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不滿
“是他們來招惹我!
那個邵逸凡,跟王奉宏狼狽為奸,特意過來挑釁我,要與我比射箭。
我被他們怎麼嘲諷,都沒法答應。
”
想到王奉宏和邵逸凡兩人賤兮兮的笑,李方便是一肚子氣。
“你還跟他們兩鬥?
”
“這是死仇,不能善罷甘休!
”李方怒道。
沈大郎對他能連着用幾個成語非常詫異,心裡倒是默默佩服起李将軍了。
不過是盯着李方這麼短的日子,就能讓李方進步神速。
“你中秋幹什麼去?
”
沈大郎道:“出去玩。
”
李方雙眼一亮:“去哪兒玩?
”
這個沈大郎倒是沒想好,他極少出去玩,對京城各種玩法也不太了解。
這會兒正好問李方。
李方興緻勃勃道:“中秋有廟會啊,很熱鬧,各種好吃的好玩的都有,你多帶點錢,能玩得很盡興。
”
其實最好玩的不是廟會。
不過沈大郎還沒成親,又太純情,還是算了,不告訴他了。
沈大郎認真記下,有不明白的地方便仔細問李方。
轉眼便到了中秋。
大家吃早飯時,沈大郎将有廟會的事說了。
幾個柱子聽到要去逛廟會,一個個高興地追着沈大郎問。
沈大郎雖然沒去過,可他有個好軍師,應話沒問題。
陳小桑難得放假,也打定主意要去玩了,這會兒聽說廟會這麼熱鬧,便慫恿陳老漢:“爹,我們一塊兒去廟會玩吧?
”
“廟會人會很多吧?
”陳老漢問道。
沈大郎應道:“多,京城不少人都會過去。
”
陳老漢搓着手,興緻勃勃道:“人多了總要買東西吃,今兒多鹵些吃食,去廟會擺個攤。
”
大柱瞬間不高興了:“爺爺,今兒中秋啊,我們還要擺攤麼?
”
“就是中秋擺攤才掙錢!
”陳老漢笑得跟朵花似的:“咱擺一天攤,抵得上平日擺三天攤子。
天上掉銀錢,還能不撿麼?
”
李氏聽得心熱:“咱去擺攤,也能看個熱鬧。
”
“咱最近盡往外撒錢,手頭都沒啥銀錢了,再不多掙些,等鋪子開起來,用啥支撐呐?
”陳老漢最愛存錢,以前手頭有五千多兩,他安心。
自從買了鋪子,他手頭就沒什麼銀子了,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
二柱也失望地瞅向陳小桑。
小姑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陳小桑才要開口,陳大樹已經興緻勃勃問陳老漢:“爹,你說咱買多少雞鴨合适?
”
“這會兒再去買雞鴨已經晚了吧?
回來還得宰了拔毛,又得鹵,指不定到什麼時候了。
”陳四樹潑冷水。
大樹媳婦不以為然:“咱們這麼多人,拔起來快得很,下午就能去賣鹵肉了。
”
老陳家最不缺的就是人,便是她和五樹媳婦懷孕了,也能幫着拔毛。
陳老漢大手一揮:“大樹,你帶三樹四樹去買雞鴨,再買些豬下水回來,豬下水應該便宜。
”
大樹應了一聲,快速扒拉早飯,吃完帶着三樹四樹就走了。
李氏卻擔憂:“老頭子,那些人肯定一早就去占攤位了,咱們也得趕早過去才成呐。
”
“讓二樹去呗,咱的擔子都是現成的。
”
陳五樹指着自己:“爹娘,我呢?
”
“你在家幫着弄鹵肉,咱得快些弄好,盡早出攤,才能多掙錢。
”陳老漢扭頭去問沈大郎:“這幾天有廟會,該不會有宵禁吧。
”
沈大郎:“……沒有……”
“那就成,咱晚上還能多做會兒生意。
”陳老漢美滋滋盤算着。
陳小桑隻能攤手,對兩個柱子做個無奈的動作。
大人們都在興頭上,她也不好打擊他們。
三個柱子垂頭喪氣。
難得休沐,還得做生意啊,他們還沒在京城怎麼玩兒過呢。
沈大郎蹲在盆邊幫着拔雞毛,已經恍惚了。
今兒是中秋,不是該去廟會逛逛麼,怎麼變成在這兒幹活了?
旁邊的大柱歎口氣:“我還沒去過廟會,大郎叔,你去過廟會麼?
”
“以前看過。
”
“廟會是不是很好玩?
”
沈大郎努力回想着以前參加的廟會,點了頭:“還行。
”
小時候爺爺帶他去過廟會,他隻記得廟會很熱鬧,有許多燈籠,也有很多吃食。
大柱歎口氣:“我們玩不了了,隻能去做生意。
”
陳老漢道:“一會兒咱也是去廟會,到那兒你就能知道廟會好不好玩了,急什麼。
”
去做生意和去玩兒,能一樣麼。
幾個柱子又是重重歎了口氣。
倒是天冬很有熱情,手上的動作越發快,還道:“賺錢比玩兒要緊,你們也快到娶媳婦的年紀了,該攢錢了。
”
李氏樂了:“天冬啊,你今年多大了?
”
“我十六了。
”天冬挺起胸膛應道。
“十六啊,跟大柱差不多大,也是到了說親的年紀了。
”
天冬紅了臉:“是到年紀了。
”
大樹他們都是過來人,一聽他這話就知道這小子想成親了。
他們便調侃起天冬。
說起娶媳婦的話,大柱二柱也興奮起來。
“天冬想娶什麼樣的媳婦?
”陳大樹問道。
天冬不好意思地咬了下唇:“想找勤快的,體貼人會過日子的媳婦,醜點也不要緊。
”
反正不找師父那樣的。
陳二樹逗他:“大家都想找好看的媳婦,怎麼到你反倒想要醜媳婦?
”
“人總會老,再好看的臉以後也留不住,還是安心過日子最要緊。
”
陳小桑:“你這話讓師父聽到,非得笑話你。
”
天冬“哼”一聲:“我還想笑話她呢,長得好看有什麼用,身上都沒銀錢。
要不是收了你當徒弟,她都快餓死了。
”
他已經長大了,不會因為師父的不喜就難受。
李氏“喲”一聲,勸天冬:“你師父是能人,能人總跟咱這些普通人不一般的。
”
“師尊也是能人,到處治病救人。
隻要他能去的災區,都會盡力過去。
還時時刻刻教導師父醫術,我師父二十歲就能獨自行醫。
我都十六歲了,才學了個皮毛。
”
說起這事兒,天冬便不高興。
他是學醫之人,師父卻一直放養他。
若不是他醫術差,也不會跟着老陳家一塊兒說起賣鹵肉而不去行醫。
沈興義瞥他一眼,道:“小桑也是你師父教導,她如今醫術不比太醫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