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沈将軍
陳小桑家把三樹屋子讓出來給傅老爺和傅思遠住,二樹和三樹把門闆卸下來睡,三樹媳婦跟二樹媳婦住在一塊兒。
李氏看得心疼,回到屋子就跟陳老漢念叨:“得趕緊建新屋子,都住不下了。
”
陳老漢美滋滋地抽着旱煙,不在意道:“睡一晚木闆怎麼了,範大人都在茅草屋住呐,你兩個兒子還能有他尊貴?
”
陳小桑很不給面子反駁她爹:“範大人又不是咱家的人。
”
有閨女幫忙,李氏底氣更足了:“在當娘的心裡,孩子可比别人尊貴多了!
”
陳小桑跟着當攪屎棍:“我也一樣!
”
被妻女圍攻,陳老漢煙也不抽了,将閨女按到床上,大手捂着她的眼睛:“快睡覺!
”
陳小桑樂呵地跟她爹拌嘴。
遠在山腳的範大人連着打了好幾個噴嚏,圓滾滾的身子往床上一躺,樂得拍拍底下點着稻草的床單對沈興義道:“沈大将軍,别客氣,來一起睡吧。
”
沈興義一拳頭砸在桌子上,桌子發出一聲凄慘的呻吟,一條腿斷了,連着着桌上的泥壺掉到地上摔了,茶水流得到處都是。
“你來我們村幹什麼?
”
那一聲虎嘯,若是換了旁人,怕是要吓破膽了。
偏偏範大人不怕,摸着自己圓滾滾的腦袋樂呵呵勸他:“沈将軍還是這麼大火氣,能耐不減當年呐。
”
沈興義看着他那彌勒佛一樣的神情,一肚子邪火無處發,狠狠瞪向他。
“什麼将不将軍,老子是一介平民!
”
範大人順着摸自己圓滾滾的肚子,咂摸着嘴道:“你賣肉能養活一家人嗎?
我怎麼看見你還剩半條豬呐?
”
提到這個沈興義就郁悶。
他天黑才回來,可肉還是沒賣動,這條豬的本錢都沒掙回來。
範大人一雙亮晶晶的眼在簡陋的木屋子轉悠,看得他連連搖頭,“怎麼連間住人的屋子都沒有,聖上知道了得多難受。
”
沈興義坐直了身子,很不自在道:“你不說不就得了。
”
“聖上提了你好幾回,這回可是專程讓我來看看你,沈将軍,你還是跟我回京吧。
”
要不是柳知府上奏折,聖上還不知道沈興義躲在這麼個小村子裡。
沈興義難得的凝了神色,正色道:“如今不用打仗了,也用不上武将,我還是在這鄉野山村舒心。
”
範大人知道勸不動他,便也說起正事了:“你們的旱災到底如何了?
”
沈興義搖頭:“很不好,水渠是大旱後才修起來,村子收成很不好。
”
“去年冬天可有旱情?
”
沈興義咬牙:“去年年底沒下過雨,縣令年底把我們拉去修水利,若是水渠,今年村裡的百姓就不會這般艱難。
”
想到曹縣令,沈興義怒火直燒:“老子在邊關拼命,後方就是這些破家縣令,老子的兄弟們都白死了!
”
範大人趕忙解釋:“不能一棍子打死。
”
沈興義瞪向範大人:“你們這些文官沒一個心眼好的!
”
被當面痛罵的範大人又去摸自己的肚子。
得虧他肚子大,能撐船,他不跟莽夫一般見識。
範大人想通後又樂呵地将具體的情況問了,得知還有稅銀,他的笑容也挂不住了。
“不幹淨呐。
”
沈興義破口大罵:“姓曹的不是個好東西,他還納捐了糧食,夏稅沒收,我看你不查查糧庫,就真是瞎了眼!
”
耳邊是沈興義罵罵咧咧的大嗓門,範大人卻走了神。
今兒他試過了,這個曹縣令腳力不行,明擺着平日裡沒下鄉。
縣令可是一方的父母官,若是整天坐在廟堂上,怎麼知民情?
若是知民情了,去年便該修水渠。
範大人心頭有數了,就又拍拍旁邊的床單,樂呵呵喊沈興義:“來來來,沈将軍來躺着說。
”
沈興義嫌棄地瞅着他:“老子不跟你躺一張床!
”
“别這樣呀沈将軍,我們好歹同朝一場,又是多年沒見,怎麼也得叙叙舊不是?
”範大人好脾氣地哄着沈興義。
沈興義猛地站起身,怒瞪範大人:“老子的床上讓給你睡了,老子睡外面去!
”
範大人一看他來真格的,趕忙坐起身,問他:“你不是讓我跟你兒子兩個人睡吧?
”
“我兒子去學堂睡了。
”
範大人驚了:“你就這麼對你兒子?
”
沈興義臉更臭了:“要不是你鸠占鵲巢,我兒子能去學堂睡桌子?
”
範大人眼瞪得更大了:“你竟然還會成語了?
”
沈興義氣得說不出話,扭頭出門,往牛車上一躺,牛車被他上半身往下一壓往下垮,就變成了頭朝下腿朝上了。
站在門口的範大人連連搖頭,自顧自得嘀咕:“何苦喲沈将軍。
”
沈興義懶得搭理他,身子往下上挪了挪,腿撐到地上後,牛車就平了,他閉眼舒舒服服地睡覺。
等他第二天一早起床,得知範大人還要在他家住幾天時,他恨不得拿把刀砍死範大人算球。
别人問起來,範大人就應道:“我多年沒在鄉村看看了,還是再呆幾天看看農桑。
”
範大人就這麼帶着一大群人這兒看看,那兒看看,沿着田埂這個村子轉轉,那個村子轉轉,到晚上還能來陳家灣。
這可苦了曹縣令等人了,他們又累又餓,恨不得直接癱在地上算了。
之前吃不下的雜糧飯都能咽下了,晚上睡着後做夢都是讓範大人趕緊走。
于是,陳小桑家被傅老爺和傅思遠霸占了。
傅老爺很不好意思,一次次對陳老漢說“我們明天就走”,等第二天傍晚,他又尴尬地跟陳老漢說“老伯,我們再住一晚。
”
陳老漢倒是不怕他住,就是家裡沒米了。
傅家父子把陳小桑的米都吃完了。
瞅着小閨女吃高粱飯,陳老漢心疼啊。
等晚上睡覺,李氏幫着陳小桑揉肚子的時候,陳老漢吧嗒着煙提議:“要不把小桑送大舅子家去,總跟着咱吃高粱米也不是個事兒。
”
陳小桑不樂意,在自家多自在啊,她可不想去舅舅家住。
李氏也不樂意,“大哥家忙着下秧,也沒空照顧小桑啊。
”
陳老漢卻有别的考慮:“咱們村這麼多人來來往往,不太平。
”
也不知道這些人什麼時候走,他心裡發虛。
被他一提醒,李氏心裡直打鼓,也動了把小桑送走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