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請阿姨
廖金玲年紀比張翠花略小一些,剛娶了兒媳婦,兒媳婦又懷孕了,這家裡開銷大。
她便想着出來找點活幹,可她年紀大了,又沒什麼真本事,不好找活,想着當阿姨倒是不錯,那些家務活她都會幹,就正好遇上了莫母需要找人。
瞌睡遇到了枕頭,一拍即合。
莫母把情況跟廖金玲交代一番,直接就讓她去了劉德凱家裡,至于這一個月的工錢,他們自己商量。
“你就是我媽說的廖嬸子吧,以後你就在我家當阿姨,這一個月給你30塊錢的工資。
”莫悠悠說道,俨然一副女主人的姿态,安排了起來。
張翠花打量着廖金玲,看着倒像是個能幹活的。
“好嘞,那我住哪兒?
這平時需要幹些什麼活?
”廖金玲問道,打量着他們的房子。
這家屬院的房子應該是不錯,可這屋子看着也就兩個房間,難道她以後幹完活了,還要走?
她家那個房子,因為兒子娶了媳婦,她現在根本就沒地方住了。
這找個人家當阿姨,也是為了能有個落腳之地。
如果解決不了住宿的問題,那一個月的工錢,可就得重新談價格了。
“你跟我婆婆一起住。
”莫悠悠沖着小房間點了點下巴。
本來屋子就不算大,又特意放了兩張單人床,看着就更加逼仄了。
沒辦法,劉德凱隻是個副營長,他能分到家屬院的房子,已經是走後門了,自然分不到什麼大房子。
若是以後晉升了,當了團長,就可以換大一些的房子。
“這……”廖嬸子看房間那麼小,心裡自然是嫌棄的。
可阿姨的工作也不好找,她當務之急是有地方住,便也不那麼挑三揀四了。
“好吧,”廖金玲将自己的行李放下,又問起了她日常的工作,“除了照顧張姐的身體,我平時還要做什麼活?
”
“打掃家裡的衛生,洗衣服,做飯,對了,一日三餐,盡量多學些菜色,不要總是吃那幾樣,我吃飯不喜歡放生姜,你記得避開,還有給我婆婆熬藥……對了,洗衣服的時候,記得把我的衣服分開洗……”
莫悠悠噼裡啪啦倒豆子似的,提出了一長串的要求。
廖金玲一聽,這不得把人累死?
莫悠悠還說她偶爾得吃宵夜,這個看她心情,那豈不是她一天到晚,都在忙活?
30塊錢一個月,幹這麼多活,住得也不行,虧了!
“悠悠啊,這……這跟你媽媽當初跟我說的可不一樣啊!
”廖金玲一邊搓着手,一邊琢磨着漲價的事情。
“怎麼不一樣了?
”莫悠悠皺眉。
找阿姨是容易,但要找一個能不讓别人說他們家閑話的阿姨,就不容易了。
所以,莫悠悠并不想廖金玲反悔。
“廖嬸子,你直說吧,有什麼要求都可以提出來,咱們好商量。
”莫悠悠說道。
“對,都可以商量。
”劉德凱也補了一句。
“那我就直說了,”廖金玲打算做這份工作,也不是一點調查沒做,起碼行情是摸清楚了的,“現在外面找一個阿姨,一個月都得30塊錢起,咱們多少沾點兒親戚關系,我也可以接受這個價格,隻不過……”
“不過,你們家的活确實太多了,又要照顧張姐,這照顧病人是另一回事,我覺得30塊有點少了,最低,也得35塊錢一個月,不然我幹不了。
”
說完,廖金玲便打量着莫悠悠和劉德凱的臉色。
35塊錢一個月。
一個月多5塊錢,那麼一年就是多出60塊錢,可不是一筆小錢。
張翠花又開始心疼兒子了……
莫悠悠看向劉德凱,他也在猶豫,畢竟這是拿他的工資請的阿姨。
“行,那就35塊錢一個月。
”劉德凱最終還是答應了。
他想着,自己手頭緊的時候,再找莫悠悠要錢就行了,都是一家人,她不可能坐視不理。
再說了,實在不行,還可以上老丈人家裡哭窮去。
他們心疼莫悠悠,自然舍不得看着他們日子過不下去,所以他沒什麼後顧之憂。
張翠花的健康,就是劉德凱最大的顧慮。
“好好好,”廖金玲一臉喜色,特别有眼力見的說道,“那我現在就開始幹活了,先打掃衛生,一會再做飯去!
”
不得不說,雖然張翠花搬回來這件事,讓莫悠悠頗有微詞,可她節約了房租,又得到了一位阿姨,也确實讓她生活質量蹭蹭往上漲。
起碼家裡吃得好了,看起來更幹淨整潔了,心情都好了不少。
“廖嬸子,我今晚想吃清蒸魚,你記得弄啊!
”早上出門的時候,莫悠悠還興緻勃勃的點菜。
“好嘞,沒問題!
”廖嬸子答應道。
每天買菜的錢,都是莫悠悠出的,有時候劉德凱也會給。
廖嬸子每天買了菜,都會回來報價。
張翠花聽說有些阿姨會克扣菜錢,從中賺一點小錢放自己錢包裡,便起了防範的心思。
“廖嬸子啊,今天買菜,我跟你一起去吧。
”張翠花說道。
她心想自己就是走走路,也不用提菜幹活,不算累着,充其量就是适當的運動。
廖金玲可不想讓她跟着一起,有張翠花的監督,她還怎麼做小動作?
雖說菜錢裡也剩不下多少碎銀子,但蒼蠅腿兒也是肉,聊勝于無!
如果讓張翠花跟着,豈不是就沒了。
“張姐,我去得早,你不如再多睡一會,為了你的身體,你也要好好休息啊!
”廖金玲勸說道。
“這年紀大了,覺少,我就當出去走動走動,這成天憋在屋子裡也不好。
”張翠花下床,準備換衣服出門。
“那,那好吧。
”廖金玲假笑道。
果然,有了張翠花跟着,廖金玲做不了任何小動作,隻能老老實實地買菜。
“這魚多少錢一斤呐?
”
“四毛錢!
”
“行,那我挑一條吧。
”廖金玲開始挑選晚上做清蒸的魚。
若換做平常,她肯定得先砍價,這樣省出來的錢,就能進她自己的口袋,也算是“理所當然”。
現在張翠花跟着,她懶得砍價,反正省下的也不能算是自己的,她何必要浪費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