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門小藥娘:将軍,我當家!

第946章 出發1

   陳小桑送出去的紅包,就這麼又一一收回來了。

   年初四一清點,竟然還多了十文。

   從年初五開始,她就跟着娘去李家住了幾天,年初九才回來。

   至于雲苓嘛,那當然是在家躺着睡了十幾天。

   她才懶得去拜年走親戚呢。

   不過讓她疑惑的是,沈興義竟然連過年都沒回來。

   年初十一大早,她就被陳小桑喊起來了。

   雲苓瞅着外頭還沒大亮的天色,抱怨道:“幹什麼起這麼早?

   “今天要出發了呀,我們還得去縣城找興義叔呢。
”陳小桑用篦子一點點梳着自己的頭發。

   雲苓打了個哈欠,又躺下了:“那也用不着這麼早啊,讓沈興義自己回來找我們就成了。

   陳小桑很嫌棄地回頭瞅她:“我們去京城,就是要經過縣城,幹什麼還讓興義叔跑回來?
師父你趕緊起來吧,四柱和大妹都起床了,你還在睡,羞不羞?

   雲苓難得覺得不好意思,爬起來穿衣服。

   陳小桑見她穿得慢,便道:“我們不等你啊,一刻鐘後就走,你要是晚了就自己留在這兒。

   “你這個不孝徒弟,連師父都不要了?
”雲苓氣呼呼罵陳小桑,手上動作倒是快了不少。

   陳小桑“哼唧”一聲:“隻會睡覺的師父要來幹什麼?

   “誰說我隻會睡覺了?
我還會吃喝!

   陳小桑更嫌棄了:“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勞動人民會唾棄你的。

   “勞動人民隻會羨慕我。
”雲苓很得意:“我有徒弟養着,吃飽就睡,他們行嗎?

   陳小桑用綢帶綁好頭發,又在兩個揪揪上别了兩朵小粉花,在銅鏡裡看了看,美美的,她滿意了。

   她也不管雲苓,自己開了門出去。

   雲苓着急在後頭喊她:“你一定要等我!
我可不想一個人被留在這兒!

   跟着徒弟多好啊,吃喝不愁,還有洗面奶和保濕霜用,時不時有新衣服新鞋子,最近還有各種不同的絹花可以戴。

   這種好日子她可不能丢了。

   陳小桑看看天色,才道:“你還有半刻鐘。

   雲苓哪裡還敢耽擱,慌慌張張收拾完跑出來,老陳家的人已經圍在火盆旁吃早飯了。

   天冬見到她跟見到鬼一樣,驚得他連包子都忘了吃。

   雲苓不滿:“看什麼看?
沒見過你師父啊?

   師父是見過的,可這麼早起床的師父他沒見過啊。

   天冬扭頭看向外頭:“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麼?

   陳小桑對天冬道:“對付她,就要心狠一點。

   “我心狠啊,沒用。

   “你光心狠也沒用,還得拿甜棗。

   雲苓氣得拿筷子敲他們兩的碗:“你們這是拿我當狗訓呢?
還當着我的面商量!

   陳小桑歎氣:“師父,你倒是争氣點啊。

   “是啊師父,你一身的本事,幹嘛這麼浪費?
”天冬很憂愁。

   雲苓卻理直氣壯:“我要是争氣了,還是我雲苓麼?

   說得好有道理。

   沈大郎挑眉:“你也是這麼對付我的?

   “那沒有,我對大郎哥一向敬重。
”陳小桑立馬否認。

   這種事承認了,對她有一點好處麼?

   沒有?

   沒有她幹什麼要做?

   李氏見他們光顧着閑聊,便提醒他們:“趕緊吃吧,一會兒飯菜該涼了。

   “咱還得趕路呐。
”陳老漢提醒。

   幾人埋頭吃起熱乎的包子。

   這是四樹媳婦一大早起來蒸的,畢竟吃完要出發了,總不能随意湊合。

   她就剁了肉餡兒,調好味,做了好幾蒸籠,吃不完的用油紙包着帶到路上吃。

   怕沒地方熱包子,她還特意蒸了不少饅頭,外帶烙了二十多個餅子,還帶了不少自己之前做的肉醬。

   本來老陳家的東西就多,又帶了不少吃的喝的,三個馬車愣是沒裝下。

   陳老漢沒了辦法,隻能挑挑揀揀,勉強把東西放進去,人就隻能坐在車轅上。

   李氏氣得不行:“這麼冷的天,你讓孩子們都在外頭受凍啊?

   “冷了去馬車裡擠擠就熱乎了。
”陳老漢一點也舍不得把東西丢了。

   要不是房子搬不動,他都想扛着青磚大瓦房一塊兒走。

   這可是他花了大價錢建起來的,就要這麼扔了,他心夠疼的了,還怎麼舍得把其他東西都丢了呢?

   “這裡頭都塞滿了,孩子們哪兒有地兒歇着?
你這老不休,盡是想些不着五六的事兒。

   李氏也心動東西,可她更舍不得孩子們受苦。

   于是她喊來幾個兒子,又把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都放下了,隻留了換洗的衣服和幾床棉被,這才将三輛馬車清出來。

   陳老漢舍不得啊,指着東西半天說不出話來。

   “你們幾兄弟把東西都放到我屋子裡,以後咱回來也用得着。
”李氏交代。

   五個樹幹活麻溜,一包包東西往屋子裡抗。

   李氏自個兒将田契收好,又交代了田豐守着家後,才帶着一大家子坐着馬車浩浩蕩蕩離開。

   一直到縣衙門口,陳老漢還在心疼:“打包了那麼多東西,都丢了,以後到京城全得置辦,要多花多少銀錢呐!

   李氏氣得瞥他:“那你自己扛到京城去吧。

   “我就是這麼一說,瞧你這人,還急眼了。
”陳老漢立刻轉了話頭。

   李氏忍不住念叨他:“别的不說,單單這回的絹花,咱就掙了四百多兩,置辦家裡那些東西也夠了,你還心疼什麼?

   “就是啊爹,咱的絹花掙的錢不少,省着點,咱家能置辦起來了。
”陳大樹安慰他。

   陳老漢想想也是。

   年前,絹花生意比以往更好,親家們和兒媳長工媳婦們都忙不過來了,李氏還找村裡媳婦們來幫忙,這才能勉強夠賣。

   也因着多加了人,那些布頭竟然做完了。

   到後來,陳老漢都在感歎陳小桑該多買些布頭回來。

   “誰能想到這麼個絹花生意能掙這麼多錢?
咱親家們也掙了不少,娶幾個兒媳都夠了。
”陳老漢感歎。

   李氏也感歎:“還好有這絹花生意,也算是拉了親戚們一把。
要不然,咱這心啊,總是落不到實處。

   “咱是帶着她們閨女去京城過好日子,怎麼就不踏實了?
”陳老漢雙手交疊在一塊兒,閑散道:“你這個老婆子啊,就是不知道過好日子。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