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門小藥娘:将軍,我當家!

第124章 頭熱的小桑

   即便早就有心裡準備的陳老漢還是被吓了一跳:“鹵蛋怎麼掙了這麼多?

   說到這個,大樹就有說不完的話:“小桑讓我娘鹵了三百個,還叮囑我要一文錢一個的價錢賣,我就随口試試,沒想到那些學生嫁都不講就搶啊。

   他可一點沒誇大,那些學生一下學,聞到香味就一窩蜂湧上來,問了價錢一個個都要買,他忙得暈頭轉向的,還好那些縣學的學子都規矩,都給了錢。

   “那麼小一顆鹌鹑蛋,也有人一文錢一個買?
”陳老漢簡直不敢相信。

   他們在鎮上可都賣不掉,家裡還囤了不少呢。

   “他們都讀得起縣學了,不差這點錢。
”陳大樹一路都在琢磨這事兒呢。

   陳老漢想想也是,當機立斷:“明兒鹵五百個蛋去賣,讓五樹去幫你。

   一個鹵蛋是一文錢,五百個就是五百文,他們家幾籮筐的鹌鹑蛋可全是錢啊!

   陳老漢想想都要飄起來了。

   陳大樹點了頭:“縣學在下午放學,我們上午在家幹活。

   反正就掙那一會兒的錢。

   陳老漢簡直要高興壞了,掙錢不說,還能幫着幹地裡的活兒,去哪兒找這麼好的事兒喲。

   高興極了的陳老漢讓五樹幫他去鄰村打了一斤水酒,還把小閨女抱在懷裡好一頓膩歪。

   陳小桑都被全家誇得不好意思了。

   “好了好了,讓她自己吃吧,你這麼抱着她怎麼吃飯呐。
”李氏念叨着陳老漢。

   陳老漢把一個鹌鹑夾到小桑的碗裡,美滋滋道:“坐我身上跟坐凳子上一個樣。

   往日總說她慣着孩子呢,他這是在做什麼?

   李氏嘀咕歸嘀咕,可家裡多一個進項她還是很高興的。

   陳小桑提議:“爹,我們家多養鹌鹑吧。

   李氏驚道:“三百多隻還不夠喲?

   “咱們後面空地好大的,養一千隻鹌鹑也夠呀。
”陳小桑應道。

   衆人聽到一千隻,一個個倒抽口涼氣。

   一千隻鹌鹑得吃多少糧食喲!

   哪怕是一向支持她的二樹都給她破涼水:“咱家糧食可不夠養那麼多鹌鹑的。

   如今糧食價錢長得更厲害了,他們也就是仗着去年收了不少低價的糧食,才敢養這麼多鹌鹑。

   陳小桑想說服他們:“鹌鹑下的蛋可以賣鹵蛋,下蛋不勤的鹌鹑也能鹵了拿去縣城賣呀,咱們賣十文一隻,一天賣十隻就能有一百文呢。

   陳小桑掰着手指:“鹵肉掙一百文,鹌鹑掙一百文,鹵蛋掙五百文,一天就能有七百文的進項,一個月就能有兩萬多文。

   咱家可以建兩間屋子,四哥五哥就可以成親了呀。

   她算完,才發現自己算掉了地黃,又接着道:“地黃一個月也能掙三四千文,這麼算,咱家一個月能掙二萬五千文!

   陳小桑自己都愣了,她家這麼能掙錢嗎?

   李氏淹了口水,瞅向陳老漢,結結巴巴問道:“老……老頭子,是她算的這麼多嗎?

   陳老漢還迷迷瞪瞪的,也掰了手指頭算,可越算越亂,他幹脆放棄,哄着陳小桑:“閨女,你再算一遍,看你算錯沒。

   陳小桑也覺得太多了,低了小腦袋繼續算。

   陳家人一點聲響都不敢發出來。

   算完,陳小桑點點頭:“沒算錯。

   大樹低聲嘀咕:“二萬五千文……一個月?

   陳二樹咬着自己的胳膊,抓緊了他媳婦的手,“二萬五千文啊!
二十兩銀子啊!

   普通人家一年才能掙個二三兩,多的也就四五兩,他們家一個月能掙二十兩銀子,是人家好幾年掙的錢呀!

   衆人再控制不住大笑起來。

   陳小桑也高興了。

   她可以和三個柱子好好讀書了,家裡也不會再困難了呀。

   大樹媳婦為難了:“一千隻我和娘兩人照顧不過來。

   李氏也冷靜下來了:“就是再加上三樹媳婦,咱也養不了這麼多鹌鹑呀。

   就算現在養三百隻鹌鹑,那也是她帶着三個兒媳婦一起才能養的。
二兒媳懷了孩子,不能去鏟屎換灰吧。
三兒媳婦得多多照料娘家,也不能怎麼幫忙。

   這些日子也是靠着大樹幾個幫忙才能養好雞和鹌鹑,要是再加,不得行喽。

   說到這個,陳老漢也犯了難。

   五個兒子不少,可也經不住這麼分啊。

   得炮制地黃,還得去賣鹵肉鹵蛋,三樹得幫他老丈人家。

   眼看着又要春耕了,這可是關系到全家一年的口糧,怎麼也不能耽擱。

   陳老漢吧嗒着煙沉默了。

   陳大樹道:“谷子已經漲到三十文一斤了,一千隻鹌鹑一天怎麼也得吃40斤谷子,咱家裡的糧食肯定不夠鹌鹑吃的,要是去買,光一天就得吃一千二百文了。

   一天吃一千二百文,一個月,那就是三萬六千文……

   陳小桑掰着手指頭算完,瞅瞅大家,低了頭不敢吭聲了。

   陳老漢問她:“閨女,得多少錢呐?

   “三萬多文……”陳小桑小小聲說着。

   她錯啦,她沒想到糧價已經這麼貴了……

   “忙活一個月,還得倒貼十兩銀子呀?
”李氏感歎。

   陳小桑把自己縮得更小了。

   陳老漢道:“今年糧價得漲到天上去,咱們去年買的糧食也就能供自家一年的口糧。
今年地裡收成多不了,還得費人力挑水,我看,就不折騰了。

   李氏點了頭:“咱家光炮制地黃一個月就能掙三四千文,都夠了。
鹌鹑一天能有一百多個蛋,加上鹵肉,一天掙兩三百文,也很不錯了。

   “糧食都是去年買的,價錢不高,養雞和鹌鹑也差不多了,到秋收,糧食多了還能接上。
”陳老漢摸摸閨女的小腦袋。

   大樹媳婦歎了口氣:“今年旱得厲害,我娘家跟别的村為了水打架了,好多壯勞力都傷了。

   “這都二月了,怎麼一滴雨都不下喲。
”李氏也跟着着急。

   陳老漢就道:“我今兒看麥子熟了,明兒咱就開鐮,割了春播。

   衆人又讨論起春播的事兒了。

   春播可是關系到一年收成的大事,什麼活兒都得給春播讓道。

   衆人一番商量,就讓二樹幾個把地黃的事兒先放一放,先春播了再說。

   陳小桑聽着也覺得掙錢的事兒可以往後靠靠,要不得餓肚子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