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掙的
算完,他彎下身子,撿起兩錠一百兩的大胖銀錠子。
陳大榮怒了:“你幹什麼?
!
這是我們的錢!
”
沈大郎卻不理會他的暴怒,隻是平靜地告知他:“你該還給我一百九十兩。
”
說完,他扭頭問陳老漢:“寶來伯,你能借給我十兩銀子嗎?
”
陳老漢連連點頭,讓李氏拿出幾個碎銀子給沈大郎。
沈大郎将銀子放在地上。
陳大富三兄弟瘋了一般搶銀子,最後還是大富媳婦逼着把錢裝進布袋子裡。
把地契給了陳老漢和沈大郎,又在文書上按了手印,抱着銀子匆匆回家了。
這一天,陳家灣炸鍋了。
陳小桑坐着的牛車才到村口,就被榕樹下說得唾沫橫飛的陳家灣人給圍着了。
有人拽着陳小桑的小手就問:“小桑啊,你們家哪兒來這麼多錢呐?
”
陳小桑眨眨眼:“掙的呀。
”
“怎麼掙的?小桑你快教教我們。
”
“小桑啊,你小時候我還抱過呐,你就告訴婆婆吧。
”
陳小桑一點不瞞着:“我師父是很厲害的大夫,幫人治病掙的錢呀。
”
老陳家在先生開醫館的事兒村子裡早知道了。
大家紛紛看向牛車上坐着的雲苓。
有的男人看得眼都直了。
有媳婦在身邊的,氣得一巴掌拍上去,他們也不好再盯着看。
有人繼續跟陳小桑說話。
比如:“你們醫館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呐?
”
陳小桑傻乎乎道:“我不記得呀,你們去問我爹,他肯定記得。
”
說完,自己忍不住樂了。
她爹知道才怪。
村子裡不知道她的心思,以為她是高興的。
有些人問沈興義:“興義啊,那五千兩真是你借的?”
“不借我家哪兒有這麼多錢。
”沈興義張口就哭窮:“我家過的苦日子你們都瞅見了的。
”
“得了吧,你們家能借來五千兩,還能過苦日子?”
沈興義就道:“借了要還的,還不得勒緊褲腰帶啊。
”
陳小桑歎口氣:“為難興義叔了。
”
沈興義更是大大歎口氣:“誰讓我家沒田地啊,這不是沒辦法麼。
”
以前他還奇怪,陳寶來怎麼天天哭窮,這會兒他可算知道了。
别說,哭窮還真省事。
圍着他們的人聽得又是高興又是心酸。
高興的是他們有田地啊,他們田地值幾千兩,壓根用不着借錢買,就沖這點,他們比沈興義強。
至于心酸的,當然是沈興義能借五千兩,而他們借不到。
别說五千兩,他們想借五兩都為難呐!
有人忍不住問沈大郎:“哪個有錢的傻子,願意一口氣借給你五千兩呐?
”
一聽他罵柳知府是傻子,沈興義高興得不得了:“他錢多燒得慌呗。
”
“哪兒的傻子?你也給我們介紹介紹呗?”
沈興義歎氣搖頭:“不成了不成了,他讓他媳婦管着了,往後我連還錢也隻能找他媳婦了。
”
大家聽得一陣失望。
好好的傻子,偏偏有媳婦。
陳小桑好不容易熬到家,隔得老遠就聞到家裡的肉香了。
她高興地沖進屋子,就見四樹媳婦正在炖肉,滿滿兩大鍋肉。
她忍不住道:“好香呀!
”
四樹媳婦笑着推了她一把:“快去洗手。
”
大樹媳婦舀了一瓢水過來給陳小桑洗手。
她簡單洗了下,把兩隻小手垂下來,甩了兩下,手上的水被甩幹了,她又跑到竈台邊看着。
“四嫂炖肉越來越香了。
”陳小桑張口就誇。
四樹媳婦聽得高興,“一會兒你多吃點,今兒買了五斤大排骨、五斤肉呐。
”
陳小桑樂開了花:“爹這麼大方呀。
”
往日就算吃肉,也沒有買這麼多的。
“不止呢,還有三斤羊肉。
”
四樹媳婦往櫥櫃那邊努努嘴。
陳小桑抽了眼門外,偷偷問四樹媳婦:“爹很高興嗎?
”
“高興,咱家那些攢着的糧食全賣出去了,還是高價賣出去的,爹還在村裡人跟前狠狠長了臉,可不得高興呐?
”
大樹媳婦拿了幹淨的帕子,給陳小桑擦手。
四樹媳婦笑道:“咱家一口氣買了八十多畝田地,爹肯定高興。
”
早先她們各自的男人就把陳老漢說的那些事兒跟她們說了,所以幾個樹媳婦一想到多買田地就高興。
今兒老陳家很高興。
晚飯很豐盛,除了蘿蔔炖羊肉,還炖了大排骨,加上一盆炖肉,外帶一個雞蛋湯,香噴噴的。
四樹媳婦廚藝好,簡單抄了一盆白菜,還做了一大盤韭菜盒子。
幾個柱子看得滿眼冒光。
陳老漢坐下,就問李氏:“鄭先生那兒送去了嗎?
”
“送了,羊肉排骨都送了,夠先生吃兩頓的。
”
陳老漢點頭:“長工們呢?
”
“讓大樹一家割了一斤肉送過去了,這會兒也該弄着吃了。
”
陳老漢放心了,夾了一塊子肉,放進自己碗裡。
李氏跟着夾了一筷子青菜,就道:“都吃吧。
”
早就等不住的幾個柱子忍不了,一個個抓了筷子就往排骨盆裡伸。
陳小桑不同,她夾了羊肉吃,羊肉軟乎乎,一點騷味都沒有。
她立馬誇四樹媳婦:“四嫂的羊肉做得真好吃!
”
“還是大嫂教我用香葉八角炖,把味兒都給去了,才好吃。
”
大樹媳婦卻道:“我也用這個法子炖羊肉,沒你做的好吃。
你看,小桑就誇你,不誇我做飯。
”
“大嫂做飯也好吃。
”陳小桑很公正:“就是舍不得放油。
”
大樹媳婦酸溜溜道:“你這意思還是我做飯沒你四嫂做的好吃呗。
”
陳小桑“嘿嘿”笑兩聲,道:“隻要大嫂多放點油,做得能跟四嫂一樣好吃。
”
這可不是胡說的。
四樹媳婦沒嫁進來之前,大樹媳婦做菜很不錯。
隻是窮慣了,舍不得放油。
哪怕現在家裡寬裕了,她多數也是拿着勺子舀一個勺底,就能煮一道菜。
跟她一樣的還有李氏。
不過自從李氏跟着陳小桑去縣城後,天天被陳小桑念叨,慢慢油放多點了,連鹽也舍得放了。
現在做飯也好吃了。
大樹媳婦嘀咕:“咱家這麼多号人,油放多了,咱家的油就不夠用了。
”
“爹已經留下一千八百斤豆子,去油坊榨油,我們可以吃半年。
”陳小桑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