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門小藥娘:将軍,我當家!

第332章 不怕累

   陳小桑反問鄭先生:“先生,讀書是為了什麼?

   “懂道理,明是非,考取功名。

   陳小桑苦惱地瞅着先生:“可我不能考取功名呀。

   鄭先生:……

   陳小桑雙手背在身後,站得筆直筆直:“我讀書是為了識字,不至于做睜眼瞎。
我跟先生一起學了兩年,已經認了好多字了。

   普通的書我都能看懂。

   既然我不能考取功名,那我就學治病救人,一樣是造福百姓嘛。

   鄭先生聽得一愣一愣。

   陳小桑越說,他便越覺得有理。

   陳小桑繼續道:“學醫也需要時間,若是我一直跟着學考科舉的文章,學着寫詩作畫,我便沒時間學醫制藥救人了。

   先生,你說我上午跟你學做人的道理,下午再去學醫治病救人,好不好呀?

   “好!
”鄭先生激動地出聲。

   他差點跳起來。

   都說讀書是為了考取功名。

   考取功名之後呢?
不就是入朝為官,上為天子,下為黎民百姓麼?

   當官是為黎明百姓,治病救人不也是為黎明百姓麼?

   這丫頭看得透徹啊!

   鄭先生站起身,瞅着比他矮不少的小丫頭,激動問她:“是誰跟你指的路?

   陳小桑眨眨眼:“我自己想的,不對嗎?

   “對!
很對!
”鄭先生已經激動地不行了。

   抓着戒尺,在座位邊走來走去。

   走幾步,就要扭頭看陳小桑一眼。

   然後搖搖頭,又走兩步。

   再回來看陳小桑一眼,又點點頭。

   把傅思遠和三柱都弄懵了。

   傅思遠湊近陳小桑耳邊,問道:“先生怎麼了?

   陳小桑便忽悠他:“先生肯定舍不得我。

   傅思遠撇撇嘴:“先生才不會舍不得你,正月你沒來上學,先生可高興了。

   “你怎麼知道先生高興?

   傅思遠得意道:“先生半個月都沒打我手心。

   陳小桑就拍拍他的肩膀,歎息道:“你真不容易。

   整個學堂,被戒尺打得最多的便是傅思遠。

   誰讓他上課老是不專心呢。

   傅思遠也覺得自己可憐:“你走了,誰給我講故事呀?

   陳小桑跟他嘀咕:“下午放學了,你去我家,我給你講故事。
我不用你分錢給我,讓阿忠阿義幫我家幹活就成了。

   傅思遠覺得陳小桑真是個傻子。

   稿費不少,兩人分,一人能分一兩多呢。

   他一年可以寫兩本!

   既然她都不要錢了,傅思遠當然不會拒絕讓阿忠阿義幫她幹活。

   鄭先生又扭頭回來,看向陳小桑:“你家裡人能答應嗎?

   “答應,我爹聽我的。
”陳小桑得意應道。

   鄭先生激動的心情消散了幾分,才道:“你回去先與你家裡人商量,若是他們答應,我才能答應。

   說服家裡人,就是說服她爹嘛,陳小桑最在行了。

   到了午休,陳小桑帶着三柱跑回來。

   她高興道:“四嫂,我給爹娘送飯去吧。

   四樹媳婦笑道:“你們兩提不動。

   為了讓他們春耕有力氣,陳老漢特意囑咐,飯菜做多點,一人一個雞蛋補身子。

   她炖了滿滿一鍋的酸菜粉條,還一人窩了一個荷包蛋,再加上白米飯,一個籃子都放不下。

   陳小桑為難地瞅着她的大肚子:“你不方便呀。

   “有啥不方便的,我娘生我弟時,還在地裡幹活呐。
”四樹媳婦很不在意。

   十裡八鄉除了老陳家,别家女人挺着個大肚子也得下地幹活。

   二樹媳婦拍着手裡的灰從外頭進來,跟四樹媳婦道:“一早娘跟我說了,中午讓五樹回來拿飯,你别忙活。

   才說完,五樹就回來了。

   四樹媳婦把飯菜裝進兩個籃子裡,讓五樹用扁擔挑着去地裡。

   陳小桑甩着兩個膀子,歡快地跟在五哥身後。

   一路走來,村裡不少人坐在田埂上吃飯。

   一路看過去,不是吃的玉米餅子,就是吃的紅薯。

   畢竟是農忙,就是家裡不寬裕的人家,也得給幹活的男人們吃飽。

   吃得飽,可不一定吃得好。

   五樹帶着小桑一路走過去,飯菜的香味就一路往衆人鼻子裡鑽。

   有年輕小夥子忍不住了,扯了嗓子問五樹:“你們家做了什麼好吃的,也太香了。

   還不等五樹應,旁邊一個大爺先應了:“我都聞到白米飯的香味了。

   “還有雞蛋!

   “哎喲,吃得都趕得上人家地主家了!

   村裡人一個個說道起來。

   陳五樹忍不住瞥了眼籃子,上頭的飯菜明明都被盤子倒扣着,他們怎麼跟親眼見着了似的。

   陳家灣的人當然沒看到。

   可他們鼻子靈呐。

   哪怕是過年吃過幾片肉,也一個多月沒聞着肉香了,這會兒鼻子跟狗鼻子也差不離了。

   陳小桑雙手背在身後,高興道:“農忙嘛,要吃得又飽又好才有力氣幹活,我爹說啦,今年要種三百畝田地。

   哪怕是村裡人早知道了,這會兒聽起來,還是吓了一跳。

   三百畝地啊!

   有人忍不住念叨:“你家可真不怕累。

   陳小桑就道:“隻有種好多好多地,才能吃好的呀。

   不少人琢磨她這話。

   陳小桑扯了五樹的衣擺念叨:“五哥我好餓,咱們快去找爹他們吃飯吧。

   五樹帶着她一溜煙跑了。

   田埂上的人還想聞聞香味兒的,他們一走,什麼香味兒都沒了。

   再去咬手裡的粗糧,就覺得啥味兒都沒了。

   有小夥子跟老人提議:“爹,咱家也多種幾畝地吧,日子能更好過。

   老人瞪他:“你跟寶來家比什麼,人家五個兒子,還跟興義搭夥種地,幹活麻利。
咱家光是往年這些田地都伺候不好,再多種地,夏收秋收的糧食還比不過種得少呐。

   别的不說,寶來家的兒子們個個能耐。

   又加上有兩頭牛,種多少地,都能伺候好。

   他們能比麼?

   年輕人不滿地念叨:“咱家就一直吃粗糧?

   老人便道:“你把咱家的田地伺候好了,去寶來家做短工,多掙點錢,咱也能吃一兩頓肉。

   旁邊的人一聽,心裡也打起小算盤了。

   他們種不了那些田地,能打短工啊。

   以往想找短工做都找不到地方,現在村裡就有活兒幹。

   寶來家要種三百畝田地,今年一年都得請短工,一天三十文,能掙不少呐!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