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随母改嫁,我跟繼父約法三章

第一卷:默認 491會試開始

  二月二十很快就到了。

  考試前兩日,小武幾個才把平安幾個人接回自己的宅子。

  汪全特地從莊上到了晨裡的宅子,就是準備專門給少爺幾個人做飯,他如今的手藝是越來越好。

  秦師傅說了,等少爺考試後,立馬就給他、萬祥、小晨幾個成親,莊上小院都布置好了,一對人一個小院,不偏不倚。

  少爺高中後會回老家祭祖,他們也可以一道回趟家,他家離焦縣來回不過八九日的路程了。

  如今的日子比跟着爹和叔叔們專給人遷葬好了不是一星半點,人開心,收入也多,他就沒看過哪個主子有他們少爺這樣舍得,把下屬當家人一樣待。

  傅安和陳軒都沒有回自家宅子。

  陳老爺十日前就趕到京城了隻是兒子上午在王家讀書,下午回平安家,她隻能偶爾來平安家看看兒子,吃的用的基本都是平安莊上的,外面買的據說是不怎麼放心,這陣子城裡有不少讀書人都出了一點事,緻命不至于,但到底還是影響了考試。

  陳老爺也隻能把心思用在打理自己的生意上。

  傅夫人同樣如此。

  兒子不在家也好,已經分了家,婆婆跟大嫂三天兩頭地還來找事,相公不在這裡,大伯哥她也不好去找。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白家明,可人是自己作的,從頭到尾她沒出一下手,那小子如今得了怪病,怪她跟兒子什麼事?

  也不知道她那好大嫂從哪聽到安兒跟王大先生後面讀書的事,這些日又帶着婆婆纏着她想帶上她家兒子。

  她真是好笑了。

  自己兒子都是蹭平安的光,哪裡有本事帶堂兄進去?

  傅夫人别的忙幫不了,早早地給這幾個一同考試的人,一人準備一個新考籃,一人幾件厚單衣,二月份天氣還是很冷的,不知道是誰提的,棉衣夾衣都不能帶,這不是存心把人凍壞了嗎?

  平安用不着這些,他的考籃是阿妩提前就幫他準備好的,裡面種種,齊全的不得了。

  幾個人鄉試都有去裡膽的皮大氅,晚上可以當被子蓋,再有傅夫人準備的多件厚單衣,梅娘感覺自己沒什麼要備的了。

  于是心思都撲在一日三餐上,每日日人從莊上運來最新鮮的蔬菜、雞蛋還有小仔雞,其他肉這些天是不打算吃的,萬一油多了拉肚子就不得了了。

  緻遠這次也參加考試,這些日子他也一直去王家聽王先生講課,不愧是王大先生,本來他對這次會試一點信心都沒有,現在也覺得可以試試看了。

  萬長生和孫宏宇這兩個月沒去醫堂,基本都在莊上幫忙,真要去,也得等上半年平安大比之後,不然也沒心思行醫。

  兩日過去。

  萬家五更天就燈火通明,平安幾個早早地吃好早餐,考籃檢查了一遍又一遍,什麼都準備好了,臨出門前又被叫去上了趟茅房。

  孫思成本人沒有過來,卻派來了萬裡跟何進。

  五個考生分了兩輛馬車坐着,前面兩個人趕車,後面還坐了兩個人,一共八個護衛跟着,平安根本就不讓他爹去送。

  萬長生和叔隻好把這些舉人老爺送出院子。

  “叔,你說平安跟三強這次可能中?

  孫宏宇想都不想:“平安自然會中的,三強估計是沒戲,不過這小小子命好,遇上了平安,帶着他一起跟王大先生上了這麼多日的課,今年不行就三年後,三年後他不過二十二歲。

  “我小舅哥來信讓我們幫他擇一門親,普通人家就行,隻要人好,可我跟梅娘也剛來京城,兩眼一抹黑,去哪找?

  三強今年要是不中,很大可能是想留在這裡讀書,回去一趟太遠了。

  “急什麼?
過了這段時間再說。

  按兩家人商量的,四月上旬就成親,那不過五十多日,一晃就過去了,該準備的你們兩口子要商量好,成親畢竟是在萬家這邊。

  萬長生精神一震,是啊,成親當日新人拜的高堂就是他跟梅娘。

  常春風早早地等在考場路口不遠處,黑暗中,四面八方的燈火都朝這邊聚來,小三子跟小五站在路口守着。

  他貼身的人一共八個,從小三子起,小四、小五……一直到小十,好記也好叫,這些人全都是死契,用起來也還順手。

  今早他就帶了四個來。

  小五跑過來:“老爺,大少爺過來了。

  常春風下了馬車,遠遠地看着,兩輛馬車緩緩地過來,連着下來十幾個人,八個護衛把五個考生緊緊的圍在中間。

  他沒有看到别的人。

  于是快走幾步追上去。

  “平安,平安。

  平安一回頭:“爹,您怎麼來了?

  “不要過來,趁人不多,直接去排隊進去,爹來送你,平安,快去排吧,不要慌。

  平安朝他爹笑了一下:“知道了,爹,看着兒子給您考個”

  後面的話他沒有說出來,但口型明明就是“進士”兩字。

  常春風唇角高揚,看着兒子的背影,心裡說不出來的柔情萬千,這就是他的長子,嫡親嫡親的長子。

  他看着兒子排着隊,大公子的兩大管事一左一右護着他,心裡不感動是假的,大公子待平安真的好。

  跟大公子為平安做的,他這個父親簡直就是一無是處。

  前幾日竟然還有人找到張瑾玉,不知道如何勸說她的,回來竟真的跟他商量兩邊娶正妻的事。

  成親八九年了,第一次他禁了張氏的足,自己也不再去正院。

  兒子已經有了這麼好的嶽家,一路護他長大,大公子從不攔着兒子跟自己親近,甚至許多事都主動跟自己商量。

  這樣的親家,他難道是屎糊了心嗎?
非得弄到自己人人孤立喊打的地步嗎?

  這麼好的兒子,他難道要遠遠地推開嗎?

  好在家裡大事一直是他自己做主,沒有他的允許,張瑾玉不敢亂來。

  這件事他還是告訴了大舅兄跟老丈人,就怕她萬一稀裡糊塗、膽大妄為。

  老丈人當場表示,他也不知道女兒這是怎麼啦,實在不行,人就送到莊上去,他們絕不二話。

  他自然不會輕易送人去莊上,就是不看兒女面子,也要看老丈人的情份,張家其他人是真的好。

  大舅兄直接接了女兒回家讓自己的娘子教養,兒子這一年他都是帶在前院自己教。

  有些事他也想開了,今生他可能就是一個沒有妻緣的人。

  那也罷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