情,她也算是了解的。
李氏的娘跟幾個妹妹,她也挺同情的。
但是,沒有辦法,隔的太遠了,想要幫也幫不了。
如果就在附近,還能讓李氏悄悄的帶上吃食,時不時的把她們叫出來,給她們補一補身子。
她記得,李氏的三個妹妹,為人都是不錯的。
可惜的是,前世的時候,都嫁的很不好,沒有過上幾天好日子。
盡管如此,李氏其中一個妹妹,前世的時候,對原主也伸出過援助之手。
她想起了大山那邊的一個獵戶村,隻有五戶人家的獵戶村,有一個叫岩石的孤兒,還有他的弟弟岩土。
“老大家的,年初二的時候,你跟老大回一趟你娘家吧!
”
岩石,十歲的時候成了孤兒,如今二十歲,還沒有娶媳婦。
為人不錯,身手也很不錯。
有一次關竹帶着兩個女兒上山采摘野果,遇到了狼群,就是這兄弟倆奮不顧身的伸出援手,把狼群給打跑了的。
他有一個弟弟,叫做岩土,今年十七歲。
“娘,幹啥要回去啊?
我不想回去。
那麼遠的路,帶回去的吃食,也到不了娘跟妹妹的嘴裡。
穿的東西,也輪不到她們。
”李氏一點也不高興,對回娘家完全沒有了當初回門的時候的興奮跟期待。
關竹耐心的道:“回來的時候,把你二妹帶過來,在這邊相親。
你二妹十五歲了,由着你家人給她相看人家,能嫁到好人家去麼?
”
根據原主的記憶,李氏的二妹苦菊,開春之後,就會跟前世的丈夫相看定親。
她必須搶先一步,把人給帶走。
李氏聽了這話,也不禁一陣惶恐。
是啊,那樣自私貪财的長輩,又怎麼可能,給妹妹找一個好人家呢?
她跟丈夫的婚事,那是娃娃親,在她一歲的時候就由太爺爺跟丈夫的太爺爺定下的。
所以,她才有幸,嫁到齊家來。
兩個太爺爺,過去在一起共過事,算是患難之交。
“可是,家裡的長輩,估計不會答應吧?
”
關竹不以為然的擺擺手:“你回去的時候,帶上五兩銀子,就說是男方給的聘禮。
往後,苦菊的婚事,就由你這個做姐姐的一手操辦,不用娘家操心了!
”
李氏的眼裡閃過亮光:“好的,娘,我知道了。
謝謝娘,我代二妹謝謝娘!
不過,不用那麼多,給二兩銀子就夠了!
給多了,反而勾起他們的貪心,日後沒完沒了可就糟糕了!
”
全家的人,都聽得一愣一愣的。
關竹忍不住笑了:“行吧,就聽你的,就給二兩銀子的聘禮。
不過,你回去的時候,偷偷的給你娘一兩銀子傍身。
給你兩個小的妹妹,還有你娘,都一人帶兩套内衣内褲吧!
按照她們的身材來做,悄悄的給,總不至于她們穿過了的内衣内褲,你奶奶跟伯母還會搶吧?
”
“娘,我知道了,謝謝娘。
”李氏感動的,直接掉淚了。
“好了,别哭了,大過年的,都開心一點!
”
關竹給李氏夾了一塊雞肉,一塊魚,和氣的安慰道。
自然,用的是公筷。
家裡人,早在幾個月前,吃飯的時候,一人面前就放一對公筷夾菜。
古代的醫療條件不樂觀,尤其是在這大山裡,哪裡去找醫術高超的大夫?
注意一點,是必須的。
“娘,你喝一碗雞湯。
”這是齊向東。
“娘,你喜歡吃魚,多吃幾塊。
”這是向西。
其餘幾個兒女,也紛紛效仿。
李氏也殷勤的,給關竹添飯。
關竹滿心的歡喜,兒女繞膝的感覺,很不錯嘛。
長歪的的兒女,甚至是兒媳,都能在半年之内,變的這麼好,讓她很是欣慰,也很有成就感啊!
好人壞人,不過是一念之間。
有個好的成長壞境,有人好好引導,長歪了的人,也不是就不能不好。
當然了,那些從根子上就壞了的人,是無論如何,也變不好的。
吃過晚飯,等幾個兒女收拾好了碗碟廚房,關竹就給了李氏一塊細棉布:“這棉布給你,你抓緊時間,做幾套内衣内褲出來吧!
明天,木槿跟采蓮,也幫着你大嫂一起做吧!
”
這三人,原本是不會做女紅的,關竹來了之後,有找時間,帶着兒媳跟女兒,去縣城的裁縫鋪專門學了半天。
就這半天,也就學會了如何縫制衣服,裁剪自然沒有那麼快學會。
關竹去布店買布的時候,都會多出一點銀錢,讓布店的人,把衣服裁剪好。
不過,内衣内褲嘛,比較簡單,大家倒是都學會了如何裁剪。
木槿跟采蓮都乖巧的應下,表示會幫大嫂的忙。
李氏又感動的一塌糊塗。
大年初二,一大早,李氏跟齊向東就出發了。
頭天晚上,關竹就指揮李氏,做了十幾張雞蛋鹹菜玉米面煎餅,煮了五個帶殼的雞蛋。
另外,又特意烙了五個耐放的烙餅,留給二人回城的路上吃。
當時,李氏的臉都紅了:上次,回門的時候,返程的路上,二人就是一路餓着肚子回來的。
娘家的人,沒有給二人準備幹糧。
唉,但願這一次回去,不會讓她太過失望跟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