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随母改嫁,我跟繼父約法三章

第一卷:默認 618陳盛的煩心事

  孫思成一聽到此事,立馬着急上火。

  江南他的人可是不少,他跟平安在江南的産業也是很多。

  産業這些就不說了,人可千萬不能出事。

  萬裡、何進很快帶人出了門。

  他有預感,這次他跟平安可能都得去江南,如果可能,還是盡可能自己去,平安他還是不舍得,何況阿妩懷孕快四個月了。

  醫院開業已四個月,每天可謂是人滿為患,不隻是看病的,還有買養生茶和藥膳的。

  平安兩個月前多開了養生這一塊,有青石負責,方子則是平安提供,養生茶有十幾種,都是配好然後小紙袋裝好,回去喝一壺就沖一袋,很是方便。

  藥膳需要提前定,到點自己派人來取,如果醫院送上門也可以,但得另外加一筆送貨費,能吃得起藥膳的,誰會是窮人呢?

  養生這一塊每日收入很是可觀,平安在賺錢這方面還是很有天賦的。

  申時初。

  孫思成和平安被通知即刻進宮。

  師徒倆對望一眼,這一趟江南之行怕是推脫不了了。

  平安跟在師傅後面上了車:“明日就是七月底,我爹娘他們這次應該是途中耽誤了,不然前兩日就應該到家了。

  萬長生兩口子确實耽誤了兩日行程,倒不是因為他們自己,而是因為陳盛。

  萬長生一家和陳軒一家到了慶州府等陳盛,一道來的,自然一道回,陳盛隻有兩個小厮,一個護衛兼車夫,單獨去京城會不放心的。

  萬長生跟陳軒一行人到了客棧安頓好,一打聽,陳盛根本還沒來。

  “萬叔,今日都七月初十了,之前我們跟陳盛約好就是這個時候在這裡碰頭,按理應該要到了。

  這裡到京城差不多要二十日,就算是明日起程,也得月底了。

  朝廷給他們的假是三個月,實在路遠的,可以多要半個月的假。

  他們這樣的路程是可以要求多要半個月假的,但都得記錄在冊,所以最好還是不要超過三個月。

  五月初八動身,八月初八最好能去報到。

  慶州到京城說是二十日左右,但途中有女眷,三強的娘子還有些暈車,所以月底不一定就能到。

  “陳軒,我讓二強帶虎子去其他客棧找找,如果不行,明日清晨就去他祖父的縣衙找,不會是生病耽誤了吧?

  陳盛家。

  陳老太爺陰沉着臉看着自己的老婆子還有二兒子一家。

  “我就說怎麼在縣衙左等右等等不來盛兒一家三口,原來是你們在拖後腿。

  陳盛心裡恨的要死。

  前日本是去縣衙跟祖父道别,再去府城等萬叔他們。

  誰知道祖母竟然要他帶着二叔一家四口去任上。

  這還不算,還要求他給二叔找個不錯的差事,再把二叔的兩個兒子帶去萬家讓狀元郎教他們,怎麼也要中個舉人中個進士。

  他真是好笑。

  大堂弟已經二十二歲了,不過是個童生,小堂弟十七了,連童生都不是。

  他們這是要毀了他呀。

  “老爺,怎麼能說是在拖後腿呢?
盛兒運氣好,碰到了個好後爹,後爹又有個狀元兒子,盛兒能得狀元指點,還能在狀元家住了三年。

  那為什麼不能幫幫他兩位堂弟?
都是兄弟,總不能以後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吧?
咱們送些禮,最好讓狀元郎也指點他們兄弟,就是不一定能住進他們家裡。

  盛兒官派的好,竟然派到京城附近,那就帶上他二叔二嬸,可以給他二叔在縣衙找個差事,他二嬸倒是可以京城縣衙兩邊跑,相公、兒子都能照顧。

  我如今年紀大了,不想跑了,不過等老爺辭官榮養後,我們倒是可以一起去京城過日子,這裡的産業可以變賣了再去京城置上一些。

  陳盛心都涼了。

  祖母這是想他死嗎?

  前些日子去大舅家,大舅一家人從頭到尾都是笑眯眯地待他,外祖父現在身體不怎麼好,看着他總是流淚,他知道這是想母親了。

  再不乖的女兒,外祖父都拿着當個寶。

  而祖母隻把二叔一家人當個寶。

  他看看祖父,祖父竟然沒有罵祖母,隻是靜靜的聽着,一言不發。

  他的心沉入了谷底。

  一刻鐘後。

  陳老太爺突然站起身,朝門外走出去。

  “二叔,七叔,十三叔,兩位堂弟,你們來了,實在是麻煩你們了,快請進。

  陳盛忙過來一一行禮。

  幾位老人家,年紀最大的已經快八旬,最小的也有五十多歲。

  待衆人坐定。

  陳老太爺朝幾位叔深深行了一禮:“二叔,七叔,十三叔,咱陳家祖上也是出過知府大人的,到了我這輩,我勉強中了個同進士,此生隻做到縣太爺,如今六十有三了,再有兩年就得榮養了。

  盛兒這幾年幸虧得貴人相助,雖然中了同進士,卻派官在京城附近,這比我當年處境好了許多。

  盛兒今年二十四歲,算是年輕有為,我本希望他好好拼搏幾年,給咱們陳家多掙些臉面,将來也能提攜陳家的下一代。

  前幾日我就跟他約好在縣衙見面,然後陪他去府城見狀元公父母,好當面跟他們道謝,盛兒這幾年都是住在人家家裡,吃喝都是人家的。

  可我左等右等,等不來盛兒,急急忙忙趕回家,才知道出了什麼事。

  這個老太婆竟然要盛兒帶他二叔一家去京城。

  要一日未上任的盛兒幫他二叔找個好差事,要盛兒厚着臉皮帶兩位堂弟去狀元郎家,說什麼怎麼也要考個舉人考個進士回來。

  我真是好笑,我這兩個孫兒這些年被他們祖母慣的不像話,一個二十二了還是個童生,一個十七還什麼都不是,就這樣的學問還想中舉人中進士?

  慶州城幾千個讀書人,三年也出不了多少舉人,全大周好幾千個舉人,三年隻出三百個進士同進士,他們這都不是在為難盛兒,是想毀了孩子啊,毀了咱們陳家的希望。

  三位老人家一個個陰沉着臉瞪着老太太和她二兒子一家。

  哪裡有這樣害人的?
還是自己好不容易考中當官的親孫子、親侄子。

  “三位叔,兩位堂弟,我今日請你們來,就是請你們做個見證。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