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坦白
陳老漢心情複雜得摸摸陳小桑的小腦袋,琢磨了會兒,對李氏道:“你帶兩個兒媳婦把天麻炮制了,明兒讓老大拿去藥鋪賣了。”
李氏應了一聲,扒拉糧食的速度快了幾分。
“大郎的手骨頭都斷了,咱也不好跟他分錢,明兒把天麻換了錢,就把錢都給人送過去。”陳老漢叮囑道。
陳小桑吸了吸鼻子:“我跟大郎哥說好了,換的錢給他七成,我們得三成。”
陳大樹勸說陳老漢:“他們既然說好了,就按他們的來吧。”
陳老漢瞥了眼三樹,沒吭聲。
李氏就道:“我看興義也忙,他家大郎沒人照料不成,要不就讓他來咱家養傷,咱家人多,也好幫着照料。”
陳家人琢磨了下,都同意了。
吃完飯,陳老漢抓了一隻家裡的老母雞,就去給沈興義賠罪。
陳小桑被照料着早早睡下。
一晚上都在做噩夢,一會兒是沈大郎手被野豬吃了,一會兒又是狼把她跟沈大郎吃了。
第二天醒來沒什麼精神,她穿好小衣服,打着哈欠出門。
走到院子就見沈大郎正坐在院子裡。
她擦擦眼睛,再看去,沈大郎抱着一本書正坐在院子裡讀着。
陳小桑趕忙跑過去,左問問,右問問,見他精神好多了,她才大大松了口氣。
“你要喝水嗎?”
沈大郎搖頭:“我不喝。”
陳小桑安心了,跑去廚房洗漱完,又“蹬蹬蹬”跑到沈大郎跟前問道:“你餓嗎?”
沈大郎瞥了她一眼:“不餓。”
陳小桑剝了雞蛋,蹲在不遠處啃着,腫着的雙眼緊緊盯着沈大郎,盯得他渾身不自在。
他轉了個身,陳小桑立馬站起身,又跑到他跟前,關切問道:“你是不是想上茅廁啦?我帶你去呀。”
沈大郎咬牙切齒:“我不去。”
陳小桑“哦”了一聲,把雞蛋塞進嘴裡,拍拍他的肩膀,道:“你不要跟我客氣,餓了渴了都可以和我說的。”
“你都是因為我才變成這樣的,我要對你負責。”
沈大郎的攥緊了書本。
負什麼責,他又沒癱瘓。
想吼她兩句,見她蔫兒巴巴的,沈大郎心一軟,就道:“你搬個桌子出來,我教你寫大字。”
陳小桑搖搖小腦袋,垂頭喪氣道:“我沒有買紙筆,也沒有墨。”
“我帶了。”沈大郎朝着不遠處的一個包袱擡了擡下巴。
陳小桑雙眼發亮,解開包袱瞅見裡面的紙墨筆,還有個硯台,她就跑進屋子,喊了三個柱子一起搬了桌子出來,一人守着一邊。
沈大郎教他們握筆的手勢後,就打發他們自己寫。
見他們寫得認真,沈大郎松了口氣,可算能安心看書了。
李氏回來做飯時,見四個孩子臉上沾得跟小花貓似的,她揪了他們幾個去洗手洗臉。
把他們洗得白白淨淨後,打發了他們去玩,她抓了隻不怎麼下蛋了的母雞,拿着刀比劃了好一會兒,都舍不得下刀。
這一隻雞拿到縣裡能賣好幾十文呢!
扭頭瞅瞅沈大郎挂在脖子上的胳膊,她眼一閉,大菜刀一拉,雞“咯咯”兩聲,撲棱了會兒翅膀,就沒動靜了。
為了閨女,一隻雞算啥!
李氏麻溜處理好那隻雞,放鍋裡炖上了。
三個柱子洗了手臉後就坐不住了,聞到香味眼睛一個勁兒往廚房瞥。
陳小桑鼓了腮幫子:“你們不認真寫的字好醜。”
大柱理所當然道:“我們長得沒小姑好看,寫的字也會比小姑的難看呀。”
二柱吸溜着口水跟着點頭:“對呀。”
沈大郎眉頭直跳,這是什麼歪理?
他不動聲色地撇過去,寫得最好的是陳小桑,跟着就是三柱,大柱二柱寫的字沒法看。
再瞅瞅四人的小臉,果然是陳小桑長得最好,三柱也不錯,大柱二柱長得就差了不少。
還挺有道理。
陳小桑奶兇奶兇地教訓兩個侄子:“那是因為你們不專心。”
三柱用力點頭:“大哥二哥想吃雞,我都聽到你們咽口水了。”
二柱忍不住嘀咕:“雞多好吃呀,寫字一點都不好玩。”
他就喜歡吃,不喜歡識字。
陳小桑就道:“你要認真讀書,長大了能當賬房先生,掙好多好多錢,就能天天吃好吃的呀。”
二柱心動地連連點頭,抓了筆認真寫着。
大柱就道:“我不要當掌櫃,我要跟我爹一樣種地,種好多好多糧食,讓全家都吃飽!”
三柱瞅瞅大哥,又瞅瞅二哥,糾結了。
他是該種地還是該當掌櫃呀,好難哦。
陳小桑還能說不過才八歲的大柱麼?
她撩了袖子,露出一截藕臂,指指自己的胳膊,又指指大柱的胳膊:“你字寫得越醜,人就會越醜,會娶不到媳婦的。”
大柱不懂什麼是娶媳婦,但家裡都着急三叔娶不到媳婦,他就知道這是很不好的事情。
他着急問道:“字寫好看了,我也會長得好看嘛?”
陳小桑肯定地點點頭:“當然啦,字好看了人就好看了嘛。”
大柱心底燃起了希望,攥緊了拳頭:“我一定會把字寫得比小姑還好看的,這樣我就比小姑還好看了!”
他娘就舍不得打他了。
想到他娘對小姑溫聲細語的,他就偷樂。
陳小桑用力點頭,認真對着三個柱子道:“誰字寫得最好看,誰就會變得最好看哦。”
沈大郎:“……”
到底是誰跟她說的?
再看三個柱子,一個比一個認真,他竟是不知該說什麼。
陳家人回來,三個柱子高興地把字拿去給陳老漢看,陳老漢哪兒認識字啊,隻能假裝評比一番,然後告訴他們都寫得不錯。
等幾個孩子高興地跑開,他摸了一把臉,暗暗琢磨是不是也跟着學兩個字。
他一個當家做主的人,總不能比孫子們懂的還少吧?
沈大郎坐在桌子前,不動聲色地打量其他人碗裡的糧食。
除了他和陳小桑,其他人全是吃的紅薯。
李氏把一個大雞腿夾到他碗裡,笑呵呵叮囑他多吃點,轉瞬又把另外一個雞腿夾給了陳小桑。
大人們熱情地招呼他,筷子在雞湯裡夾着蘿蔔吃,肉全進了孩子們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