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相遇 第156章 三哥決定離開
明明是溫柔至極的話,落在姜笙耳朵裡,卻讓她的眼淚更洶湧。
小姑娘緊緊抓住三哥的衣裳領子,一邊抽噎一邊講話,“三鍋,我還以為你不理我了,你不跟我嗦話,你壞蛋……”
“是是是,三哥是壞蛋,吓到小姜笙了。
”方恒極盡耐心,笨手笨腳地用袖子擦淚。
好不容易哭聲停下,方恒長松一口氣,擡起頭,又對上三雙責備的眼。
他吞了口唾沫,努力解釋,“我剛剛沒事,就是想了點事情。
”
“三哥想事情動也不動,跟石雕一樣。
”溫知允不忿,“莫不是個石頭精轉世。
”
“我看是不把我們當自己人,有事情就知道自己琢磨。
”比陰陽怪氣,長宴怕過誰。
方恒額上沁出汗水。
看到許默時,他在心底祈求,大哥是個體面人,可不要跟弟弟們似的。
卻沒想到許大哥微微一笑,說出的竟是,“我在這苦口婆心半晌,竟不及姜笙的兩滴眼淚重要,看來三弟的心裡,我們這些兄弟們排地很靠後啊。
”
還不如不說。
方恒内心悔極,早知道就再吓唬這群家夥們一會了,甯肯裝石雕也不想面對三雙白森森的牙。
“好了好了。
”
最後還是柔軟善良的溫小四打圓場,“臨近晌午,姑姑肯定做好飯了,我們得回去吃午飯。
”
方恒緊跟着點頭,“對對對,回去吃飯。
”
一群人這才坐進馬車裡。
從安水郡西郊趕回簪花小院,路上竟與風塵仆仆的鄭如謙主仆遇上。
算一算,他們離開了得有足足二十七八日,也不知去了哪裡,原本幹淨的衣裳全都破了,紮好的發髻也都淩亂,鞋底都多了倆洞,說是逃荒過來都有人信。
瞧見姜一,鄭如謙的雙眼亮了,驅趕馬車直奔過來,“你們去哪裡了?
老三呢?
其他人呢?
”
汪小松在後頭解釋,“我們回到簪花小院,姑姑說你們被一個王家的姑娘叫走了,公子擔心,連衣裳都沒換就出來找了。
”
這就是兄弟。
這就是親人。
風塵仆仆剛回到家,連口水都沒喝就出來找人的二哥,明明擔心卻還要用責備來分散他注意力的大哥四弟五弟,性子最堅強被打被罵都不肯掉淚,卻為他嚎啕大哭的小姜笙。
有這樣的家人在,他憑什麼潰不成軍,他該渾身盔甲,無比堅強才對。
方恒強忍着泛紅的眼圈,自馬車内探出頭,故作輕松道,“二哥,我沒事,什麼事都沒有。
”
鄭如謙這才長松一口氣。
扭頭姜笙也探出腦袋,告狀道,“可不是呢,剛才三哥吓死人了。
”
鄭如謙的表情又恢複嚴肅,斜睨了一眼方恒,滿臉都是:等會跟你算賬。
一行人緊趕慢趕回了簪花小院。
張姑姑已經準備妥當熱水和新衣裳,好不容易看見鄭如謙,她心疼地往屋子裡轟,“快去洗澡,換身衣服再來,鞋子也給你備好了,都是姜笙新買的。
”
汪小竹也闆着臉催哥哥,“快去洗幹淨。
”
她在醫館做醫女賺了些錢,細細數起來比汪小松還多,所以過年時難得大方,也給汪小松買了衣裳鞋子與荷包。
漿洗過的新衣裳帶着陽光的溫度與皂莢的香氣,因為質量上乘柔軟,讓汪小松愛不釋手地摸來摸去,最後深吸一口氣,捂在胸口,“娘,妹妹也會給我買衣裳了。
”
相依為命從來都不是一方依附于另一方身上,而是互相扶持,是攜手并進,是共同努力。
好不容易兩個逃難的人恢複潔淨與整潔。
張姑姑也端出了熱氣騰騰的飯菜,放在簪花小院最大的桌子上,招呼所有人,“吃飯了吃飯了。
”
沒有什麼比得上寒冷的冬天裡,一碗熱乎飯。
原本還有些傲嬌的兄妹們在聽到這聲吆喝,全都蜂擁過去,也不吵架了,也不冷戰了,也不翻白眼了。
他們各自找準位置坐下,人手抱着熱湯碗,像嗷嗷待哺的豬仔,“姑姑我要一勺,我也要一勺,給我也來一勺。
”
張姑姑抱着大鍋笑眯了眼睛,逐漸找到當年在十裡鋪村喂豬的感覺。
飯過三巡。
鄭如謙終于緩了過來,長出一口氣,“外頭的日子可真不是人過的,又冷又餓,還得趕路,還得在三十之前回來,我怕我回不來,小姜笙哭鼻子。
”
姜笙撅起嘴,“我才不會哭。
”
明明剛才就哭過。
“不過跑這麼遠也是有好處的,我終于離開安水郡了,這個世界真的很大,安水郡之外還有很多的郡城,他們的氣候跟我們不一樣,種植的菜也不一樣,就連吃飯的口味都不一樣。
”鄭如謙手舞足蹈,唾沫橫飛,“從安水郡一路往南走就是安陽縣,再往南就是丹陽郡的地界,那邊的人竟然吃甜的,他們那個菜啊齁甜,差點沒吃死我……”
“不過他們的鴨子很好吃。
”汪小松補了句。
鄭如謙回頭瞪他,“你搶我詞。
”
汪小松縮回去,不敢吱聲,誰讓人家才是東家。
“丹陽郡有個特産鴨,是放在爐火裡用果木烤制到皮脆肉嫩,再沾上甜味的鹵汁,味道那叫一個美。
”鄭如謙獻寶似的從包袱裡掏出兩個油紙包,“我來時特意讓人包了兩隻,雖然不如剛出爐時美味,但是熱熱應該還能吃。
”
畢竟是千裡外的食物,一時間大家都好奇地看來看去。
“二哥隻到了丹陽郡就回來了嗎?
”姜笙問。
鄭如謙大手一揮,“怎麼肯能,從咱們這到丹陽郡也就七八天,我這趟可是走了足足十五天。
”
“對,東家去了餘杭郡。
”汪小松又張嘴了。
這下鄭如謙的眼神真的跟刀子一樣了。
連汪小竹都瞪了過來。
汪小松像個鹌鹑似的低下頭,決定要把嘴巴封上。
“餘杭郡是哪裡?
”最遠隻來過安水郡的小姜笙好奇詢問。
“餘杭在丹陽南方,聽說再往南可能會看見海,遺憾時間不夠,否則定然要帶些鮮物來。
”鄭如謙還在洋洋灑灑。
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南有丹陽餘杭,北有琅琊膠東,東有新安北樵,西有漢中豐京。
總有數不盡的風土民情,總有見不盡的陌生面孔,又何必蝸居在這安水郡,給哥哥弟弟妹妹們帶來無盡風雨。
方恒神情緊張,張了幾次嘴,才終于鼓起勇氣,“我打算離開這裡。
”