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很便宜
“隻要讓師父吃好喝好,就有力氣跟閻王爺搶人。”陳小桑扭頭問雲苓:“是吧師父?”
大家齊刷刷把目光落到正吃得歡快的雲苓身上。
雲苓故作淡定地放下碗筷,用帕子擦了下油嘴,應道:“我天天在跟閻王爺搶人。”
“長生脖子上長了好大一個包,别的大夫都治不好,師父給治好了,這就是從閻王爺手裡搶回人了。”
陳小桑邊說,還邊比劃。
長生的事兒陳老漢知道。
夜裡睡不着,他會問李氏一些醫館的事兒。
長生在醫館呆得最久,李氏也講得最多。
陳老漢聽得津津有味。
這種病都能治好,雲大夫不得了。
保不齊啊,雲大夫也能治中風。
這麼一想,陳老漢神色都輕松了,扭頭對李氏道:“剩下的牛肉牛肚,給小桑和雲大夫吃。”
李氏瞪他:“哪有你這麼幹事兒的。”
當着這麼多孩子的面,把事兒做兩樣,大家心裡得怎麼想。
陳老漢理直氣壯:“咱家這麼多人,吃牛肉,一頓就得三四兩銀子,哪裡吃得起。”
“一兩銀子。”陳小桑糾正。
陳老漢點頭:“你聽聽,小桑都說了,一頓要吃三四兩銀子......”
他頓住了,扭頭問陳小桑:“多少銀子?”
“一兩呀,牛肉是一百文一斤買的。這頓花了一千文,不到一兩銀子呢。”陳小桑應道。
陳老漢不信:“你不惜得騙你爹,你五嫂都說了,一斤牛肉頂七八斤豬肉。”
“賣給别人是四百文,賣給我是一百文一斤,不信你問大郎哥。”
大家齊齊将目光落在沈大郎身上,見沈大郎點了頭,老陳家炸開鍋了。
陳大樹頭一個就問陳小桑:“怎麼便宜這麼多?”
“我們是熟人呀,他們當然給我們便宜了。”
陳老漢驚得瞪大了眼:“你咋還跟酒樓的人成熟人了?”
“小桑,你是不是背着我們偷偷去縣城酒樓吃飯了?”陳四樹追問。
他一問出口,陳二樹一巴掌拍在他後腦勺上:“别胡說,小桑不是那樣的人。”
陳四樹捂着腦袋很委屈:“我都是當爹的人了,二哥你能不能尊重我。”
“你得先有當爹的樣,才能得到尊重。”
飯桌上吵吵鬧鬧,陳老漢煩了:“是你們說還是小桑說?”
大家頓時安靜下來,一個個等着小桑說話。
陳小桑就道:“鹵肉方子本來就是我們賣給喜福來酒樓的,你們忘啦?”
五樹媳婦:“?!”
陳三樹就道:“我們當日也沒說幾句話,不是将方子給出去,拿了銀子就各自回家了麼?”
當日有傅老爺牽線,兩邊都很放心,連讨價還價都沒有,也就沒跟那酒樓的老闆說幾句話。
陳小桑擺擺手:“有情意在的嘛,我跟他說好了,往後我們去買鹵牛肉鹵牛雜,都是一百文一斤。”
大家高興地看向陳老漢。
這已經便宜很多了。
陳老漢不理他們,而是問陳小桑:“閨女,往後他都給咱們這個價?”
“酒樓的東家親口說的。”陳小桑肯定道。
陳老漢高興地夾了一塊鹵肉就往嘴裡塞,高興地招呼他們:“快吃快吃,吃完了該幹活的幹活,該好好讀書的就好好讀書。”
大家高興得埋頭就吃。
李氏問陳老漢:“不留着給閨女一個人吃了?”
“留久了不新鮮,大家吃完要是還想吃,再讓小桑去買。”
陳老漢這會兒很大方。
一百文一斤,他還是買得起的。
陳小桑很滿意,自己吃得更高興。
五樹媳婦眼角餘光一一掃過去,心裡疑惑。
等吃完飯,她拉着陳五樹就問鹵牛肉的事。
陳五樹當然不瞞着自家媳婦,就把自家賣鹵肉,後來還被前任縣老爺抓進牢裡的事兒都說了。
“要不是那個縣老爺,咱家現在還在賣鹵肉掙錢。”陳五樹很可惜。
五樹媳婦驚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好一會兒後,五樹媳婦才道:“若是沒賣方子,咱家日子怕是更好了吧?”
“那也不一定。”陳五樹應道:“我們家沒權沒勢,留着這麼個掙錢的東西在手裡,不見得是好事。”
當日因着鹵肉方子的事兒,他爹和大哥都被抓進牢裡了。
真要是不松手,怕是得被人害得家破人亡。
五樹媳婦瞅着自家男人:“你看事兒很透徹啊。”
“都是爹說的,我記下了。”陳五樹很實誠。
五樹媳婦想了想,也覺得公公厲害。
“最厲害的還是小桑,是她把方子倒騰出來的,還賣了這麼多錢。”陳五樹補充。
五樹媳婦忍不住感歎:“小桑太聰明了,我像她這麼大,還隻會燒火做飯。要是咱的孩子,能像她這麼聰明就好了。”
“沒事,我聰明,以後咱的孩子像我就成了。”陳五樹安慰媳婦。
五樹媳婦鄙視他:“你哪兒聰明了,不都是爹娘說什麼,你就聽什麼嗎?”
“爹娘說的那些又沒錯,為什麼不聽?”陳五樹一點不覺得這有問題。
“少操心,咱樂得輕松。”
五樹媳婦一想,還真是這樣。
她嫁過來,什麼心都不用操,隻用跟幾個妯娌一起把家裡的活兒幹好就完了。
比在娘家還舒服。
再加上醫館每個月還能分給五樹幾兩銀子,她吃喝不愁,進賬又多。
雖說錢都被爹借走了,可他也是拿去買田地,置辦家業,她也覺得是好事。
“如今有爹和哥哥們護着咱,等他們老了,咱的孩子也長大了,事兒也有他們擔着,咱舒舒服服得過。”
陳五樹盤算得好。
五樹媳婦點頭:“不操心,人老得還慢。”
夫妻兩意見統一了。
反正他們不怕爹娘不公平,家裡兄弟妯娌和睦,沒人算計,他們多舒坦呐。
操心的陳老漢瞅瞅天色,對李氏道:“給我撿些盤子碗,我給村裡老人們送去。”
李氏提着個籃子,把盤子碗往裡頭裝。
邊裝邊把今兒給老吳家送牛肉牛肚的事兒說了。
“在一條街上,咱有好東西也不好自己單獨吃,總得送些過去。”
“是該送,我瞅見他們還給送回來一壇子酒。”
陳老漢飯前就瞅見了,隔得老遠能聞到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