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110平安無語了
平安這些日子空前地發奮,小臉都瘦了一些。
上午先生會來莊上教他,元清幾個也跟着學,午後,小武會送他和先生去城裡,這時候青石跟吳鈞會一起帶着,學醫不是一朝一日能成的。
孫文把平安帶到後堂,今日百草堂病人特别多,孫思成既然這段時間在這裡,肯定要幫着診,許多病人就是沖着他來的。
以至于到現在才在後院吃着雞蛋面。
“平安,不能上午讀過書,剩下的時間就一點也不上心了,你已經八歲,不小了,大周文人愛詩,出口成章的比比皆是,不用刻意花時間,你看指着一花一草也能吟一首,就拿你師傅來說,為了診治病人,到現在才吃口面,也是可以詩一首的。
”
平安也是無語了。
這幾天,先生大有想讓考狀元的架式,可他隻想考個秀才,中舉則更好,不至于被人說沒文化,做名醫才是他的終極目标呀。
這樣下去,他到底是考狀元,還是做名醫?
他太難了。
“平安,你先到大廳去,我一會就來。
”
“知道了,師傅。
”他又跟皺眉看他的先生彎腰行了個禮,“先生,我會做詩的,我先去前廳了。
”
做詩是吧?
先生,終有一日,我要讓你對着我的詩傻了眼,然後激動、夜不能寐。
他現在是清楚了,大周根本就沒有前世那些脍炙人口的名詩,他曾是過目不忘的天才少年,又特别喜歡唐詩宋詞,腹内的那些名詩名詞簡直不要太多。
稍微改動一下下,不就是他萬平安的?
隻是現在太小了,聰明也不能聰明到那個份上,任何時候都不能高調到昏了頭。
“去吧。
”孫文揮揮手。
孫思成喝完最後一口湯:“阿文,你到底要做什麼?
平安已經在讀書,日後也會考秀才,但他是我徒弟,終究是要成名醫的。
”
“大公子,那孩子太聰明了,說不定日後能成一代名臣,幫着皇上治理咱大周萬裡河山,你不想看着大周更加的蒸蒸日上嗎?
名醫不還是有你嗎?
再說了,當名臣就不能當名醫嗎?
”
“你瘋了吧?
還當名臣?
你讓平安一日十二個時辰不睡覺?
更甚至當二十四個時辰用?
你沒看他都瘦了嗎?
”
“他那是抽條,大公子,你可以給他開個藥膳方子,咱們把時間好好安排安排,讓平安試試,萬一院試過後,他願意鄉試呢?
鄉試過後他願意春試呢?
大公子,咱們試試看,天才不能跟普通人比,普通人花好幾日背會一篇文章,他不一樣,一個時辰他就會了,你看,那個老人家教了他幾日醫,他就記得牢牢的,這件事你跟我吹了不止一次。
讓我們試試,試試一個天才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如果平安既能當名醫又能當名臣呢?
大公子,百草堂日後也要有我們自己的靠山,如果平安日後能當這個靠山,那不好嗎?
”
孫思成盯着孫文,久久沒有說話。
他承認他動心了。
可曆史上從沒有過既能考科舉又能當名醫的,他還想跟徒弟當内髒手術的鼻祖,手術工具都擺在醫箱了。
天才也才八歲,給他那麼多的壓力好嗎?
他不忍心。
“阿文,這些你我心裡知道就成,先還是上午跟你學文,下午跟我學醫,其他什麼都不必說出來。
”
孫文知道大公子動心了,當然不會追着來。
“你說你,本來是去淮南府鋪子開業的,怎麼又不去了?
”
“這個很稀奇嗎?
做生意不過是為了賺錢,有人就行了,平安功課要緊,再說這邊鋪子也要我準備,方霄幫着忙,他人多。
”
孫思成搖搖頭:“你到底要開多少鋪子,江南開了八個,這邊又要開四個,你已經開十二個了。
'
"十二個不多,我是打算将來開二三十個鹵味鋪,我跟平安讀書也都要銀子,平安還想自己養自己人,哪樣不要錢?
方霄、何進他們,咱們吃肉,也得給他們喝湯,銀子大家好賺。
”
“這些随你,阿文,這次萬長生回來,就讓平安敬你一杯茶吧,”
孫文歎口氣:“我也想,可我又怕耽誤了平安,萬一将來會有大儒想收他當徒弟呢?
”
“放屁。
”
“大公子,你今兒怎麼說粗話?
啧啧啧,這樣的大公子要是别人聽見了,怕是都不認識。
”
“我怕什麼?
我是平安的大師傅,平安什麼主我都能做,武師傅是小武大武,他們的身份擺在哪,不可能讓平安跪他們,文師傅你當之無愧,咱大周隻興第一個大師傅擺宴收弟子,所以隻好委屈你不能大辦,但我們幾家人坐一起,開開心心吃一頓,再讓平安敬你一杯茶還是應該的。
”
孫文笑笑:“大公子,我真的動心了,就因為想當這小子的文師傅,我連晚上都想着讀書,生怕自己不夠格,這孩子我是真喜歡。
”
“那就這樣吧,我去前廳了,你既然打算考舉,雖然還有三年,也盡量培養自己的人手,把小事讓他們做,你管大的難的就成。
”
“我知道,我也走了,年底我會把這些都安排好,初八以後就安心進谷教平安,你安安心心上京辦你的事。
”
兩人相視一笑,孫文擺擺手大步走了,他的心情很好,整個人都神采飛揚。
孫思成并沒有立馬去前廳。
十多年前無意中救了孫文一家,并幫他複了仇,這些年,風裡來雨裡去,他一直勤勤懇懇幫自己,稱之為百草堂最大的掌櫃,第一賬房也不過分,幫了他多少也說不清。
兩人之間的感情不比親兄弟差,今日他這麼激動,也是因為平安确實優秀,優秀到孫文不忍孩子放棄科舉。
孩子小,他現在還不怎麼明白自己想要的,暫時就這樣學着吧,等十五歲了,他是想走哪條路,他都不攔着。
但醫這方面,他是定要傳給他的。
文師傅之所以想讓阿文坐實了,就怕哪一天,真的有大儒看中了平安,然後以師傅的身份壓着平安一定要學文,到時候他是能憑大師傅的身份壓着,但那樣也得罪了人。
孫家在醫道上門楣不低,但到底是醫藥大戶,不能跟真正的高門相比,背後的靠山也不是那麼得力,真正能多少年還不一定,其代價每年也不少。
孫文的提議,他是真的動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