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門小藥娘:将軍,我當家!

第134章 我有熟人

   攤主無奈:“這麼一大堆才二十文,都不夠買半斤肉的。”

   陳大樹扯了笑:“豬下水可比不了肉啊,除了我們這些窮人,誰還會買豬下水開葷呀?”

   陳小桑點頭附和:“賣不出去就浪費啦。”

   攤主想想也是,賣出去的是錢,拿回去就是狗的口糧。

   這麼一琢磨,他就道:“十五文吧,你們都拿走。”

   陳大樹知道再不好講價了,掏了錢,跟豬首肉一起付了。

   攤主邊收錢還邊叮囑:“下回想買豬下水還來找我,我便宜給你。”

   等陳大樹應了離開後,攤主才連連搖頭:“誰吃豬下水啊,還不如買一斤肉解饞呢,也才四十文一斤。”

   大米都到六十文一斤了,他的豬肉很便宜了。

   陳大樹把鎮上的豬首和豬下水全買了,在推車上堆得跟小山一樣,陳小桑都沒地方坐了,隻能下車在他身邊跟着他走。

   因着買了豬下水,陳小桑一路樂呵。

   陳大樹瞅着她這麼高興,知道又有掙錢的法子了,他也高興得不行。

   兩兄妹興沖沖回到縣學門口時,陳老漢已經帶着七八個男人站在攤子旁邊了。

   “大舅、二舅、大表哥……”陳小桑順着喊過去打招呼。

   李二舅将小外甥女抱在懷裡,“我們小桑又長好看喽。”

   陳小桑仔細看了二舅,小手摸了一把他胡子拉碴的下巴,感歎:“二舅又瘦了。”

   李家大舅無奈:“在牢裡蹲了好幾天呐,能不瘦麼?”

   陳老漢也不耽擱了,招呼着大家把豬下水和豬頭都搬到牛車上。

   東西多了,往牛車上一塞,就隻能坐下四個孩子了。

   其他大人都是走慣了路的,圍着牛車往前走。

   李家二舅瞅着牛連聲感歎:“妹夫家真了不得啊,連牛都買了。”

   “那是妹夫會打算,哪兒像你過一天是一天的。”李家大舅毫不留情地訓弟弟。

   李家二舅“哎”了一聲,胳膊肘戳了大哥:“當着小桑的面呢,你給我留點臉!”

   李家大舅一回頭,就瞅見陳小桑雙眼發亮地盯着他,他就閉了嘴。

   見聽不到八卦了,陳小桑很是可惜。

   陳老漢出來打圓場:“我哪兒舍得賣牛喲,小桑怕我們拉犁累着,非得買牛,我拗不過她,就買了。”

   原本他想着春播後就把牛賣了,可越用越順手,這頭牛又溫順,他倒是舍不得了。

   李家大舅感歎:“還是小桑會心疼人呀。”

   李家二舅混不吝地應道:“反正拉犁的是兒子們,買不買的都一樣。”

   要不是當着小輩的面,李家大舅一定給他這個弟弟一巴掌。

   不能打,他可以瞪呀。

   李家二舅莫名其妙:“你瞪我幹嘛呀?”

   李家大舅懶得搭理他,而是回頭跟幾個侄子道:“你們爹就這熊樣,你們别往心裡去。”

   李家二舅幾個兒子還能不知道他們爹是什麼樣的人喲,被大伯安撫一下,反倒不習慣了。

   陳老漢瞅着兩家的壯勞力,起了心思:“大哥二哥要不也去買頭牛?”

   李家大舅連連搖頭:“今年是災年,難着呢,錢都得攢手裡,哪兒能買牛喲。”

   連肚子都塞不飽了,還置辦什麼家業呀。

   說到災年,連混不吝的李家二舅也愁眉苦臉了,三弟就是上回大旱沒的。

   哎!

   陳老漢搖頭:“就因着是災年才要買牛,有牛,就能去遠點的地兒找水澆地,也能多種糧食。一畝地收成少了,咱就多種一畝,給補回來,來年總有點口糧。”

   每個男丁成年後都會分八十畝口分田和二十畝永業田。

   等人死了,口分田會被收走,可永業能傳給子孫後代呀。

   隻要不是太沒用的人家,田地是很多的。

   像陳老漢家,光田地就有六百多畝,他們人力有限,幹不了那麼多,就隻能挑最好的一百多畝田地種糧食。

   能滿足一大家一年的口糧,男勞力們就得累個半死,其它的田地隻能荒着。

   可有了牛就不同了,他們早早就把春播幹完了,大樹還能帶着五樹來做生意,三樹能給老丈人家幹幾個月的活不回來。

   再多種個百來畝地,累點也能做。

   李家二舅心動了,“大哥,要不咱也買頭牛吧?”

   李家大舅還在猶豫:“一頭牛要七八兩銀子呢。”

   陳小桑道:“你們兩家合夥買,一家隻用三四兩銀子呀。”

   李家二舅覺得小外甥女說的很有道理,追着他大哥勸:“一頭牛能頂兩個壯勞力,咱們一家花四兩銀子就能一家多一個壯勞力呀大哥。

   一頭牛少說能幹七八年,掙的可不止四兩銀子呀。”

   陳小桑覺得二舅說得太有道理了,連連點頭。

   李家大舅也心動,可想到家裡不多的錢,歎了口氣。

   誰不想買牛喲,可也得有那個家底呀。

   家裡攢的錢是要給小兒子說媳婦的,買了牛,就得耽擱兒子了……

   “大伯,我家也想出一份。”

   陳小桑順着聲音看去,是三舅家唯一的表哥李七斤。

   李家二舅不耐煩道:“你瞎湊什麼熱鬧,我們買了牛還能不借給你用啊?”

   李七斤應道:“我都成親了,不能老占大伯二伯家的便宜。我家就我一個男丁,地裡活多幹不動,我得買頭牛。”

   李家二舅還想說話呢,被李家大舅攔住了。

   他一咬牙:“買!”

   陳老漢神情都緩和了,買牛錯不了的。

   陳小桑高興道:“我們現在就去買吧,我跟賣牛的哥哥可熟了,他會把牛便宜賣給我的。”

   李家二舅驚了:“你連縣衙的人都認識?”

   “當然啦,我們關系可好了,我家的牛才花了七兩銀子呢。”陳小桑得意道。

   陳大樹在一旁戳穿她:“她就跟人聊了幾個時辰,人家怕是都忘了她是誰了。”

   李家二舅失望了,嗨,他怎麼能信孩子的話呢。

   陳小桑不服氣了:“我連他爹什麼時候生過病都知道呢,他怎麼會忘了我?”

   沈大郎對此深以為然:“忘記了她也能跟人聊熟。”

   她跟誰都能聊得來。

   陳小桑指着自家大黃牛道:“我家大黃牛隻花了七兩銀子呢。”

   一聽“隻”花七兩銀子,李家大舅和二舅都無語了。

   她竟然管七兩銀子叫“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