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分家
“你又是搖錢樹,又是化錢爐。
”陳老漢辯解。
陳小桑反駁:“搖錢樹是高高大大的,化錢爐是矮矮胖胖的,那我是高高大大還是矮矮胖胖?
”
陳老漢繞不出來了,連連擺手:“反正掙錢聽你,花錢不能聽你。
”
“可咱們家有六百多兩呀,一人做一身棉衣棉褲,咱家還是有六百多兩。
”陳小桑算給她爹聽:“錢都沒變多少。
”
外頭的五個樹聽得連連點頭。
小桑說的多好,他們爹也太舍不得花錢了。
他們的襖子都不暖和。
屋子裡的李氏這會兒氣消了,勸陳老漢:“五樹又要去相看了,總不能穿那身破襖子去,大樹幾個畢竟都是當爹的人,在外頭總得要撐得住門面吧?
”
“幾個樹媳婦,哪個不是為了咱這個家忙活,從來沒句怨言。
你說說,咱家都有六百兩了,連身新衣服都不給人做,咱掙這些錢做什麼?
”
陳小桑跟着點頭:“對呀,錢花出去才算錢呀。
”
陳老漢被老妻說得直抽煙。
好一會兒,才道:“行,去買棉花吧,一人做一身新的,大柱幾個的襖子做大點,過幾年還能穿。
”
李氏安心了,笑道:“等雪停了,就讓大樹去鎮上買吧。
”
陳小桑本來想說,用棉布做襖子更舒服,不過為了後面分錢的事,她決定算了。
要不然,她爹會被她氣着的。
事實證明,她說到分錢,她爹就氣着了。
“哪個兔崽子慫恿你跟我說這個的?
”
門外的四樹渾身一哆嗦,在幾個兄弟懷疑的目光中定了神,又貼着耳朵聽。
陳小桑卻一點不虛:“我自己想的呀。
”
陳老漢氣得吹胡子瞪眼:“你想不出這主意,這是要分家啊!
我還沒死呢,兄弟就不和睦了?
”
外頭的大樹食指隔空點點四樹的鼻子,滿臉責備。
四樹往旁邊看,二哥三哥都責備地瞅着他,連一向最聽話的五樹看他的眼神都不對勁。
陳四樹冤得不行:“我沒想分家,我就是想手頭有點錢。
”
“沒錢你跟我們說,我們還能不借給你麼?
”大樹壓低了聲音責備他。
陳四樹縮了脖子:“借是好借,我拿什麼還?
再說,那些錢都是嫂子們的,你們好意思拿嫂子的錢借給我啊。
”
三個樹互相對視。
對啊,錢都是媳婦的,他們的兜比臉還幹淨呐。
五樹便道:“沒錢找爹娘要呗。
”
才說完,四個樹都用一種慈愛的眼神瞅着他。
陳大樹感歎:“到底是沒成親的人呐。
”
陳二樹感歎:“單身漢,真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
陳四樹拍拍五樹的肩膀,沒吭聲。
陳四樹歎息一聲:“等你成親了就知道了,想給媳婦買點什麼,手頭都沒錢。
”
才說完,就聽到屋子裡的陳小桑脆生生道:“四哥也想給孩子買布做新衣裳,想買吃的給四嫂補身子呀。
”
陳四樹渾身一哆嗦。
大樹幾個又轉而憐愛地拍拍他的肩膀。
陳四樹捂着眼睛跑開了。
可不能撞到他爹的氣頭上,要不他爹非得揍死他。
屋子裡的陳老漢愣愣地瞅着小桑:“不是要分家啊?
”
“當然不是啦,咱們家多好啊,怎麼會想分家呢。
”陳小桑應道。
陳老漢跟着點頭:“說得也是,咱們村再找不到我跟你娘這麼好的父母了。
”
李氏嫌棄地瞅着他:“别往自己臉上貼金了,讓村裡人聽到,指不定怎麼笑話咱們呐。
”
陳老漢又理直氣壯:“誰敢笑話我?
咱家和和睦睦,不是咱做得好?
”
這會兒陳小桑站在了她爹這邊:“我爹說得對,咱們家就是村裡最和睦的,哥哥嫂子都很好,爹娘更好!
”
陳老漢高興壞了:“聽聽閨女說的,咱就是最好的人家!
”
李氏嘴巴上不說,可心裡還是贊同陳老漢說的話。
别的不說,單單讓一大家子和睦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家裡再難,她和老頭子也沒打過幾個兒媳婦嫁妝的主意。
二樹媳婦晚上拿着錢來給她,她都給退回去了。
往日幹活,也都是輪着來,就是分工,也沒誰輕松誰更累的。
就是四樹娶媳婦多花的彩禮,她也補給三個大兒媳婦了。
“大樹幾個還好,手頭寬裕,自己屋子有個緊缺的能自己買了,四樹手上可是一點錢沒有。
”李氏念叨。
陳老漢沉默了。
當年他爹娘當家時,他手頭也是一點錢沒有。
那時老婆子生大樹沒奶水,他想買幾條鲫魚給她下奶,愣是拿不出來。
最後還是去求他娘,才拿了錢。
畢竟有妻兒了,總歸有私密要花的錢。
以前他粗心,又加上三個大兒媳都有嫁妝,三個樹日子過得過來。
四樹媳婦當日就帶了幾件衣服過來,一點嫁妝沒有。
怕是四樹和四樹媳婦也難。
陳老漢是個愛省錢的人,也喜歡把錢集中在一塊兒幹大事。
比如給兒子成親,生孩子,家裡建房子。
可他也不是個錢隻進不出的人,到底還是人最要緊。
想通這些,陳老漢便跟李氏商量:“要不,把咱掙的利息拿出來,分給幾兄弟?
”
“這利息錢算是白掙的,咱也沒費力去掙。
”陳老漢不知在對李氏說,還是在對自己說。
在他看來,利息錢就是一筆橫财。
所以他才舍得買羊肉回來炖了吃。
李氏想想也覺得這樣成。
利息有一百一十三兩呢,分到每人手裡,能有二十兩。
“五樹和小桑沒成家,就不給了。
”陳老漢嘀咕。
陳小桑不高興道:“為什麼我們沒有?
”
陳老漢眯了眼:“你們還沒成親,錢得留着給你們當彩禮和嫁妝。
”
五樹還好,畢竟聽話,錢給了他也不會亂花。
這個化錢爐就不得行了,多少錢她都能給花了。
還不如存在老婆子手裡,等她成親了當嫁妝一塊兒給出去。
小桑住慣了青磚大瓦房,往後去沈興義家那破茅草屋子,哪兒住得慣喲。
還不如攢着錢,往後拿去給修青磚大瓦房,總有家業了。
陳老漢這會兒工夫就盤算完了,可他不好隻落下小桑,自是把五樹給拉進來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