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豐京 第257章 盤賬
都說皇天不負苦心人。
自打年後鄭如謙離開,姜笙就苦心籌謀把九珍坊的糕點端上世家夫人們的飯桌,忙得團團轉,小臉都尖了些。
好在成果不錯,在部分明裡暗裡地幫助下,陸續有世家來訂九珍坊的糕點。
身為一個吃着苦頭長大的流浪兒,姜笙沒有一夜暴富的想法,定制糕點能賣成這樣她就很滿足了。
二月底。
九珍坊開始盤賬,姜笙踮着腳尖趴在桌案上,小胖手指頭靈活地撥弄着算盤珠子,發出噼裡啪啦地聲響。
大丫和苗招英在旁邊盯着,時不時露出驚詫,顯然還沒适應靠自己雙手賺錢的日子。
隻有張香蓮習以為常,笑盈盈地拾掇衛生。
先盤糖炒栗子,身為九珍坊的門面産品,每天都供不應求,限量出售。
根本原因還是河北郡太遠,高家兄弟人手一輛車,晝夜奔波的情況下,運一趟也得三四十天。
幸好馬車換成了運糧的馬膽車,兩輛攏共能載四千斤,扣去油糖人工等大約賺個百來兩,屬于保本生意。
糯米棗糕和糖砂山楂等糕點一如既往,利潤維持在二三百兩。
跟悠然居合作的糕點利潤倒是高,每份能達到五百文上下,奈何數量有限,年後這個月掙了有五十兩銀。
到了最激動人心的定制糕點,姜笙深吸一口氣,愈發用心地盤算。
定制糕點價格高昂,一兩銀隻能買一份,扣除掉原材料和定制模具的價錢,每份純利潤在八百文左右,如果有客人反複訂購,省去定制的磨具,那原材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淨利潤直逼一兩銀。
算了算,這二十來天攏共定出去八十多份糕點,淨利潤不低于七十七兩銀。
對比起來是中規中矩做糕點賺得多,但普通糕點們走的量更大,也更累人。
張香蓮每天給孩子們做好早飯便抵達九珍坊,叫醒打地鋪的苗招英母女就開始忙碌,炒糖砂,蒸糕點,炸果子。
一直忙到日上梢頭,準備大約三百來斤的貨物,才能正式開始營業。
之後糕點陸陸續續消耗,張香蓮負責補貨,苗招英負責炒栗子,等百來斤的糖炒栗子賣完,才能喘口氣。
反觀定制糕點跟悠然居特供糕點,一天最多耗費半個時辰,稱得上省時省力。
姜笙盤好賬目,又開始規劃分紅跟工錢。
苗招英母女再次咽了口唾沫,連喘氣都細微許多。
九珍坊當月攏共淨利潤四百五十兩銀,先劃分出高家兄弟的月銀,他們每年五兩單獨給,每趟額外給二兩,算起來需要撥出去四兩。
苗招英母女比較複雜,姜笙想了又想,用剪子絞下來一塊銀,放到小秤上稱了稱,再掂了掂,最後在萬衆期待的目光下——又鉸下來一塊。
雖然大丫幹的活不多,但畢竟也出了力氣,娘倆又沒有銀錢生活,吃住全都在九珍坊裡,還倒欠鋪子五兩工錢。
上個月還了三兩,這個月還掉剩下二兩,姜笙又發給他們二兩。
剩下四百四十四兩銀,張香蓮用技術分紅一成,理應是四十四兩零四百個銅闆,姜笙大手一揮給了四十五兩。
将各自的銀錢分發下去,張香蓮還算平靜,大丫已經高興地蹦跶起來。
二兩銀子不夠在豐京租間院子,也不夠去悠然居吃上一頓,但是卻她們母女生存的根本,是她們勇敢離開後,人生的饋贈。
“阿娘,我們有錢了,我們真的有錢了。
”她高興地尖叫。
苗招英抹着眼角,幾次哽咽,“要謝謝東家,沒有你們,哪有我們今天。
”
姜笙托着腮沒有說話。
倒是張香蓮認真道,“我們的幫助是偶然,你們娘倆能夠拿定主意,才是重中之重。
”
外人隻能幫助你過得好一些,順利些。
根本的抉擇還在自己手裡,命運永遠握在個人掌心。
隻有真的勇敢突破了,抉擇了,放下了,人生才能有新的可能。
比如脫胎換骨的張香蓮,比如忙碌但充實的苗招英母女,又比如抛下孝道之後渾身輕松的張啟全夫婦。
姜笙撥弄着分紅過後剩下的近四百兩銀,等苗招英母女平靜下來,才輕聲道,“姑姑,我們該招點人手了。
”
“另外,苗姑姑也不能一直在九珍坊打地鋪,得去租個新院子。
”
張香蓮幫助的都是些可憐人,而這些可憐人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窮,就是沒錢。
九珍坊不能直接灑錢,也不能免費派飯,但能給無家可歸的人提供一個房間,提供一份足夠生存的活計。
哪怕每年的利潤因此減少,但看着張香蓮們能夠重振希望,看着大丫們快樂到流淚,一切就是值得。
“小姜笙,你真是我見過最良心的東家。
”張姑姑在旁邊喃喃,臉上浮起欣慰滿足,還夾雜着與有榮焉的驕傲。
是嗎,良心嗎。
姜笙沒想這麼多,她放下算盤,三兩步走到九珍坊門口,感受着溫暖明亮的陽光,又想起自己在瀕死時許下的願望。
希望以後不會再有人挨餓。
姜笙身為摸爬滾打出來的普通人,沒有通天的能力,沒有逆天的背景,也沒有出衆的才智,她唯有心底保存着的善良,以及五個義無反顧支持她的哥哥。
僅此而已。
陽光下,珠圓玉潤的小姑娘仿佛蒙上了一層金光,剔透的皮膚讓她看起來輕靈,單純的神情讓她沒有一絲雜質。
唯一帶了些許塵氣的,是她望向遠方時,大眼睛裡浮起的思念與期盼。
“大哥就要會試,四哥五哥在宣揚醫女,二哥和三哥,你們在遠方還好嗎?
”
好嗎?
不好。
馬車上,鄭老二一連打了三個噴嚏,唾沫星子差點把馬屁股給浸濕,才勉強停下來。
汪小松衣袖掩面,語帶嫌棄,“東家,你怎麼天天打噴嚏啊,誰在背後罵你了。
”
“呸,這是我妹妹想我了。
”鄭如謙冷笑,“你一個噴嚏都沒打過,莫不是小竹不想你?
”
剛才還生龍活虎的汪小松一下子蔫了。
嗚嗚,妹妹不想我。
說起來,兩人離京月餘,一路風餐露宿向北走,停了三個城池,分别購買下别院冰塊,另雇傭長工往豐京運東西,都稱得上順利。
唯獨進入北疆,想要尋找駐北疆的軍隊,卻怎麼都摸索不到人影。
打聽一番才知道,原來是軍隊跟鞑虜又起沖突,已經打了月餘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