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318竟然要面聖
平安瞥一眼親爹,這個他沒打算瞞他:“二十個吧。
”
“什麼?
”常春風嗓子破了音,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了下,“兒子,你還小,不是身邊人越多越好,爹三十出頭了,家裡也才買了六個人,就這些人一年開支就不少。
”
平安翹起嘴角:“所以說讀書之餘,我得想辦法跟着師傅後面做手術,這樣才能養起他們呀,這些人年紀最大的才二十多歲,十幾歲的居多,從小一起長大的人才更貼心不是?
”
常春風無語地看着兒子,他難道不知道屬下從小培養的好?
關鍵是得要銀子養。
“二十多人一年怕要不少銀?
”
“嗯,差不多一千兩。
”
常春風長吸一口氣:“平安,你師傅怎麼想的?
我一個六品官一年才六七百兩銀,就算是你一年能賺一千多兩,總得存些吧,人還有不得已的時候,這些你娘跟那人不教你嗎?
”
平安淡淡地答:“我繼父我娘從不要求我如何如何,他們隻讓我量力而行,做什麼事都要憑着良心,再說這兩年我一直在外面,我的事他們也不清楚。
不過您别急,我後面還有師傅呢,有他幫兒子兜底,實在養不活就讓百草堂幫着養,日後我還就是了。
何況皇上現在賜了莊子給我,莊子就讓師傅的人幫着打理,加上治療費,夠我用了。
”
常春風心一動:“平安,你師傅可跟你說了定親的事?
你現在也不小了。
”
平安瞥瞥他:“您知道什麼?
師傅跟您說了?
”
常春風心想果然大公子已經跟兒子明說了。
“嗯,我聽你張舅舅的話音,好像大公子願意把他女兒定給你?
你是怎麼想的?
”
平安大大方方地說:“師傅是跟我說過一次,不過那隻是他的想法,他家裡人還不知道呢,如果師傅家都同意,我當然是願意的。
師傅對我好,阿妩也不錯,知根知底,高門大戶的咱們攀不上,攀上也沒啥意思,再說孫家本就是最合适我的高門。
爹,萬一有人問我的婚事,你就說已經定下了,隻是孩子小,暫時沒公開,具體哪家暫時就别說。
萬一有不講理的人家,門坎比咱高的多,硬是把小庶女塞給我,您怎麼辦?
到時候就兩難了,先生就跟我談過這些後果,我不能冒險。
”
常春風深吸一口氣:“兒子,爹聽你的,孫家就很好,你師傅願意把女兒定給你,本就是我們高攀了。
”
想想他又扭扭捏捏道:“兒子,将來你成親,最好還是在爹這邊,你是常家的嫡長子。
”
這确實是個問題。
“爹,這個以後再說吧,說不定過兩年您又有了兒子,兒子多了,我就不一定非得在您這邊成親吧?
我繼父受了傷,到現在都沒有兒子,我也是萬家的嫡長子,這個現在還真的不好定。
”
常春風紅了眼:“那怎麼能一樣?
以後兒子再多,那也不是你,是你幫爹送了你祖父祖母。
這些年爹也想通了,你娘沒錯,你繼父也沒錯,錯在于我。
”
平安低下頭沒說話。
錯當然在于你,如果你當初把發妻看重一點,硬是不跟齊嬌嬌成親,人家還能綁着你?
可能親爹到現在都不知道那個女人已經死了吧?
他沒打算說,何必讓一個外人破壞自家人的心情,不值得。
“爹,這個還早,如果師父提出定親,就由您和母親辦吧,定親禮我會準備的。
”
常春風笑起來:“哪裡要你準備,爹會準備的。
”
大不了他跟老丈人、大舅哥他們借點,給兒子定親禮不是當爹的應該準備的嗎?
接下來,常春風心情大好,整整考了平安一個時辰,得知他跟老帝師父子後面學習了大半年,連連稱兒子有福氣,那對父子可以說是文壇上的泰鬥。
“平安,院試還有一年,好好讀,争取考個不錯的名次,小三元當然好,夠不着也不要緊,你張家外公學問不錯,你可要他教你?
”
平安搖搖頭:“爹,我有先生,再說也沒那個空。
”
常春風也不勉強,兒子的功課很紮實,簡直出乎他的意料,但他沒有多誇,就怕年紀小飄了。
大公子跟孫先生這些年把兒子教的不錯,真在自己身邊,不一定就有這樣好。
日子不知不覺中過了十天。
這期間,他拜訪了先生家,又把自己的人安排妥當。
除了大武兩口子,再就是林峰、小武,其他人暫時全部到莊上。
現在九月份,佳安莊這兩年種了不少藥,其中一年生的,二年生的,剛好現在采。
采好的藥還得炮制好,然後全部由百草堂收走。
這些青石他們都會做,人空着也浪費,短時間也不能都安排到醫堂去。
前幾日,内務府宣他、師傅、霍止還有不少人進了宮,但也僅僅是在太監的指引下,朝着乾清宮方向跪着謝了恩,并沒有真正見到皇上。
其實如此最好。
這些天先生忙着一些賬務,平安基本都在家讀書,偶爾去醫堂轉轉,再有六日就進國子監讀書了。
就他知道的熟人就有好幾個,師傅家的長卿,先生家的緻遠,再加上他跟霍止。
昨天汪清還找到他,去年他春試失利,如今也在國子監讀書,隻不過他讀的是舉人班,而自己要去的是童生班。
汪清大他八歲,今年二十二歲,兩年前就成了親,現在全家都住在京城。
平安已經跟他約好,下一個休沐日就去汪家拜訪。
“平安,平安。
”
平安小跑着出來:“師傅,您怎麼來了?
有事嗎?
”
他很少看師傅這樣,竟然小跑着進來。
“平安,剛才有内務府的人來我家通知,讓我跟你明日辰時正去宮裡面聖,具體為什麼我也不清楚。
”
“見皇上?
師傅,之前的事早已經過去了,賞也賞了,謝恩也謝了。
”
難道是想當面誇誇他們?
畢竟他們在雙峰山救了那麼多的人,雲州發現的地道一事,後來更是夜襲敵營,可以說為戰争的結束起了不小的作用。
再後來到應天待了一年,也是聽從朝廷的吩咐。
所以最後隻賞了一個宅子一個莊子,他心裡是覺得有些少的。
但這想法他一個人都沒說,不說皇上還賞了這些,就是什麼也沒賞,隻賞兩句好聽的話,你也得謝恩不是?
更何況當初也是自己跟師傅要求的,怕對方報複,隻能讓大将軍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