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門小藥娘:将軍,我當家!

第497章 巨資

   李氏繼續勸他:“你看看他們幹活多利索,不比咱家幾個樹惜力,村裡誰見着不羨慕?”

   “那倒是,他們吃得多,幹得也多。
陳老漢嘀咕。

   不過轉瞬他就反駁:“這些糧食還有咱一大家子種的,不隻是他們掙。

   再說,他光是去買豬糞都花了不少錢,這些都沒算進去呐。

   李氏點頭:“咱家也種了,可多的都是他們掙的,咱也不是狠心的人,多給點糧食,讓他們今年再給咱賣力幹活,多掙糧食。

   陳小桑樂呵呵點頭:“要是他們今年還賣力幹,咱們能掙三十萬斤糧食呢!

   “三十萬?!
”陳老漢差點背過氣。

   三十萬啊!

   “咱家不是能成地主了?
”李氏哆嗦着問道。

   陳小桑點頭:“對呀,我們每天都能吃肉,日子還能過好呢。

   “給!
一家一個月五十斤糧食!
”陳老漢堅定道。

   陳小桑樂了:“五十斤他們吃不完了。

   “吃不完就讓他們自己賣了換錢去,給他們孩子攢錢娶媳婦!

   陳老漢很大方。

   一個月多給二十來斤糧食也不過分,這麼多人給他們幹長工呢。

   真要算下來,老人孩子加壯年,一個月一人隻有十文工錢。

   他們這日子過得很節省了。

   陳小桑很滿意,撥弄着算盤珠子,算了一會兒,才道:“九萬一千二百五十斤糧食。

   “十萬斤呐......加上咱自家吃的一萬斤,隻剩下四萬斤糧食了。
”李氏嘀咕,眼睛往陳老漢臉上瞥。

   四萬斤糧食,怕是買不了多少田地。

   看着一年掙了不少,再把今年的糧食減了,沒剩下多少了。

   陳小桑心裡嘀咕。

   陳老漢咂摸了一會兒,道:“夏收秋收就有糧食了,隻留一半兒,其它的都拿去換田地。

   想了想,才繼續道:“把紅薯留給他們。

   麥子谷子的價錢跟粗糧可不同。

   陳老漢肯定是舍不得讓長工們吃細糧的。

   陳小桑覺得這樣不夠:“還有油呢,爹,他們要吃油才有力氣。

   “那就多留點豆子,給他們榨油。
”陳老漢這會兒格外好說話。

   “留多少呀?

   陳老漢想了想,道:“留一萬斤豆子,再留五斤紅薯。

   李氏還是覺得不太厚道:“總得讓老人孩子有些細糧吃吧?

   陳老漢瞅一眼閨女,心就有些軟了。

   再加上最近他娘被挖墳的事,他心裡就難受。

   都是孩子老人的,又努力幹活,不能虧待了。

   “那就一家給他留五百斤谷子和一千斤麥子吧。

   一家一千五百斤已經不少了,比老陳家前幾年吃的還多。

   李氏覺得差不多了。

   等往後過節他們再給送些肉菜,長工們的日子比村裡稍微窮些的人家還過得好。

   這會兒是為了攢錢買田地,隻能大家都勒緊褲腰帶,後頭掙得好了再慢慢讓長工們日子更好過。

   不然,再寬待他們,自家白忙活大半年了。

   李氏再厚道,也得先緊着自家。

   ”明兒小桑要去縣城,咱們沒人幫着算賬呐。
”李氏嘀咕。

   陳老漢一點不怕:“讓大郎留下來幫幫忙,他是秀才老爺,打算盤也能耐。

   “大郎哥打算盤比我厲害。
”陳小桑誇贊。

   陳老漢念叨:“怎麼說也是個秀才老爺。

   光是在他家坐着,裡正就得幫着他家。

   陳老漢算準了,第二天把沈大郎給留下了。

   等陳大樹和陳大富從鎮上回來,陳老漢就把村裡老人、裡正、村長全請過來了。

   村裡不少人還來看熱鬧,把老陳家擠了個水洩不通。

   裡正是來做見證,順道一會兒寫文書的,他不用操心那些算賬的事,閑的他坐到沈大郎身邊,跟他閑聊起來。

   陳大樹把跟陳大富去鎮上問的價說了。

   “麥子一斤三十一文;谷子一斤二十六文,豆子一斤十二文,紅薯一斤十文。

   屋子裡老人們聽得眼皮直跳:“糧價怎麼還漲了?”

   “我記得去年秋收沒這麼多啊?

   大家嘀嘀咕咕。

   陳大樹應道:“糧鋪的夥計說了,舊糧賣得差不多了,新糧還沒下來,糧價漲了。

   “哎喲,早知道就等到今年再賣了,一斤貴了好幾文呐!

   在場衆人都後悔了。

   他們是去年秋收就把糧食賣了換錢的,當時還以為糧價會一直跌,誰知道糧價還能漲。

   沈大郎卻想到另外一件事。

   他問裡正:“縣老爺還沒回來麼?

   “沒有呐,聽說請了好幾個月探親假。

   裡正畢竟是經常往縣衙跑的,對這些事兒清楚。

   沈大郎眼皮垂下,“縣衙沒賣糧食了吧?

   “縣老爺不在,誰管賣糧食的事喲。
”裡正存心跟沈大郎搞好關系,這會兒有什麼說什麼。

   他湊近沈大郎耳邊道:“聽說縣衙裡原本要賣的便宜糧,都要被壓得發黴了。

   這不就是那些糧商趁着縣老爺不在,瘋狂擡高糧價麼。

   沈大郎捏緊了毛筆。

   若是縣令再晚幾個月回來,縣令去年好不容易壓下去的糧價就得漲起來了。

   最高興的就數陳老漢了。

   沒想到他這糧食擱着擱着,還漲價了。

   算賬的事對沈大郎不難,他手大,撥弄起算盤來比陳小桑還麻溜。

   扣除老陳家和長工們要吃半年的糧食,剩下的糧食全要賣。

   “紅薯有五萬八千一百二十六斤,麥子四千一百六十六斤,谷子七千五百一十七斤,豆子一萬二千一百二十斤。

   在場衆人驚得下巴都要掉了。

   “這麼多糧食?全是幾千斤幾萬斤呐?

   “老天額,這得賣多少錢呐!

   有人感歎,有人嘀咕:“你們不看看他家包了多少田地,請了多少長工。

   被這麼一提點,不少人動起心思了。

   陳老漢催着沈大郎:“你快算算,一共是多少錢。

   沈大郎坐得端端正正,把算盤珠子撥得“噼裡啪啦”作響。

   其它人都巴巴瞅着,大氣不敢喘。

   他一收手,大家都把目光從算盤上落到他臉上。

   “一共是八百七十六兩零八十八文。

   聲音一落,四周全是抽氣聲。

   “八百七十六兩?!
”有人驚呼。

   “不得了啊!
這些糧食能賣八百七十六兩!

   大家嚷嚷起來就沒個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