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四百十四、起死回生
于父來到九号車廂,一眼就看到,有個醫生正蹲在地上給一個中年男人做急救,快步走了過去。
醫生半跪在地上,雙手用力地按壓着中年男人的胸口,一下又一下,試圖喚醒對方的心跳,但是中年男人卻絲毫反應都沒有。
于父在距離醫生還有兩步的地方停了下來,此時他終于看清楚了中年男人的面容,心中微微一驚。
這個男人竟然是自己曾經在部隊裡的指導員。
于父連忙上前一步,蹲下身子,“同志!
我認識他,讓我一起幫忙吧。
”他以前在部隊的時候,也學習過一些急救知識。
醫生停下了手上的動作,輕輕地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惋惜的神情,“太晚了,他已經不行了。
”剛剛他來的時候,這位中年男子的脈搏就極其微弱,幾乎難以察覺,現在經過一番急救後,情況非但沒有任何好轉,而且他的脈搏幾乎已經感覺不到了,再搶救也無濟于事了。
“怎麼會這樣?
”于大海一臉難以置信地看着眼前已經毫無生氣的中年男人,心中滿是悲痛,他顫抖着伸出手,輕輕搖晃着指導員的肩膀,聲音哽咽道:“指導員,您醒醒啊,我是于大海呀,您睜眼看看我啊!
”
然而,無論他如何呼喚,推搡,指導員始終沒有任何回應。
于大海眼眶泛紅,淚水在眼中打轉。
突然,他想起了之前淩瑤讓别人轉交給他的藥,仿佛抓到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他急忙伸手進口袋,小心翼翼地取出裝有藥的瓷瓶,顫抖着手打開瓶蓋,從中倒出一粒藥丸,毫不猶豫地放入指導員口中。
周圍的人們紛紛搖頭歎息,他們都覺得這人已經沒有希望了,就算吃下什麼神丹妙藥也無濟于事。
于大海喂下藥後,就目不轉睛地盯着指導員,緊張地等待着奇迹的發生。
隻是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指導員依然一動不動,于大海的心也随着希望的破滅而逐漸沉入了谷底。
他就知道自己不該對這藥抱有太大的期望,畢竟人已去了,又怎能指望一顆藥能讓對方起死回生?
他彎下腰,緩緩抱起指導員,轉身看向一旁的列車員,語氣沉重道:“同志,請幫我找個安靜的地方暫時安放一下他,我需要打個電話給部隊報告此事。
”
“好。
”乘務員點了下頭,帶着于大海向着乘務室走去。
火車現在剛剛出發,到下一站最起碼要半個小時,他們現在就算想停車也停不了。
于大海輕輕地将指導員放在乘務室的床上。
正要去打電話,突然指導員睜開了眼睛。
于大海吓了一跳,連退了好幾步,回過神,他慢慢走到床邊,看到床上的指導員真的睜開了眼睛,欣喜若狂,他伸手在指導員的面前揮了揮,“指導員。
”
指導員伸手抓住于大海的手,笑着看着他,“是你小子啊?
”
他坐起身,看了看周圍,“我怎麼在這兒?
”他記得自己剛剛頭有些痛,正要去倒點水吃藥,剛剛站起來,就暈倒了。
“你剛剛暈倒了,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于大海高興的盯着對方。
指導員醒過來了,他就放心了。
指導員走下床,走了兩步,笑道:“我現在精神抖擻,感覺從來沒有這麼舒服過。
咦?
這是怎麼回事?
我頭也不痛了,胸口也不悶了。
”他之前之所以離開部隊,退伍回家鄉,就是因為身體的原因。
這些年他也一直都在四處求醫,可是病始終沒有辦法治好,他每天隻能依靠藥物。
“你真的感覺很舒服?”于大海有些不敢相信。
難道是那顆藥的原因?
“是啊,我現在覺得出去跑十公裡都沒有問題。
”指導員感覺自己的身體好像一下子就充滿了活力,人也仿佛年輕了好幾歲。
不過他知道這應該隻是他的錯覺,這些年他因為這病,身體每況愈下,這次去京市,也是為了治病。
他以前的一個戰友打電話跟他說,京市有一位醫術十分高明的醫生,隻要能讓她出手,就能百病全消。
隻是他去的時候,對方并不在京市,他隻能找了其他的醫生幫他配了點藥。
于大海盯着指導員看了半天,見對方的精神真的好了很多,伸手拉住對方的手,走出了乘務室,“我們去找醫生問問情況。
”指導員的身體現在怎麼樣,隻要找剛剛那位醫生問問就知道了。
乘務員剛跟上面的領導報告完這件事,她走回乘務室,看到迎面走來的于大海和指導員,她微微一愣。
人怎麼活過來了?
“同志!
你知道剛剛那個醫生是幾号車廂的嗎?
”于大海看到乘務員,立即上前問道。
乘務員回過神,在七号車廂。
“好的,謝謝!
”于大海拉着指導員快步向着七号車廂走去。
他現在急需知道指導員的身體狀況,更想知道是不是淩瑤給他的藥起了效果。
一路上,車上的衆人都一臉驚訝的盯着于大海和指導員。
剛剛于大海抱着指導員去乘務室的時候,衆人都看到了,所以現在看到指導員生龍活虎的樣子,大家都十分詫異。
“那個男人不是剛剛死的那個人嗎?
他怎麼活過來了?
”
“估計剛剛沒有死,還有一口氣。
”
“剛剛那個醫生不是說人不行了嗎?
而且我當時看到他的時候,他的臉上一點血色都沒有。
”
“誰知道呢,反正人沒死就行,我可不想我坐的車有死人。
”
“就是,我也不想。
”
衆人議論紛紛。
于大海和指導員來到七号車廂,很快就找到了剛剛的那個醫生,“醫生!
你快幫他看看,他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
醫生聽到于大海的話,轉頭看向指導員,看到他好端端的站在眼前,還一臉氣色很好的樣子,整個人都驚呆了,“你...你...你...怎麼活過來了?
”自己的診斷應該不會有錯,可是對方的确是真真實實的站在自己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