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随母改嫁,我跟繼父約法三章

第一卷:默認 303師傅的無奈

  這一晚,孫思成很早就上了炕,平安知道他心情不好,也老老實實的躺着。

  張瑾平走後,明萬裡跟孫宏宇就住進了他的房間,所以現在房間隻剩下他們師徒。

  這一刻平安有些迷茫,師傅貴為百草堂的掌門大公子,自己本身還有個五品虛職,卻也有很多無奈的時候。

  比如現在,本來興高采烈地準備回家,卻被突然告知要轉去應天府給人治病,這也是命令,根本沒有你回絕的餘地。

  當名醫看來也沒有想象中的自由自在。

  還有四日就是五月中,窗外月色皎皎,朦朦胧胧,仿佛戰争從沒有過,甯靜又美好。

  “也不知道你先生中沒中?
四月中結果出來,四月底就能派官,這裡不準私人用信鴿,還不知道你先生會不會棄官。

  孫思成的聲音不大,但在靜靜的暗夜裡,尤其的清楚,平安就知道師傅沒有睡着。

  “師傅,先生不當官的可能在八成以上,我覺得先生不當官也好,百草堂的大帳房,師傅的左膀右臂,比什麼縣太爺不自由自在?

  孫思成輕笑:“你不懂,讀書人都追求當官,當了官,外人看着就不一樣,就是官家人了,對孩子将來的婚嫁都有好處。

  至于我,當然舍不得你先生這個大賬房、大掌櫃,師傅一生能遇上你先生、萬裡、何進、方家兄弟還有老葛他們,運氣已經極好了,如果你先生去當官了,可以肯定很難再遇上你先生這樣好的人。

  平安,從明日起,你把一半時間用在讀書上,到了應天看情況,如果短時間走不了,我就給你請臨時先生,明年的院試也就一年的時間了。

  “師傅,我聽您的。

  秀才甚至舉人,他都是要考的,将來就是一生當大夫,也不能讓人說是個白丁。

  “平安,如果你能一路考的順利,将來也是可以當當官的,誰說會醫的人當官就不好?
你可以讓你管轄地的百姓多種藥材,或者經營一些于藥有關的行業,讓人日子都過好了。

  “師傅,您不希望我跟您後面行醫?
當一個好大夫不好嗎?

  孫思成突然心塞了,他最想的還是平安接他的醫缽,并把醫術發揚光大,當官确實有些……

  “睡吧,當不當官,你都得考,睡吧。

  ……

  天不亮,小院就亮起了燈火,汪全帶着元清幾個做了簡單的早食,把昨晚蒸的饅頭熱了一些,一會大家夥吃些就準備動身了。

  “大公子,管大人跟武大人來了。

  孫思成、孫宏宇迎出來:“兩位大人,昨日不是說好了,今日不用送的嗎?
快請進。

  四人在堂屋坐下。

  管平道:“下午我也是糊塗了,今日本是準備給所有地方來的大夫、學徒發些盤纏,月錢到地方衙門領,大夫二十兩一個人,學徒十兩,你的人二十四個都有,這一年每個人都參加了救護,不多,也就三百兩,有幾個醫術好的學徒就按大夫給了。

  這是你跟平安還有孫軍醫的,是将軍的一點心意,這錢是軍營出的,跟其他人無關,你一千兩,他倆每人八百,可能你救一個有錢的老爺就不止這麼多,誰讓軍營窮呢?

  孫思成推了一會,實在推不了也就接了。

  “思成,這次去應天,朝廷派來的人說了,盡力而為就行了,實在治不好也沒辦法,上面也不會怪的,隻是這一路過去,又得二十多日。

  管平又看着孫宏宇:“孫軍醫跟着一起走嗎?
我們在一起二十多年了,再見面不知道什麼時候了,這次我可能跟将軍一起回京了,這裡應該不會來了,都老了。

  孫宏醫笑笑:“我比你們年紀都大,我才是老了,我跟思成他們一起走,路上也有個照應。

  孫思成道:“堂叔是平安的叔爺爺,他爹還是堂叔的徒弟加義子,是一家人。

  武進笑起來:“這個我們知道,平安一直叫孫軍醫叔爺爺,說不定很快我們就會在京城相見的,管大人,我們走吧,不耽誤他們了。

  孫思成也站起來:“解學文大夫還有我的另外一個徒弟跟大隊人馬走。

  武進點頭:“讓他們準備好就行,騾車馬車都有,不過可能擠一點。

  早飯後,萬裡當場就給大家夥發了這筆銀。

  解學文、文竹、小晨、青石、吳鈞、如意是按二十兩發的,其餘人都是十兩。

  這本是額外得的銀,大家都高興起來,十兩也是不少了,回到府城,學徒還能拿到二十四兩銀,普通大夫能拿到六十兩。

  這是很不錯的一筆錢了。

  平安早已經把自己的八百兩放入醫廂的夾層,這一路走來,他身上的銀高達一萬五千兩了,其中不少都是意外之财。

  可以拿的意外之财他絕不放過,正所謂不拿白不拿。

  孫思成塞給文竹五十兩,又勻給他和解學文一輛騾車,這就避免了跟許多人擠一輛,還可以看着帶上兩個人。

  當晨曦撒進小院,孫思成帶着幾輛馬車在文竹和解學文依依不舍的目光中離開了小院,……

  途中艱難自不必說。

  二十日後。

  他們已經到了應天府附近。

  明萬裡道:“大公子,我們先去客棧還是去老大人家?

  孫思成看看天色,太陽挂在西天,時辰尚早,“先去客棧洗漱休息,然後讓吉祥拿着我的名帖去王家,聽王家如何說,不着急的話,我跟平安就明日過去。

  “是,大公子。

  明萬裡知曉如此最好,老帝師曾是當今兒時、少年時代的老師,感情深厚,王家大老爺也曾經是翰林院的掌院,給三位皇子都講過課,聽說這兩年因為父母年老體弱才辭職在家。

  這樣的人家是不能慢待的。

  孫思成上路第二日就轉了心情,不但沒有了不舒服,相反還積極地趕路,無它,就是想到了如今賦閑在家的王家大老爺。

  那是一等一的文魁,平安如果能得他一段時間的教導,不比在國子監強上許多?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