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門小藥娘:将軍,我當家!

第60章 營生又不穩了

   李氏盤算了一下,發現手頭已經有十七兩銀子了,她笑得見牙不見眼。

   “三樹的媳婦穩了。

   陳老漢心頭也松快了,有了銀子就有了彩禮,人也不虛。

   陳大樹無奈道:“二樹這邊兒的營生又不穩了。

   大夥的目光都落到二樹的身上,二樹也隻得如實說了。

   到了十月,溫度降下來了,吃涼面的人就少了。

   “今兒隻賣了一半,剩下的都帶回來了,咱一家晚上就吃涼面吧。

   李氏追問:“骨頭湯呐?
天涼了喝骨頭湯的人該多了吧?

   陳四樹嘴快地應道:“喝湯的人多了,可賣湯的也多了呀。
單單我們在的那條街,就有四五個賣湯的攤子了,還都是一樣的骨頭湯,他們兩文錢三碗地賣。

   想到白日的情形,他不甘道:“要不是我們後來也降價,今兒帶過去的骨頭湯都得原樣帶回來。

   陳老漢吐出一口煙,問道:“他們是今兒突然出現的?

   “最近慢慢來的,一開始是有些影響,可咱能掙錢啊,就沒往家裡說,今兒已經把我們的生意都搶了。

   陳四樹很不甘心。

   這個生意錢穩,每天都是一大筆進賬,他們幹得可帶勁兒了,誰知道天一冷生意就被搶了。

   衆人都看向陳老漢,等着他拿主意。

   陳老漢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這生意咱先不做了。

   李氏急了:“這可是一個大進項呐!

   “做的人太多了,都在壓價,咱們買骨頭要錢,地裡的蘿蔔也要人種,靠你們娘幾個可不成。

   陳老漢繼續道:“這些日子老不下雨,地裡也旱得厲害,二樹四樹回來正好,幫我挑水澆地去,老婆子你安生帶三樹相親。

   家裡這些大事一向是陳老漢說了算,李氏就是舍不得二樹幾個的進項,也不好多說什麼。

   老頭子想的比她遠。

   “成,這幾天就别讓三樹下地了,好好養養肉,再養白些,過些日子跟大富媳婦家的侄女見見面。

   陳老漢擰了眉頭:“你怎麼還找大富媳婦?
親戚扯着親戚的麻煩。

   李氏歎了口氣:“這不沒合适的丫頭麼,隻要姑娘好,麻煩也沒什麼。

   再麻煩能有她家三樹沒媳婦麻煩麼?

   陳老漢老大不樂意,想到三樹又黑又瘦的模樣,他又頓住了。

   兒子畢竟年紀大了,又見天幹活,人看着幹巴。
村裡不少人家看中三樹勤快老實,可閨女侄女的都不樂意啊……

   “吧嗒”了口煙,陳老漢道:“你明兒帶三樹去鎮上買塊棉布,找個裁縫給他做身新衣裳新鞋,穿得好些再多見幾個姑娘。

   四個樹吸了口氣,他們往日都是穿麻布的衣服,他爹竟要給三樹做棉布衣服,三樹是真說不着媳婦了呀?

   這麼一想,四兄弟都犯愁了。

   大樹二樹擔心三弟,四樹五樹憂心三哥娶不着媳婦,他們也沒法越過三哥娶媳婦……

   李氏算了下家裡的錢,就道:“要不給小桑一塊做件新襖子吧,她怕冷,去年的襖子不保暖。

   給閨女置辦衣裳,陳老漢是沒意見的,事兒就這麼定下來了。

   陳小桑正跟着三個柱子在後院撿鹌鹑蛋,聽說明兒能去鎮上了,她高興地抱着她娘親了一口。

   “娘,我還想買筆墨紙硯。

   李氏聽得眼皮直跳,那些可不便宜喲。

   她聽說一塊墨要五百文。

   襖子能保暖,不讓她凍着,筆墨紙硯又不當吃不當喝的,買了做什麼。

   “你們在地上劃拉劃拉就成了,還買什麼筆墨呀?

   陳小桑不依了:“興義叔說了,他要辦村學,我們都要去讀書,筆墨和紙都要備着的。

   在沈大郎跟沈興義提這事兒的第二天,沈興義就跑來跟陳小桑說了這個好消息了,她一直等着入學呢。

   李氏笑了:“都一個月了也沒個聲響,怕是辦不成喽。

   孩子們不懂,她還能不知道麼,又是要屋子又是請先生的,得花不老少錢。

   他們這些鄉下人家能吃飽就不錯了,誰家舍得送孩子去村學讀書呀。

   陳小桑不高興道:“興義叔說了會算數的。

   想到興義叔的保證,陳小桑更是信心滿滿。

   “書就不買啦,我們可以借大郎哥的書自己抄,可以省下好多錢呢。

   陳小桑暗暗誇贊自己勤儉持家。

   她哪裡知道沈大郎下定了決心不把書給她看呢?

   李氏不想買這些,又怕傷到小閨女,就找了由頭道:“等村學辦好了,我們再買,咱家的錢得緊着你三哥娶媳婦呢。

   陳小桑眨眨眼:“娶媳婦的錢還不夠嗎?

   光是最近的金銀花就掙了三兩左右呀,再加上大哥二哥他們掙的,爹娘又摳搜,應該存了不少了呀。

   李氏歎了口氣,就把二樹他們不做生意的事兒說了。

   “要是你二哥四哥還做生意,咱家的日子肯定好,現在就靠你大哥了,咱家就緊巴巴的。

   陳小桑又問:“炮制金銀花也能掙不少呀。

   她上次聽娘和大嫂說話,金銀花一天的進項有一百多文呢。

   李氏趕忙應道:“你不是說要給家裡買牛嘛,咱得先把牛買了。

   想到爹和哥哥們辛苦,陳小桑覺得她娘說得有道理。

   還是得給二哥四哥找掙錢的活幹才成呀。

   陳小桑琢磨起來。

   見小閨女被自己忽悠過去了,李氏安心了,高高興興去幫二樹媳婦做家裡的活去了。

   晚上一大家子沒再吃紅薯,而是吃的涼面。

   孩子們高興地不行,盼望着二叔(爹)天天生意不好,這樣他們就能一直吃好吃的涼面啦。

   這種想法大人們是不知道的,一個個吃完了,還給沈興義送了不少去。

   吃完飯,大家都在院子裡消食,三個柱子圍到陳小桑的身邊,低聲嘀咕:“小姑,我也想去鎮上玩。

   “明天不是趕集呀。
”陳小桑應道。

   大柱苦了臉:“我都好久沒去玩了。

   二柱也跟着抱怨:“天天寫字,我手都疼了。

   三柱狗腿地跟着兩個哥哥點頭:“我還沒去過鎮上呢,小姑你就帶我們去吧。

   想到一個多月學習的辛苦,陳小桑也覺得該去玩一玩,要不大家都成書呆子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